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594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4
一种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及其系统,所述匹配方法包括:S1: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病况信息,将病况信息整合形成病况标签,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与病况标签建立一对多关系,构建大数据体系;S2:获取医护人员的数据信息,形成关系型数据库存储;S3: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决策进行护患匹配,匹配决策至少包括:将患者病况分类和医护人员诊疗专业相对应,将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等级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相对应,决策出匹配结果;并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互评机制,优化匹配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护患匹配系统推荐结果愈发趋于合理,继而提升匹配系统的质量体系。继而提升匹配系统的质量体系。继而提升匹配系统的质量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及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信息
,特别是一种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惠民医疗护理服务,实现了护理资源的充分利用。该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患者可根据自身基本信息和实际的病况,于移动端在线订单,以获得和自身病情分类相匹配的医护人员的服务。该模式不足之处在于,患者订单时,各不同类别病种有多个医护人员可供候选,然而患者对这些候选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没有客观清晰的认识,导致选择具有主观性。而医院多数医护人员在专业技能水平、工作经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便可能导致患者病况和所选取的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差异较大,所选取的护理服务无法满足患者自身需求,或是选取的护理服务存在冗余,造成了服务资源的浪费。
[0003]CN 2020115090241公开了一种在线任务派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发任务中的病症信息,并确定与病症信息相对应的目标科室;其中,病症信息为与目标就诊用户相对应的病症描述文本;确定与目标科室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待选择接诊用户,并从至少一个待选择接诊用户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接诊用户;依据预先设置的分配策略将至少一个目标接诊用户分配至至少两个匹配池,基于各匹配池所对应的接诊遍历时长,将待分发任务依次分发至各匹配池中的目标接诊用户,以使目标接诊用户接收待分发任务。 然而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缺陷:(1)该专利在确定患者病症种类时,是通过患者输入文本描述来确定的。由于患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常见病症,比如感冒发烧,可以进行明确描述,但是对于其他少见病症,涉及复杂身体器官等,患者甚至都不了解该器官名称,而器官对于病症是重要关键词,当然问题不仅限于器官。同时,不同患者自身描述文字具有主观性,用语习惯不一样,而系统的关键词提取算法面向的是不同患者,其处理方法只是单独的模板,对于不同结构的输入文本,处理效率相差较大。
[0004](2)该专利没有对患者病情严重性等级进行评估,在最终匹配执行的时候,只是单独对医务人员进行评分评估,不能够依据该患者的病情严重性来分配最为合适的医务人员,这样只能筛选出最为优质的医务水平,但是做不到有效匹配,没有做到医务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0005](3)患者输入的文本数据只是用于提取关键词以确认病症,系统没有把患者病况数据和患者身份建立关联关系存储在数据库中;然而患者的数据是宝贵的,这也是医工交叉能够实现应用成果转化的关键。
[0006](4)该专利所描述的医务人员自身的评估值是依据患者方的偏好来进行动态更新的,比如患者更偏向于快速接单,则对应医务人员在以往订单中处理速度就会作为一个比
较重要的因素来进行匹配,这样可以面向各个不同患者来优化匹配。但是,不同患者使用该系统的次数是不同的,即不同患者对该系统的需求有大有小,该方法是显然增加了系统负担,造成系统资源浪费。
[0007](5)该专利会保证患者一定有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诊疗,在医务人员方,也一定会保证有一个患者被接受诊疗,但对于医护人员、患者都具有拒绝订单的权利,该专利并未充分考虑护理安全问题,同时无法充分给予患者、医护人员评分。
[0008]CN2021107340752公开了一种订单处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获取来自客户端的问诊订单信息,其中问诊订单信息包含症状信息以及订单渠道信息;依据问诊订单信息中的症状信息、订单渠道信息以及预设匹配规则,于医生数据库中,选出与问诊订单信息匹配的目标医生集合;发送问诊订单信息至目标医生集合中的医生终端。然而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缺陷:(1)该专利获取病症也是通过患者自定义填写的方式,与前一现有专利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0009](2)该专利是从订单中读取患者病症信息和患者地理位置信息,并依据此来匹配。但这种匹配方式导致系统考虑不全面,造成服务资源浪费,无法充分且合理利用医务资源。
[0010](3)该专利对于医务人员的评估,是利用历史数据去对医生服务质量进行评级,评级不全面,也无法利用当下数据进行优化,大大降低评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及其系统。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之一种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病况信息,将病况信息整合形成病况标签,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与病况标签建立一对多关系,构建大数据体系;S2:获取医护人员的数据信息,形成关系型数据库存储;S3: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决策进行护患匹配,依据患者病况标签及医护人员数据信息的匹配程度得到医护人员候选列表,候选列表按照医护人员评分降序排列,选取评分最高的医护人员推荐给患者,若患者接受所推荐的医护人员,则患者选定目标医护人员进行下单;若目标医护人员接受订单,则匹配成功,若目标医护人员不接受订单,则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医护人员,直至匹配成功。
[0013]进一步,还包括:S4:匹配成功后,医护人员根据订单进行护理工作;工作结束后,医护人员确认护理工作完成,护理系统标识认为结束状态,并下发互评通知,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配合程度予以评分,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完成情况予以评分,评分共同提交到护理系统,评分数据反馈到护患匹配系统,优化护患匹配系统的质量体系。
[0014]进一步,S1中,具体包括:根据医院医疗体系分类,患者通过图文引导方式确定自身病况分类及病情严重性等级;患者的病况信息通过关键词提取算法,形成能够标识病况信息的病况标签,将患者的身份信息与病况标签建立一对多关系,以构建大数据体系;且在
后续护理订单中,不断更新患者的病况标签,通过数据挖掘,在患者的多个病况标签之间挖掘关联信息。
[0015]进一步,S2中,所述医护人员数据信息包括身份信息、所属科室、诊疗专业和工作年限。
[0016]进一步,S3中,所述匹配决策所依据的匹配因素包括:患者病况分类和医护人员诊疗专业、患者病情严重性等级和医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患者和医务人员定位地点之间的距离、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年龄差值、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历史匹配记录、患者评分和医护人员评分。
[0017]进一步,所述匹配决策的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患者病况分类和医护人员诊疗专业相对应,以及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等级和医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相对应,决策出最初的匹配结果;B.根据最初匹配结果优先筛选出与患者之间定位距离最近、与患者年龄差值最小、与患者此前存在匹配记录的医护人员,获得结果列表;C.将结果列表存储于优先队列中,通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历史评分按降序排列方式维护优先队列,使评分最高的医护人员保持在队列头部;D.若同一时间的匹配过程中出现多个同类型需求的患者进行匹配决策,则将申请护理服务的患者置于一个优先对列中,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历史评分按降序排列方式维护优选队列,使评分最高的患者保持在队列头部。
[0018]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病况信息,将病况信息整合成病况标签,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与病况标签建立一对多关系,构建大数据体系;S2:获取医护人员的数据信息,形成关系型数据库存储;S3: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决策进行护患匹配,依据患者病况标签及医护人员数据信息的匹配程度得到医护人员候选列表,候选列表按照医护人员评分排列,选取评分最高的医护人员推荐给患者,若患者接受所推荐的医护人员,则患者选定目标医护人员进行下单;若目标医护人员接受订单,则匹配成功,若目标医护人员不接受订单,则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医护人员,直至匹配成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4:匹配成功后,医护人员根据订单进行护理工作;工作结束后,医护人员确认护理工作完成,护理系统标识认为结束状态,并下发互评通知,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配合程度予以评分,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完成情况予以评分,评分共同提交到护理系统,评分数据反馈到护患匹配系统,优化护患匹配系统的质量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具体包括:根据医院医疗体系分类,患者通过图文引导方式确定自身病况分类及病情严重性等级;患者的病况信息通过关键词提取算法,形成能够标识病况信息的病况标签,将患者的身份信息与病况标签建立一对多关系,以构建大数据体系;且在后续护理订单中,不断更新患者的病况标签,通过数据挖掘,在患者的多个病况标签之间挖掘关联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医护人员数据信息包括身份信息、所属科室、诊疗专业和工作年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匹配决策所依据的匹配因素包括:患者病况分类和医护人员诊疗专业、患者病情严重性等级和医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患者和医务人员定位地点之间的距离、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年龄差值、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历史匹配记录、患者评分和医护人员评分。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面向移动诊疗的医护患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决策的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患者病况分类和医护人员诊疗专业相对应,以及患者的病情严重性等级和医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相对应,决策出最初的匹配结果;B.根据最初匹配结果优先筛选出与患者之间定位距离最近、与患者年龄差值最小、与患者此前存在匹配记录的医护人员,获得结果列表;C.将结果列表存储于优先队列中,通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红胡建中张京慧师正坤岳丽青陈文凤曾巧苗李靖黄佳袁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鸿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