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01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和预警单元,其中承载单元,包括防护壳体和位于防护壳体内的调节组件和位于调节组件顶部的伸缩组件;以及,预警单元,包括位于防护壳体内部的探测模块和预警模块,探测模块与预警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调节组件包括位于防护壳体内壁底部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贯穿设置有限位轴,限位轴与防护壳体轴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承载单元和预警单元,通过承载单元中的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与预警单元中的探测模块和预警模块相互配合,从而解决了现有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存在的不能在检测人员或物体靠近带电线路或设备时产生报警的问题。或物体靠近带电线路或设备时产生报警的问题。或物体靠近带电线路或设备时产生报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报警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2015年至2017年南方电网典型人身事故事件汇编12起及近4年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探索带电设备与人员安全距离不足预防成为首保目标,通过设备创新或者设备改造,使设备自身携带安全距离不足提醒功能,便可有效的预防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提示社会人员误入带电区域,从而避免由于误入带电设备、带电间隔引发的人身安全事故发生。
[0003]然而现有的报警装置往往不能在检测人员或物体靠近带电线路或设备时产生报警,从而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现有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存在的不能在检测人员或物体靠近带电线路或设备时产生报警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和预警单元,其中承载单元,包括防护壳体和位于所述防护壳体内的调节组件和位于所述调节组件顶部的伸缩组件;以及,预警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防护壳体内部的探测模块和预警模块,所述探测模块与所述预警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壳体内壁底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贯穿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与所述防护壳体轴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从动齿轮一侧啮合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上贯穿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顶部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旋转轴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与所述防护壳体轴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从动齿轮顶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套筒内壁上对称竖直开设有限位滑槽,且所述套筒内壁上竖直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位于所述限位滑槽顶部,且所述环形滑槽与所述限位滑槽连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套筒内壁上对称水平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套筒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
通孔连通,所述限位孔与所述环形滑槽连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套筒外壁顶部固定套接有承接环,所述承接环底部对称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位于所述限位通孔内,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上设置有支撑杆上贯穿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两端均位于所述限位滑槽内,且所述限位条两端为中空设置,所述限位条内侧设置有弹性件和限位滑块,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限位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滑块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壳体顶部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侧对称竖直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之间设置有防尘塞,所述防尘塞顶部设置有把手。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探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杆顶部的摄像头和红外探测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和红外探测摄像头均通过电信号连接有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通过电信号连接有信号收集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预警模块包括与所述信号收集器通过电信号连接的信号识别器,所述信号识别器通过电信号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有低频蜂鸣器和警示灯。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承载单元和预警单元,通过承载单元中的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与预警单元中的探测模块和预警模块相互配合,从而解决了现有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存在的不能在检测人员或物体靠近带电线路或设备时产生报警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调节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伸缩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伸缩单元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支撑杆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的预警单元系统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
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8]再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图1和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包括对调节组件102和伸缩组件103起承载作用的承载单元100、对调节组件102和伸缩组件103进行保护的防护壳体101、对伸缩组件103方位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102、对探测模块201高度进行调节的伸缩组件103、对操作人员进行预警的预警单元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单元(100),包括防护壳体(101)和位于所述防护壳体(101)内的调节组件(102)和位于所述调节组件(102)顶部的伸缩组件(103);以及,预警单元(200),包括位于所述防护壳体(101)内部的探测模块(201)和预警模块(202),所述探测模块(201)与所述预警模块(202)通过电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02)包括位于所述防护壳体(101)内壁底部的从动齿轮(102a),所述从动齿轮(102a)上贯穿设置有限位轴(102b),所述限位轴(102b)与所述防护壳体(101)轴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02a)一侧啮合有主动轮(102c),所述主动轮(102c)上贯穿设置有旋转轴(102d),所述旋转轴(102d)顶部设置有步进电机(102e),所述步进电机(102e)上设置有固定环(102f),所述旋转轴(102d)一端与步进电机(102e)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102d)另一端与所述防护壳体(101)轴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103)包括固定于所述从动齿轮(102a)顶部的支撑板(103a),所述支撑板(103a)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套筒(103b),所述限位套筒(103b)外壁上均匀设置有支撑块(103c),所述支撑块(103c)底部与所述支撑板(103a)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103b)内壁上对称竖直开设有限位滑槽(103d),且所述套筒(103b)内壁上竖直开设有环形滑槽(103e),所述环形滑槽(103e)位于所述限位滑槽(103d)顶部,且所述环形滑槽(103e)与所述限位滑槽(103d)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人身触电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3b)内壁上对称水平开设有限位孔(103f),所述套筒(103b)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通孔(103g),所述限位孔(103f)与所述限位通孔(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利李洪唐婉莹杨林峰陈航王银王颖方阳欧阳景叶远红张祥雄包航查双福刘雨张宏俊张凯丁杰赵圆圆刘天楠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