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的轧辊辊端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工业轧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的轧辊辊端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钛铝合金、镁铝合金的轧制加工中易受加工过程温降的影响而产生破碎,为减小破碎量、提升产品质量,制造业提出以加热轧机轧辊的形式来降低轧件与轧辊间的温度差异,进一步降低轧件温降。此类加工过程的轧辊温度往往要求达到300℃
‑
500℃,通常超出了轧辊的正常耐温区间。
[0003]为提升轧辊寿命,制造业采用耐高温材料进行轧辊铸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轧辊的高温承载问题,但轧辊内部传热而导致的轧辊轴承温升则难以通过此类方式克服。加工过程中,轧辊加热往往采用外部火焰加热、外部电阻丝辐射加热或是外部电磁感应加热,其热量可通过轧辊表面沿径向朝轧辊内部传递,再沿轴向传递至辊颈处,亦可通过轧辊表面传递至辊端,经由辊端表面传递至辊颈处,辊颈处的热量积蓄至一定水平后将导致轧辊轴承内圈受热膨胀,致使轴承转动受阻,严重则轴承卡死。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的轧辊辊端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轧辊、轧辊感应加热装置、辊端半导体制冷组件、辊颈铜套、水环下半导体制冷片、冷却水环、一级温度传感器和二级温度传感器;所述轧辊感应加热装置设置在轧辊的一侧;所述辊端半导体制冷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轧辊左右两侧端面上;所述辊颈铜套分别对称设置在轧辊左右两侧的辊颈上;所述冷却水环分别设置在辊颈铜套的圆周外侧;所述水环下半导体制冷片分别均匀设置在辊颈铜套的外侧和冷却水环的内侧之间;所述一级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轧辊左右两端面的外侧;所述二级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轧辊左右两侧辊颈的外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的轧辊辊端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端半导体制冷组件包括第一辊端半导体制冷环、第二辊端半导体制冷环、辊端铜套;所述辊端铜套同轴穿过辊颈后对应固定在轧辊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一辊端半导体制冷环同轴穿过辊颈后对应固定在辊端铜套圆周内侧的前端;所述第二辊端半导体制冷环同轴穿过辊颈后固定在辊端铜套前端并位于第一辊端半导体制冷环的圆周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的轧辊辊端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端半导体制冷环的外侧表面每隔45度轴向安装有一组散热翅片;所述第二辊端半导体制冷环的外侧表面每隔30度轴向安装有一组散热翅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的轧辊辊端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环包括水环套筒、水环外圈、水环端盖、静环、动环、动环固定环、弹簧、端盖密封环、静环第一密封环、静环第二密封环、动环密封环和静环防尘圈;所述水环套筒同轴设置在辊颈铜套的圆周外侧;所述弹簧同轴对称设置在水环套筒外圆周的前后两侧;所述动环固定环分别同轴设置在水环套筒外圆周的外侧,且所述弹簧分别抵在水环套筒和动环固定环之间;所述动环分别同轴设置在动环固定环的外侧;通过动环固定环能够将套筒的运动传递至动环;所述动环与水环套筒之间安装有动环密封圈;所述水环端盖开有通孔;位于左侧的静环外侧开有螺纹孔,通过螺钉固定在水环端盖内圈端面上;所述静环上安装有静环第一密封环和静环第二密封环,用于左侧静环与水环端盖之间的密封;所述水环外圈左侧开有螺纹孔,水环端盖外圈端面与水环外圈左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水环外圈与水环端盖之间安装有端盖密封环;所述水环外圈右侧通过螺钉与位于右侧的静环连接;所述动环与静环构成机械密封,安装时,所述动环与动环固定环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静环与动环依靠加工精度及装配精度保证密封;所述水环外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的轧辊辊端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颈铜套与轧辊过盈配合,传递轧辊运动;所述辊颈铜套上沿周向每度开有轴向槽,每个槽内均安装一片水环下半导体制冷片,同时,所述辊颈铜套的外圆周通过槽与水环套筒内圆周连接,将轧辊的运动传递至冷却水环动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的轧辊辊端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和动环均采用耐磨损、耐高温材料支撑,且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