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54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酮密封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α,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粘接剂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0余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幕墙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外资一统天下到国内企业主导、从模仿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幕墙行业世界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从市场应用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数量庞大的大型公共建筑、商业楼宇及高端住宅不断涌现,是近年来中国建筑幕墙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伴随着建筑幕墙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幕墙已越来越普遍,对于硅酮密封胶的耐用性要求也随之升高。
[0003]现有技术中,肟型体系的硅酮密封胶一般都存在渗油(渗出的油主要为交联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肟型交联剂与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油的相容性不好。现有的改进方法主要为添加抗渗油剂: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9652007A公开了一种抗渗油双组分硅酮密封胶,其中通过采用抗渗油剂(十二碳醇酯类化合物或十二碳醇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来解决甲基硅油渗出的缺陷。中国专利申请CN105482769A公开了一种硅酮密封胶增塑剂,其中添加了硅烷化白油作为增塑剂,改善了渗油现象,但通过实验发现,白油的实际渗油问题会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酮密封胶,具有不渗油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硅酮密封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08][0009][0010]支链硅油的结构式为[Me3SiO
0.5
]a
[Me2SiO]b
[MeSi(OH)O]c
,其中按a+b+c=1,0<c<0.15;
[0011]按重量比,二甲基硅油:支链硅油=5:(1~10)。
[0012]优选的,按重量比,二甲基硅油:支链硅油=5:(2.8~8.5)。
[0013]所述的二甲基硅油在25℃条件下的粘度为100

20000mpa.s;优选二甲基硅油的黏
度为350

12500mpa.s。
[0014]优选的,二甲基硅油和支链硅油含量为8

14份。
[0015]优选的,所述的支链硅油中,0.05<c<0.11。
[0016]所述的填料选自碳酸钙、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碳酸钙与气相二氧化硅的复配,重量比为20:(1

5)。通过实验发现,气相二氧化硅能够有效改善渗油缺陷,但是气相二氧化硅增稠性强无法大量添加,因此,通过以碳酸钙为主、气相二氧化硅为辅的复配,能够实现整体性能与改善渗油性的平衡。本专利技术对于碳酸钙、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没有特别限定,经实验,常用碳酸钙的粒径在0.05

10微米范围内、气相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130

400m2/g范围内都能够实现良好的技术效果。
[0017]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丙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甲基三丙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丙酮肟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0018]所述的偶联剂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低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低聚物、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0019]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0020]本专利技术的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重量份的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油和支链硅油和填料混合搅拌均匀,在110

130℃、真空度为0.08—0.1MPa下,搅拌脱水100

300min,冷却后得到基料;再将上述基料加入到行星搅拌釜中,再加入交联剂、偶联剂和催化剂,在真空度为0.06—0.1MPa,转速200

800rpm下反应30

80min,得到硅酮密封胶。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二甲基硅油和支链硅油的复配,支链硅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羟基,可以与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末端羟基或交联剂形成化学键或氢键,从而降低游离酮肟基的含量,降低渗油风险。
[0023]第二、本专利技术通过优选的复配填料,能够进一步改善渗油现象。
附图说明
[0024]图1:渗油程度判断,无渗油,白色瓶体部分无暗痕(渗油形成的油痕)、黑色胶体上无油珠;
[0025]图2:渗油程度判断,渗油严重,白色瓶体部分有大量连续的暗痕(渗油形成的油痕),黑色胶体上有明显的油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与对比例所用原材料如下:
[0028]基础聚合物A: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下粘度位20000mpa.s,购自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0029]基础聚合物B: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下粘度位50000mpa.s,购自迈图(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0030]二甲基硅油A:25℃下粘度为100mpa.s,购自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二甲基硅油B:25℃下粘度为350mpa.s,购自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0031]二甲基硅油C:25℃下粘度为12500mpa.s,购自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0032]二甲基硅油D:25℃下粘度为20000mpa.s,购自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0033]支链硅油A:c为0.01,购自新纳齐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0034]支链硅油B:c为0.05,购自新纳齐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0035]支链硅油C:c为0.11,购自新纳齐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0036]支链硅油D:c为0.15,购自新纳齐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0037]碳酸钙A:购自湖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支链硅油的结构式为[Me3SiO
0.5
]
a
[Me2SiO]
b
[MeSi(OH)O]
c
,其中按a+b+c=1,0<c<0.15;按重量比,二甲基硅油:支链硅油=5:(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二甲基硅油:支链硅油=5:(2.8~8.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甲基硅油在25℃条件下的粘度为100

20000mpa.s;优选二甲基硅油的黏度为350

12500mpa.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二甲基硅油和支链硅油含量为8

14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链硅油中,0.05<c<0.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选自碳酸钙、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碳酸钙与气相二氧化硅的复配,重量比为20:(1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丙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甲基三丙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丙酮肟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丽莎徐文远黄承相石正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