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598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舰炮对陆射击火力毁伤评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不同的舰炮弹药分类,使用不同的算法计算毁伤值,使得计算得到数据更加精确。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用于多种舰炮弹药类型计算毁伤评估的显著特点,也可适用于其他类似的榴弹炮对地间接攻击毁伤计算仿真。真。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舰炮对陆射击火力毁伤评估
,涉及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面舰艇舰炮对陆攻击时,由于战场偶然性因素的客观存在,这些因素可能包括目标的高速不规则运动、战场掩体、战场障碍物、自然界天然屏障等诸多因素,从而导致直接射击方式存在不能够直接命中目标的情况发生,无法达成直接毁伤目标的战术意图。这种背景下衍生出了间接射击这种新型的进攻方式,作为直接射击方式的有效弥补。所谓间接射击是指通过预先设定若干特定的攻击区域,通过火力覆盖这些区域从而完成间接打击目标的作战目的。通过对间接射击作战造成的毁伤进行仿真评估,使得为舰炮对陆火力攻击规划提供仿真数据支撑,为指挥员定下舰炮对陆攻击战斗决心提供一种有效的仿真计算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以达到为舰炮对陆火力攻击规划提供仿真数据支撑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步骤如下:
[0006]步骤1:评估间接射击结果,首先确定基本的射击者所发射的弹药类型;若弹药类型为普通榴弹和改进型常规弹药,进入步骤2;若弹药类型为子母弹弹药,进入步骤3;若弹药类型为精确制导弹药,进入步骤4;
[0007]步骤2:对于每一次射击任务,采用A算法,计算对均匀分布在目标区域的装备项的毁伤值,将目标区域分成具有长和宽的矩形网,每个网格的每个齐射回合的效果分别计算,效果结合起来确定整个毁伤值,进入步骤5,
[0008]计算毁伤的主方程式为:
[0009][0010]其中:
[0011][0011]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值;
[0012]N
tgt
:作为目标的火力集中点中的装备类型数;
[0013]N
R
:距离上的网格数;
[0014]N
D
:方向上的网格数;
[0015][0015]网格(j,k)中装备类型i的毁伤概率;
[0016]N
V
:弹群数或齐射次数;
[0017][0017]网格(j,k)在方向上的覆盖率;
[0018][0018]网格(j,k)在距离上的覆盖率。
[0019]步骤3:对于每一次射击任务,采用B算法,计算对均匀分布在目标区域内的装备的毁伤值,进入步骤5,
[0020][0021]其中:
[0022][0022]对装备类型i毁伤值;
[0023]N
tgt
:在目标火力集中点中的装备类型数;
[0024][0024]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概率;
[0025][0025]所选装备类型i在弹药覆盖区域的概率;
[0026]N
subs
:覆盖目标区域的弹药数。
[0027]步骤4:对于每一次射击任务,采用C算法,计算被攻击目标的毁伤值,进入步骤5,
[0028]计算毁伤的主方程式为:
[0029][0030]其中:
[0031][0031]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评估值;
[0032]N
tgt
:在目标火力集中点中的装备类型数;
[0033][0033]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概率;
[0034][0034]所选装备类型i的概率;
[0035]N
mun
:攻击装备类型i的弹药数。
[0036]步骤5:汇总目标毁伤值,累计后输出结果。
[0037]所述的A算法具体如下:
[0038]A算法的输入数据为:
[0039]N
V
:弹群或齐射数;
[0040][0040]网格(j,k)在方向上的覆盖率;
[0041][0041]网格(j,k)在距离上的覆盖率;
[0042]A算法的输出数据为:
[0043]毁伤评估值用来评定仿真计算过程中目标在目标火力集中点中损耗的的资源项,
并且用间接射击数据采集器来累计;
[0044]A算法的执行过程为:
[0045]For每一个射击任务(多次齐射)
[0046]For每一个目标火力集中点
[0047]For每一个弹药类型杀伤面积

目标类型对
[0048]计算毁伤;
[0049]Next目标火力集中点
[0050]Next射击任务(多次齐射)
[0051]计算毁伤的主方程式为:
[0052][0053]其中:
[0054]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评估值;
[0055]N
tgt
:火力集中点中作为目标的装备类型数;
[0056]N
R
:距离上的网格数;
[0057]N
D
:方向上的网格数;
[0058]网格(j,k)中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概率;
[0059]N
V
:弹群数或齐射次数;
[0060]网格(j,k)在方向上的覆盖率;
[0061]网格(j,k)在距离上的覆盖率;
[0062]可调参数为:
[0063]精度误差: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方向和距离误差(单位:米);
[0064]平均作用点瞄准误差: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方向和距离误差(单位:米);
[0065]落角(仅榴弹):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落角(单位:度);
[0066]布撒半径(仅改进型常规弹药):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弹药布撒半径(单位:米)。
[0067]所述的B算法具体如下:
[0068]B算法的输入数据为:
[0069]精度误差: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方向和距离误差(单位:米);
[0070]平均作用点瞄准误差: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方向和距离误差(单位:米);
[0071]飞行可靠性(可靠性值取0.00~1.00);
[0072]弹药数;
[0073]弹药可靠性(榴弹取1.0;改进型常规弹药取0.00~1.00);
[0074]目标定位误差(单位:米):弹群中心与弹群每一瞄准点的距离和方向的偏差;
[0075]假目标密度:每平方米内的假目标的数量,这包括自然的地物特征、已毁伤或失去战斗功能的作战车辆,它们能够欺骗弹药的目标获取装置,作战车辆数量的计算基于模型的杀伤而动态确定;这个因素用来处理基于地形数据的假目标问题;
[0076]弹药覆盖区域的宽和长(单位:米)
[0077]B弹药模式的宽和长(单位:米)
[0078]对目标项类型的探测概率(每个可攻击目标类型的取值为0.00~1.00)杀伤目标类型单元的概率(每个可攻击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评估间接射击结果,首先确定舰炮所发射的弹药类型;若弹药类型为普通榴弹和改进型常规弹药,进入步骤2;若弹药类型为子母弹弹药,进入步骤3;若弹药类型为精确制导弹药,进入步骤4;步骤2:对于每一次射击任务,采用A算法,计算对均匀分布在目标区域的装备项的毁伤值,将目标区域分成具有长和宽的矩形网,每个网格的每个群射回合的效果分别计算,效果结合起来确定整个毁伤值,进入步骤5,计算毁伤的主方程式为:其中: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值;作为目标的火力集中点中的装备类型数;距离上的网格数;方向上的网格数;网格(j,k)中装备类型i的毁伤概率;弹群数或齐射次数;网格(j,k)在方向上的覆盖率;网格(j,k)在距离上的覆盖率;步骤3:对于每一次射击任务,采用B算法,计算对均匀分布在目标区域内的装备项的毁伤值,进入步骤5,其中:对装备类型i毁伤值;在目标火力集中点中的装备类型数;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概率;所选装备类型i在弹药覆盖区域的概率;覆盖目标区域的弹药数;步骤4:对于每一次射击任务,采用C算法,计算被攻击目标的毁伤值,进入步骤5,计算毁伤的主方程式为:
其中: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评估值;在目标火力集中点中的装备类型数;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概率;所选装备类型i的概率;攻击装备类型i的弹药数;步骤5:汇总目标毁伤值,累计后输出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算法具体如下:A算法的输入数据为:弹群或齐射数;网格(j,k)在方向上的覆盖率;网格(j,k)在距离上的覆盖率;A算法的输出数据为:毁伤评估值用来评定仿真计算过程中目标在目标火力集中点中损耗的的资源项,并且用间接射击数据采集器来累计;A算法的执行过程为:For每一个射击任务(多次群射)For每一个目标火力集中点For每一个弹药类型杀伤面积

目标类型对计算毁伤;Next目标火力集中点Next射击任务(多次群射)计算毁伤的主方程式为:其中: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评估值;N
tgt
:火力集中点中作为目标的装备类型数;N
R
:距离上的网格数;N
D
:方向上的网格数;
网格(j,k)中对装备类型i的毁伤概率;N
V
:弹群数或齐射次数;网格(j,k)在方向上的覆盖率;网格(j,k)在距离上的覆盖率;可调参数为:精度误差: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方向和距离误差(单位:米);平均作用点瞄准误差: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方向和距离误差(单位:米);落角(仅榴弹):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落角(单位:度);布撒半径(仅改进型常规弹药):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弹药布撒半径(单位:米)。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舰炮对陆间接射击火力毁伤评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算法具体如下:B算法的输入数据为:精度误差: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方向和距离误差(单位:米);平均作用点瞄准误差:在1/3到2/3最大射距离上的方向和距离误差(单位:米);飞行可靠性(可靠性值取0.00~1.00);弹药数;弹药可靠性(榴弹取1.0;改进型常规弹药取0.00~1.00);目标定位误差(单位:米):弹群中心与弹群每一瞄准点的距离和方向的偏差;假目标密度:每平方米内的假目标的数量,这包括自然的地物特征、已毁伤或失去战斗功能的作战车辆,它们能够欺骗弹药的目标获取装置,作战车辆数量的计算基于模型的杀伤而动态确定;这个因素用来处理基于地形数据的假目标问题;弹药覆盖区域的宽和长(单位:米)B弹药模式的宽和长(单位:米)对目标项类型的探测概率(每个可攻击目标类型的取值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业王超崔鹏邱楚楚刘鹏王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