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590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电解液的至少一个中包括一种分子量小、分子链段短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在正、负极极片中能够与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充分混合,且所述添加剂可以充分接触正、负极中的各个组分并浸入极片内部孔隙中。另外,添加剂在电解液中与电解液组分相容性较好,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入量内,能轻易溶于电解液。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添加剂可以在正负极活性物质表面成膜,能够有效改善正负极活性物质表面的固态电解质膜的组成,提高固态界面膜中高分子组分含量,改善电池正负极极片内部的电子和锂离子导通,提升极片内部锂离子动力学,避免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内阻增加,提升循环寿命。提升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
,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尤其涉及含一种添加剂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目前已广泛用于动力汽车、储能、无人机、笔记本电脑、手机、摄影机等产品。当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构成,锂离子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中重要组成显得尤为重要。
[0003]常规二次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会在正负极表面形成固态界面膜,生成的界面膜直接影响极片内部的离子和电子的有效传输,如何有效改善界面膜的组成,保证离子和电子的有效传输,改善电池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二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持续的固态界面膜的生成和消耗,极片内部的离子和电子的有效传输能力下降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所述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电池极片的表面和内部界面膜组成,形成稳定结构的固态界面膜,提高离子和电子的传输,降低二次电池的体积变化,提升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或电解液的至少一个中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自包括两个以上碳碳双键结构的单体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一侧或两侧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所述添加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中包括所述添加剂。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一侧或两侧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所述添加剂。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选自具有式1所示结构的单体化合物:式1中,R1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或有机官能团;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或有机官能团;R3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或有机官能团;R4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不存在或连接基团;R5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脂环基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脂环基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含有杂环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含有杂环原子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

芳基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亚烷基

(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O

(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S

(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

亚(杂)芳基

亚烷基

亚(杂)芳基

O

烷基、*

Sn(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2‑
*、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O

P(=O)(OH)

O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O

P(=O)(卤素)

O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O

P(=O)(烷基)

O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O

P(=O)(O

烷基)

O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P(O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氰脲酸基(烷氧基)
n1
(n1可以为0、1、2或3)、取代或未取代的异氰脲酸基(烷基)
n1
(n1可以为0、1、2或3)、取代或未取代的N(烷基)3、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n2
Si(O

Si(烷基)(烷基))
n3
(n2、n3为0~4的整数且n2+n3=4)、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n4
Si(O

烷基)
n5
(n4、n5为0~4的整数且n4+n5=4);当有取代时,所述取代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取代的基团选自卤素、

OH、烷基

O

C(=O)

*、烷基

C(=O)

O

*、*

O

Si(烷基)3、*

O

P(=O)(OH)2;*表示连接端;
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2~6的整数;和/或,R4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不存在或者*

C(R

)2‑
O

**、*

C(=O)

O

**、*

C(=O)

S

**和*

C(R

)2‑
O

C(=O)

**,R

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或烷基;其中,*表示与双键的连接端,**表示与R5的连接端;和/或,R1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烷基或氰基(

CN);和/或,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烷基或芳基;和/或,R3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烷基或芳基;和/或,R5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20
烷基、*

CH(R”)

CH(R”)

O

[CH(R”)

CH(R”)

O]
n6

CH(R”)

CH(R”)

*(n6=0、1、2

,R”为H或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

C5‑
10
环烷基

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金刚烷基、氯菌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亚烷基

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O

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S

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

O

苯基

亚烷基

苯基

O

C1‑6烷基、荧光素、*

Sn(C1‑6烷基)2‑
*、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

O

P(=O)(OH)

O

C1‑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烯基

苯基

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氰脲酸基(烷氧基)
n1
(n1可以为0、1、2或3)、取代或未取代的异氰脲酸基(C1‑6烷基)
n1
(n1可以为0、1、2或3);当有取代时,所述取代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取代的基团选自卤素、

OH、烷基

O

C(=O)

*、烷基

C(=O)

O

*、*

O

Si(烷基)3、*

O

P(=O)(OH)2。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1,5

戊二醇二丙烯酸酯(CAS号:36840

85

4)、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CAS号:4986

89

4)、1,6

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AS号:6606

59

3)、1,4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AS号:2082

81

7)、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AS号:109

16

0)、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CAS号:1070

70

8)、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CAS号:1680

21

3)、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CAS号:42978

66

5)、1,10

癸二醇二丙烯酸酯(CAS号:13048

34

5)、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AS号:2358

84

1)、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CAS号:2223

82

7)、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AS号:97

90

5)、1,3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AS号:1189

08

8)、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AS号:109

17

1)、四甘醇二丙烯酸酯(CAS号:17831

71

9)、荧光素O,O'

二丙烯酸酯(CAS号:7262

39

7)、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CAS号:3253

39

2)、3

烯丙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CAS号:777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超李素丽赵伟刘春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