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553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建立包括目标层、项目层、指标层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国网PMS系统获取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通过国网SCADA系统获取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数据;对所得到的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和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值;对各指标值进行劣化度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评价矩阵;通过综合评价获得各指标值的权重,并计算得到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得分。上述方法充分借助电力系统数字化大数据资源获得评价体系指标值,提高了无功补偿设备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运维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质量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电力网络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已实现发、输、配电及用户侧全景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存储,产生了大量具有异构、实时、真实特征的数据,如何在线监测并有效评估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状态及补偿效果、及时发现电压无功不合格的原因并就装置容量配置及控制策略做出调整,成为配电网无功管理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无功补偿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主要电力设备之一,合理安装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损、改善功率因数,反之,可能会导致电压波动、谐振、动作开关频繁动作等负面影响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利用电网现有监测数据对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给出合理的综合评价,可提高无功补偿设备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水平,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技术水平及用户电能质量,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运维效率。
[0003]围绕装置本体和电网电压无功运行水平,现有技术已有文献提出了考虑无功补偿配置和控制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但该体系忽略了电网电力电子化带来的影响,随着冶金、化工等领域非线性设备的大量应用,电网丰富的谐波频谱大大增加了电网谐振风险,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无功补偿设备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其本体损耗劣化程度加剧,形成一套可行、合理、全面的评价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充分借助电力系统数字化大数据资源获得评价体系指标值,提高了无功补偿设备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运维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步骤1、建立包括目标层、项目层、指标层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
[0008]步骤2、然后通过国网PMS系统获取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通过国网SCADA系统获取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数据;
[0009]步骤3、对所得到的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和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值;
[0010]步骤4、对步骤3所得到的各指标值进行劣化度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评价矩阵;
[0011]步骤5、通过综合评价获得各指标值的权重,并计算得到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得分。
[0012]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上述方法充分借助电力系统数字化大数
据资源获得评价体系指标值,提高了无功补偿设备智能化监测和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运维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流程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建立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0018]步骤1、建立包括目标层、项目层、指标层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
[0019]在该步骤中,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建立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无功补偿装置配置、装置运行指标、电网运行参数指标,其中:
[0020]无功补偿装置配置进一步包括串联电抗率和变压器无功补偿度;
[0021]装置运行指标进一步包括运行年限、利用小时数、动作次数均衡度和无功补偿容量衰减率;
[0022]电网运行参数指标包括负荷无功过补度、负荷无功欠补度和电压偏差合格率。
[0023]步骤2、然后通过国网PMS系统获取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通过国网SCADA系统获取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数据;
[0024]在该步骤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容量Q
C
、所接入主变变压器容量S
T
、串联电抗率d%、投运时间;
[0025]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无功补偿装置接入母线电压u、总进线功率p和q、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q
c
、无功补偿装置开关投切次数s。
[0026]步骤3、对所得到的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和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值;
[0027]在该步骤中,所述各指标值的计算过程为:
[0028]1)变压器无功补偿度C
CR
=(Q
C
/S
T
)
×
100;
[0029]2)利用小时数C
T
=∫q
C
dt/Q
C
/T,其中T为持续时间;
[0030]3)补偿容量衰减率C
R
=(Q
C

max(q
c
))/Q
C
×
100;
[0031]4)动作次数均衡度其中N为无功补偿分组数;
[0032]5)总进线功率因数无功补偿过补度C
OC
=(t|
pf<0
)/T,无功补偿欠补度C
UC
=(t|
0<pf<PF
)/T,其中PF为功率因数限值;
[0033]6)电压偏差合格率其中U
max
、U
min
为电压偏差限值;
[0034]其中,Q
C
为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容量;S
T
为所接入主变变压器容量;q
c
为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s
i
为第i组无功补偿装置动作次数;p为总进线有功功率,q为总进线无功功率;t为满足条件要求的持续时间。
[0035]步骤4、对步骤3所得到的各指标值进行劣化度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评价矩阵;
[0036]在该步骤中,各指标值归一化计算的方法如下:
[0037]无功补偿度其中[D2,D3]为标准推荐值,[D1,D2)&([D3,D4]为劣化范围;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包括目标层、项目层、指标层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步骤2、然后通过国网PMS系统获取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通过国网SCADA系统获取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数据;步骤3、对所得到的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参数和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值;步骤4、对步骤3所得到的各指标值进行劣化度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评价矩阵;步骤5、通过综合评价获得各指标值的权重,并计算得到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得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无功补偿装置配置、装置运行指标、电网运行参数指标,其中:无功补偿装置配置进一步包括串联电抗率和变压器无功补偿度;装置运行指标进一步包括运行年限、利用小时数、动作次数均衡度和无功补偿容量衰减率;电网运行参数指标包括负荷无功过补度、负荷无功欠补度和电压偏差合格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容量Q
C
、所接入主变变压器容量S
T
、串联电抗率d%、投运时间;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无功补偿装置接入母线电压u、总进线功率p和q、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q
c
、无功补偿装置开关投切次数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及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各指标值的计算过程为:1)变压器无功补偿度C
CR
=(Q
C
/S
T
)
×
100;2)利用小时数C
T
=∫q
C
dt/Q
C
/T,其中T为持续时间;3)补偿容量衰减率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丽珠徐斌程石仇茹嘉郑国强赵瀚葛江红纪陈云曹薇薇胡文超刘锋郑浩张征凯倪静怡彭涛彭锦孙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安大清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