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交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隔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交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商业化且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源。在锂离子电池中,隔膜是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多孔、电化学惰性介质,其不参与电化学反应,但对电芯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聚烯烃隔膜可能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隔膜的延展性不佳,在电芯被机械滥用时,可能导致隔膜被刺破。又如,隔膜的闭孔温度高,从而在电芯过热时,电化学通路较难被切断。又如,隔膜的破膜温度低,使得在电芯过热时隔膜发生熔化。上述缺陷容易导致隔膜破损、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短路点,进而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期望提供一种同时具备耐机械滥用和耐热滥用性能的电池隔膜,来解决该技术难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交联隔膜,包括紫外交联上表层、芯层、紫外交联下表层;所述新型交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紫外交联上表层、芯层、紫外交联下表层;所述紫外交联上表层或紫外交联下表层中包括交联剂、光引发剂,所述芯层中包括聚烯烃组合物;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厚度为0.5~12μm;所述紫外交联上表层+紫外交联下表层的厚度为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厚度的20%~80%;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破膜温度为191~2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包括第一聚乙烯、第二聚乙烯,所述第一聚乙烯和第二聚乙烯均选自以下任意一种:聚乙烯、聚乙烯
‑
丙烯共聚物、聚乙烯
‑
丙烯共聚物的衍生物、聚乙烯
‑
丁烯共聚物、聚乙烯
‑
丁烯共聚物的衍生物、聚乙烯
‑
己烯共聚物、聚乙烯
‑
己烯共聚物的衍生物、聚乙烯
‑
辛烯共聚物、聚乙烯
‑
辛烯共聚物的衍生物、聚苯乙烯
‑
乙烯
‑
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
‑
乙烯
‑
苯乙烯共聚物的衍生物、聚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共聚物的衍生物、聚乙烯
‑
氢化寡环戊二烯、聚乙烯
‑
氢化寡环戊二烯的衍生物、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乙烯的衍生物、聚戊烯
‑
乙烯共聚物、聚戊烯
‑
乙烯共聚物的衍生物、聚己烯
‑
乙烯共聚物、聚己烯
‑
乙烯共聚物的衍生物、聚甲基戊烯
‑
乙烯共聚物,聚甲基戊烯
‑
乙烯共聚物的衍生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组合物还包括聚丙烯或其衍生物,所述聚丙烯或其衍生物的热焓
△
Hm为55~85J/g,密度≥0.9g/c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带有烯类双键的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单体,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6
‑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双马来酸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或阳离子聚合光引发剂,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安息香、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丁醚、二苯基乙酮、α,α
‑
二甲氧基
‑
α
‑
苯基苯乙酮、α,α
‑
二乙氧基苯乙酮、α
‑
羟烷基苯酮、α
‑
胺烷基苯酮、芳酰基膦氧化物、双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二苯甲酮、2,4
‑
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硫代丙氧基硫杂蒽酮、异丙基硫杂蒽酮、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碘鎓盐、烷基碘鎓盐、异丙苯茂铁六氟磷酸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厚度为3~9μm;所述紫外交联上表层+紫外交联下表层的厚度为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厚度的20%~75%;闭孔温度为95~1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厚度为5~6μm;所述芯层中还包括聚烯烃类乳液;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闭孔温度为95~12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交联密度为12~72%;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闭孔温度与破膜温度差值介于49~103℃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交联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交联隔膜的透气度为15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长泉,李堃,彭锟,宫晓明,蔡裕宏,虞少波,庄志,程跃,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