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32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26
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包括横梁、滑座、上滚轮组件、下滚轮组件、横移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和立刷本体,当立刷本体与汽车侧壁接触时,立刷本体下部跟随汽车外壁形状向外倾斜,此时第一端部跟随销轴同步转动后与第一感应器相接触,立刷本体开始沿汽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刷洗;当立刷本体移动到汽车后视镜部位时,旋转的立刷本体受阻后,下部会继续向外倾斜,此时第二端部与第二感应器相接触,控制器驱使横移驱动装置带动立刷本体沿横梁向外滑移、快速对后视镜进行避让,待避让后,第二端部与第二感应器脱离接触,立刷本体再次与汽车侧壁相贴合,继续对汽车的侧壁进行刷洗。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立刷在刷洗汽车车身的过程中撞坏后视镜的技术问题。视镜的技术问题。视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自动洗车机,特别是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全自动洗车机在各大加油站、洗车店、维修店等已较为常见,这种洗车机实现了对汽车的自动化清洗,因而被广泛采用。
[0003]现有的自动化洗车机一般都包括立刷和横刷,立刷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门形框架的左右两侧,用于对汽车的侧壁进行刷洗。在正常洗车作业时,横刷和立刷在电脑预先设定的程序作用下,随同门形框架一起沿汽车的长度方向从前向后往复进行运动,从而完成对汽车车身的自动化清洗。
[0004]我们知道,每辆汽车的车身宽度从前到后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洗车的过程中需要实时对左右两侧立刷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尤其是洗刷到汽车的后视镜部位时,更需要对两个立刷之间的距离进行及时调节,以对后视镜进行避让,防止立刷撞坏后视镜的事故发生。
[0005]目前,现有的自动洗车机大多都是通过如下方式来控制两个立刷的:根据电流的大小,提供两个开关量输出,作为控制器控制两个立刷动作的控制信号,进而实现立刷与车身之间的准确定位,例如当电流达到预先设定值时,控制器就会控制两个立刷同步向外滑移,开始对后视镜进行避让。这种控制方式虽然达到了自动汽车的目的,但众所周知,在供电的过程中,一天中每个时段的电压并不太稳定,忽高忽低的现象时有发生,电流的大小也随之波动,因此造成控制器难以对两个立刷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控制,进而在洗车的过程中,两个立刷撞坏后视镜的事故依然会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解决立刷在刷洗汽车车身的过程中撞坏后视镜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包括横梁、滑座、上滚轮组件、下滚轮组件、横移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和立刷本体,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在洗车机的门形框架上,所述滑座通过上滚轮组件和下滚轮组件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横移驱动装置安装在滑座的侧壁上,用于驱使滑座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位于滑座的底部,用于驱使立刷本体围绕自身轴线圆周旋转,其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滑座铰接,所述销轴的端部安装有V形片,所述V形片开口外沿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滑座的侧壁上安装有感应器座,所述感应器座上安装有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分别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配合;当立刷本体与汽车的侧壁相接触时,立刷本体下部会跟随汽车的外壁形状向外倾斜,此时,第一端部跟随销轴同步转动后与第一感应器相接触,第一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立刷本体开始沿汽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刷洗;当立刷本体移动
到汽车的后视镜部位时,旋转的立刷本体受阻后,下部会继续向外倾斜,此时,第二端部与第二感应器相接触,第二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驱使横移驱动装置带动立刷本体沿横梁向外滑移、快速对后视镜进行避让,待避让后,第二端部与第二感应器脱离接触,立刷本体再次与汽车侧壁相贴合,继续对汽车的侧壁进行刷洗。
[000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其中,所述感应器座上开设的用于安装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的通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中心与销轴的轴线相重合。
[000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夹角为90
°

[001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其中,所述滑座的底部设有摆动气缸,所述滑座的下方设有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拨杆的另一端与摆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摆动气缸竖向设置,气缸座与滑座铰接。
[00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其中,所述滑座的外部设有防尘罩。
[0012]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采用立刷接触后视镜时产生的电流大小来对后视镜进行避让,致使立刷避让的准确度受外部电压波动的影响不同,本技术在旋转驱动装置顶部的销轴端部安装有V形片,并将V形片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相配合,换句话说,本技术利用机械结构来使正在工作的立刷对后视镜进行及时避让,具体为:当立刷本体与汽车的侧壁相接触时,立刷本体下部会跟随汽车的外壁形状向外倾斜,此时,第一端部跟随销轴同步转动后与第一感应器相接触,第一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立刷本体开始沿汽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刷洗;当立刷本体移动到汽车的后视镜部位时,旋转的立刷本体受阻后,下部会继续向外倾斜,此时,第二端部与第二感应器相接触,第二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驱使横移驱动装置带动立刷本体快速对后视镜进行避让,待避让后,第二端部与第二感应器脱离接触,立刷本体再次与汽车侧壁相贴合,继续对汽车的侧壁进行刷洗。由此可见,本技术这种对立刷避让的方式不受外部电压波动的影响,充分解决了立刷在刷洗汽车车身的过程中撞坏后视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隐藏其中一个防尘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中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感应器座、V形片和销轴分解时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V形片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
构,包括横梁2、滑座3、上滚轮组件7、下滚轮组件、横移驱动装置6、旋转驱动装置4和立刷本体5。横梁2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在洗车机的门形框架上;滑座3通过上滚轮组件7和下滚轮组件(图中未示出)安装在横梁2上,即横梁2夹设在上滚轮组件7与下滚轮组件之间;横移驱动装置6安装在滑座3的侧壁上,用于驱使滑座3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移动;旋转驱动装置4位于滑座3的底部,用于驱使立刷本体5围绕自身轴线圆周旋转,以实现对汽车的侧壁进行刷洗。
[0019]旋转驱动装置4的顶部通过销轴14和轴承与滑座3铰接。结合图3和图4,销轴1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V形片13,V形片13开口外沿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第一端部131与第二端部132之间的夹角为90
°
。滑座3的侧壁上安装有感应器座12,感应器座12上安装有第一感应器8和第二感应器9,第一感应器8和第二感应器9分别与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相配合。第一感应器8和第二感应器9为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电感式接近开关,当然采用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接近开关也可以。
[0020]当立刷本体5与汽车的侧壁相接触时,立刷本体5下部会跟随汽车的外壁形状向外倾斜,此时,第一端部131跟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洗车机立刷横移机构,包括横梁(2)、滑座(3)、上滚轮组件(7)、下滚轮组件、横移驱动装置(6)、旋转驱动装置(4)和立刷本体(5),所述横梁(2)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在洗车机的门形框架上,所述滑座(3)通过上滚轮组件(7)和下滚轮组件安装在横梁(2)上,所述横移驱动装置(6)安装在滑座(3)的侧壁上,用于驱使滑座(3)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4)位于滑座(3)的底部,用于驱使立刷本体(5)围绕自身轴线圆周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4)的顶部通过销轴(14)与滑座(3)铰接,所述销轴(14)的端部安装有V形片(13),所述V形片(13)开口外沿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所述滑座(3)的侧壁上安装有感应器座(12),所述感应器座(12)上安装有第一感应器(8)和第二感应器(9),所述第一感应器(8)和第二感应器(9)分别与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相配合;当立刷本体(5)与汽车的侧壁相接触时,立刷本体(5)下部会跟随汽车的外壁形状向外倾斜,此时,第一端部(131)跟随销轴(14)同步转动后与第一感应器(8)相接触,第一感应器(8)向控制器发出信号,立刷本体(5)开始沿汽车的长度方向进行刷洗;当立刷本体(5)移动到汽车的后视镜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松
申请(专利权)人:赤影机器人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