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549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属于舰艇反导效能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分类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首先确定来袭目标类型,其次确定武器样式类型,最后进行综合作战效能的计算,分类综合评价法由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和目标样式分类估法构成,武器类型分析法按照无源干扰、舰空导弹、舰炮系统抗击类型分类,目标样式分类评估法按照单目标、单向目标流、多发多向目标、多发多向目标流攻击样式进行分类。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对上述过程建立模型,以量化的方法确定了成功率,从量化的角度对单舰防空反导作战效能进行综合评估,避免了以往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估中的人为因素,有助于对战法提升和修改,进一步提高反导作战能力。导作战能力。导作战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舰艇反导效能评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面舰艇是当代海军的主要作战平台,也是大国之间争夺海权的重要利器,水面舰艇及编队的作战能力基本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海军实力。水面舰艇作战使命有对海打击、对空防御、水下反潜等,对空防御能力也是防空反导能力,是水面舰艇对空作战的必备能力,一旦丧失该能力,再精尖先进的水面舰艇也会沦为被敌攻击的靶船。
[0003]目前,对水面舰艇防空反导综合作战能力评估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现有技术中通过上述方法对舰艇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方便调整作战方法以及作战部署,但是,现有的水面舰艇防空反导综合作战能力评估方法还存在如下缺陷:
[0004]现有的水面舰艇防空反导综合作战能力评估方法很大程度上参杂有考核人员的主观因素,因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无法根据准确的量化结果进行精准评估,因此,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低,无法满足现有技术中的评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水面舰艇防空反导综合作战能力评估方法认为主观因素导致评估准确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基于概率学的分类综合评价法,客观量化的评价单舰防空综合反导作战效能,还能应用于作战应用方法优劣评价,为战法改进和提升,提高水面舰艇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根据分类综合评价法首先确定来袭目标类型,其次确定武器样式类型,最后进行综合作战效能的计算;
[0010]所述的分类综合评价法由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和目标样式分类估法构成,所述的武器类型分析法按照无源干扰、舰空导弹、舰炮系统抗击类型分类;所述的目标样式分类评估法按照单目标、单向目标流、多发多向目标、多发多向目标流攻击样式进行分类。
[0011]优选地,所述的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中,无源干扰抗击目标成功概率模型为:
[0012]式中:P

为无源干扰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13]n为抗击次数;
[0014]P
扰x
第x次无源干扰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15]x为抗击的顺序。
[0016]优选地,所述的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中,舰空导弹抗击目标成功概率模型为:
[0017]式中:P

为航空导弹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18]n为抗击次数;
[0019]P
弹x
为第x次航空导弹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20]x为抗击的顺序。
[0021]优选地,所述的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中,舰炮系统抗击目标成功概率模型为:
[0022]式中:P

为舰炮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23]n为抗击次数;
[0024]P
炮x
为第x次航炮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25]x为抗击的顺序。
[0026]优选地,对单一目标,舰艇采取先无源干扰,后舰空导弹抗击,再用舰炮武器抗击;抗击成功率模型为:
[0027]P

=1

P
单突
=1

(1

P

)
×
(1

P

)
×
(1

P

):
[0028]式中:P
单突
为单一目标突防成功率;
[0029]P

为抗击单一目标成功率;
[0030]P

为无源干扰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31]P

为航空导弹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32]P

为舰炮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33]优选地,采用软硬武器对目标流进行抗击,目标流突防成功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为软硬武器抗击均失败;另外一种为软硬武器只对前者抗击,无源干扰、舰空导弹失败,舰炮抗击成功,对末尾目标未抗击或未达成抗击,抗击单目标流成功概率模型为:
[0034]P

=1

P
流突
=1

(P
1突
+P
2突
)
[0035]式中:P

为抗击单目标流成功率;
[0036]P
流突
为单目标流突防成功率;
[0037]P
1突
为第一种情况下,目标流突防成功率;
[0038]P
2突
为第二种情况下,目标流突防成功率。
[0039]优选地,软硬武器抗击均失败的情况下,目标流突防成功概率模型为:
[0040]P
1突
=(1

P

)
×
(1

P

)
×
(1

P

)
[0041]式中:P
1突
为目标流突防成功率;
[0042]P

为无源干扰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43]P

为航空导弹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44]P

为舰炮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45]优选地,软硬武器只对前者抗击,无源干扰、舰空导弹失败,舰炮抗击成功,对末尾目标未抗击或未达成抗击的情况下,目标流突防成功概率模型为:
[0046]P
2突
=(1

P

)
×
(1

P

)
×
P

[0047]式中:P
2突
为目标流突防成功率;
[0048]P

为无源干扰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49]P

为航空导弹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50]P

为舰炮抗击目标的成功率。
[0051]优选地,抗击多发多向目标成功拦截概率模型为:
[0052][0053]式中:P为抗击多发多向目标成功拦截概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根据分类综合评价法首先确定来袭目标类型,其次确定武器样式类型,最后进行综合作战效能的计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类综合评价法由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和目标样式分类估法构成,所述的武器类型分析法按照无源干扰、舰空导弹、舰炮系统抗击类型分类;所述的目标样式分类评估法按照单目标、单向目标流、多发多向目标、多发多向目标流攻击样式进行分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中,无源干扰抗击目标成功概率模型为:式中:P

为无源干扰抗击目标的成功率;n为抗击次数;P
扰x
第x次无源干扰抗击目标的成功率;x为抗击的顺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中,舰空导弹抗击目标成功概率模型为:式中:P

为航空导弹抗击目标的成功率;n为抗击次数;P
弹x
为第x次航空导弹抗击目标的成功率;x为抗击的顺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武器类型分类评估法中,舰炮系统抗击目标成功概率模型为:式中:P

为舰炮抗击目标的成功率;n为抗击次数;P
炮x
为第x次航炮抗击目标的成功率;x为抗击的顺序。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单一目标,舰艇采取先无源干扰,后舰空导弹抗击,再用舰炮武器抗击;抗击成功率模型为:P

=1

P
单突
=1

(1

P

)
×
(1

P

)
×
(1

P

):式中:P
单突
为单一目标突防成功率;P

为抗击单一目标成功率;P

为无源干扰抗击目标的成功率;P

为航空导弹抗击目标的成功率;P

为舰炮抗击目标的成功率。6.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软硬武器对目标流进行抗击,目标流突防成功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为软硬武器抗击均失败;另外一种为软硬武器只对前者抗击,无源干扰、舰空导弹失败,舰炮抗击成功,对末尾目标未抗击或未达成抗击,抗击单目标流成功概率模型为:P

=1

P
流突
=1

(P
1突
+P
2突
)式中:P

为抗击单目标流成功率;P
流突
为单目标流突防成功率;P
1突
为第一种情况下,目标流突防成功率;P
2突
为第二种情况下,目标流突防成功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舰防空反导综合作战模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软硬武器抗击均失败的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平杨立永汪洋王垒赵文静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一四零四部队第三四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