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级数字微系统天线稀疏布阵结构及阵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562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4
本申请涉及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元级数字微系统天线稀疏布阵结构及阵列系统,其包括:第一层的辐射阵列、第二层的数字化收发通道、第三层的供电与信号分配电路和第四层的框架与散热结构,辐射阵列具有8个双极化辐射单元,8个双极化辐射单元通过特定的方式布置在具有4行4列16个布置点的矩形板上;以此拓展单通道器件排布空间,实现多层三维堆叠架构下单元机数字收发链路集成;通过微系统选通单元的优化布置与微系统布阵策略设计,解决微系统周期性排布引发的周期副瓣等问题;减少双极化辐射单元的数量,而不减弱其必要的性能,有利于,利于散热设计与进一步复杂功能的集成,可将系统重量、成本、功耗缩减50%。50%。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级数字微系统天线稀疏布阵结构及阵列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元级数字微系统天线稀疏布阵结构及阵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不断突破更宽的工作带宽、更灵活的极化选择、更轻的系统重量、更薄的剖面高度,还要求天线阵面具备一定的可重构、可拓展的特性,以适应不同平台、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时雷达要求具有多发多收功能,这也要求天线阵面具备多路独立的收发通道。随着系统集成技术的不断提升,基于子阵架构的天线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应用,而能够一体化集成模拟、数字、供电等功能的微系统正是该架构实现的关键。
[0003]为保证天线良好的空间辐射特性,天线单元间距要求小于半波长,这就对射频和数字电路的排布产生尺寸限制,而对于双极化天线阵列,由于接口与控制电路的增加,尺寸压缩难度更大。因此,受限于芯片尺寸与集成工艺,现有微系统多为模拟收发微系统,各收发通道仅能够实现射频收发放大,难以实现全数字化收发通道,不能够支撑系统实现通道级MIMO。如果通过全阵稀疏阵列的方式,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级数字微系统天线稀疏布阵结构,包括:第一层的辐射阵列(100)、第二层的数字化收发通道(200)、第三层的供电与信号分配电路(300)和第四层的框架与散热结构(400),其特征在于:辐射阵列(100)具有8个双极化辐射单元(110),8个双极化辐射单元(110)布置在具有4行4列16个布置点的矩形板上;8个双极化辐射单元(110)对应的所述布置点分别是第一行第二列,第一行第三列,第二行第一列,第二行第三列,第三行第二列,第三行第四列,第四行第一列,第四行第八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级数字微系统天线稀疏布阵结构,其特征在于,辐射阵列(100)还包括8个双极化虚元单元(120),8个双极化虚元单元(120)分别布置在16个所述布置点中非双极化辐射单元(110)所在的所述布置点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级数字微系统天线稀疏布阵结构,其特征在于,双极化辐射单元(110)与其同一行相邻的双极化虚元单元(120)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数字化收发通道(2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级数字微系统天线稀疏布阵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数字化收发通道(200)分布于其对应的双极化辐射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月陈敏徐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