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晓婉专利>正文

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01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包括可自动前进的训练步道,所述的训练步道顶端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上端还设有学习展示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通过升降机构调节升降基座的高度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患者,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训练步道,带动患者阶段式学习八段锦,通过学习展示机构播放学习动作及动作要领。通过使用本装置可达到带动患者趣味锻炼身体,让患者身临其境的参与其中,更好的便于患者接受学习,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让患者沉浸式学习八段锦,使得患者在恢复身体的同时,也让患者身心愉悦,可达到身心双重锻炼的效果。可达到身心双重锻炼的效果。可达到身心双重锻炼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在我国深受知识分子和练习者的喜爱。现有基于八段锦运动信息化的技术,多采用智能手环的方式,采集手腕处的三轴加速度和三轴角速度信息来描述手腕处的运动轨迹,进而对用户的动作是否符合标准的八段锦动作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可以指导入门用户学习八段锦功法的动作,但此类方案只能用于学习八段锦功法动作,并不能激发用户锻炼的热情。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包括可自动前进的训练步道,所述的训练步道顶端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上端还设有学习展示机构。
[0005]进一步,所述的训练步道包括底座、第一电机、主动轴、固定轴、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皮带、辅助转轴,所述的第一电机固设于底座后端,所述的主动轴紧配设于第一电机前端,所述的固定轴固设于底座右端,所述的主动轮紧配套设于设于主动轴外壁,所述的从动轮转动设于固定轴外壁,所述的张紧轮固设于底座前端,所述的皮带紧配设于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外壁,所述的辅助转轴转动设于底座前端。
[0006]进一步,所述的升降机构由电动推杆、升降基座组成,所述的电动推杆有三个,均匀分布于底座顶端,所述的升降基座固设于电动推杆顶端。
[0007]进一步,所述的学习展示机构由卡座、第二电机、丝杆、展示板组成,所述的卡座固设于升降基座顶端,所述的第二电机有八个,所述的第二电机均匀分布于升降基座顶端,所述的丝杆固设于第二电机前端,所述的展示板滑动设于卡座内部,所述的展示板转动设置于丝杆下方。
[0008]进一步,所述的底座上端还设有扶手。
[0009]进一步,所述的展示板有八块,分别设有可贯穿的异形孔。
[0010]进一步,所述的展示板右上角还设有显示屏。
[0011]进一步,所述的底座上端右侧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动推杆导线相连。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通过升降机构调节升降基座的高度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患者,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训练步道,带动患者阶段式学习八
段锦,通过学习展示机构播放学习动作及动作要领。通过使用本装置可达到带动患者趣味锻炼身体,让患者身临其境的参与其中,更好的便于患者接受学习,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让患者沉浸式学习八段锦,使得患者在恢复身体的同时,也让患者身心愉悦,可达到身心双重锻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主视图;
[0014]图2是A

A剖视图;
[0015]图3是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后视图;
[0016]图4是B

B剖视图;
[0017]图5是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右视图;
[0018]图6是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立体图。
[0019]底座1、第一电机2、主动轴3、固定轴4、主动轮5、从动轮6、张紧轮7、皮带8、辅助转轴9、电动推杆10、升降基座11、卡座12、第二电机13、丝杆14、展示板15、扶手16、异形孔17、显示屏18、控制器19。
[00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所示,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包括可自动前进的训练步道,所述的训练步道顶端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上端还设有学习展示机构。所述的训练步道包括底座1、第一电机2、主动轴3、固定轴4、主动轮5、从动轮6、张紧轮7、皮带8、辅助转轴9,所述的第一电机2固设于底座1后端,所述的主动轴3紧配设于第一电机2前端,所述的固定轴4固设于底座1右端,所述的主动轮5紧配套设于设于主动轴3外壁,所述的从动轮6转动设于固定轴4外壁,所述的张紧轮7固设于底座1前端,所述的皮带8紧配设于主动轮5、从动轮6和张紧轮7外壁,所述的辅助转轴9转动设于底座1前端,所述的升降机构由电动推杆10、升降基座11组成,所述的电动推杆10有三个,均匀分布于底座1顶端,所述的升降基座11固设于电动推杆10顶端,所述的学习展示机构由卡座12、第二电机13、丝杆14、展示板15组成,所述的卡座12固设于升降基座11顶端,所述的第二电机13有八个,所述的第二电机13均匀分布于升降基座11顶端,所述的丝杆14固设于第二电机13前端,所述的展示板15滑动设于卡座12内部,所述的展示板15转动设置于丝杆14下方,所述的底座1上端还设有扶手16,所述的展示板15有八块,分别设有可贯穿的异形孔17,所述的展示板15右上角还设有显示屏18,所述的底座1上端右侧还设有控制器19,所述的控制器19分别与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13、电动推杆10导线相连。
[0024]本装置在使用前,接通外界电源,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身高设置展示板的高度,即通过开启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升降基座和学习展示机构上下运动至适合
患者高度位置处。调节完成后,患者站在皮带左侧,此时开启最左侧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丝杆旋转,因展示板转动设置于丝杆下方且展示板滑动设于卡座内部,故而丝杆驱动展示板从卡座中伸出,让展示板上的异形孔定位于患者面前,展示板右上角的显示屏会播放需要学习的动作及动作要领,当患者达到姿势要求后,医护人员再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旋转带动主动轴及主动轮旋转,再经过皮带的传输带动从动轮旋转,即皮带带动摆出定格姿势的患者穿过最左侧的展示板,然后医护人员操作第一电机停止转动,患者即可完成八段锦第一式的学习,此后的招式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八段锦全部学习。
[0025]所述的张紧轮为了调节皮带张紧度,保证皮带运行顺畅,辅助转轴是为了度患者进行支撑,便于患者在皮带上行进,当出现患者重心不稳时,扶手可以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安全性,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动推杆通过并联接线的方式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自动前进的训练步道,所述的训练步道顶端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上端还设有学习展示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训练步道包括底座、第一电机、主动轴、固定轴、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皮带、辅助转轴,所述的第一电机固设于底座后端,所述的主动轴紧配设于第一电机前端,所述的固定轴固设于底座右端,所述的主动轮紧配套设于设于主动轴外壁,所述的从动轮转动设于固定轴外壁,所述的张紧轮固设于底座前端,所述的皮带紧配设于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外壁,所述的辅助转轴转动设于底座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养生互动闯关康复训练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由电动推杆、升降基座组成,所述的电动推杆有三个,均匀分布于底座顶端,所述的升降基座固设于电动推杆顶端。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婉唐淑慧潘波洪靖翟笑枫孟永斌郭玉玉郁沙莎刘敏吴倩吴群刘益群
申请(专利权)人:徐晓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