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板独立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板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板独立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板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如早期建筑中的楼板。预制板施工时,需要利用支撑体系在下部进行支撑,等到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撑体系。以往通用的支撑体系主要采用多立柱式的分隔支撑,立柱间缺少连接,结构并不稳固;另外一些支撑体系为特质预制板的专用支撑,现有技术参见CN 113047493 A预制板及其支撑系统中记载的结构,该结构主要解决现有预制板的强度和刚度不足而无法适用于大跨距场景以及在小跨距的场景中板厚过大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但是有与支撑系统较为复杂,且不便于拆装及适用于多种场合的组合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板独立支撑装置,连接稳固的同时解决了传统预制板支撑体系难以适应多种施工场合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板独立支撑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竖向杆组,竖向杆组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板独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或多个竖向杆组(1),竖向杆组(1)包括地脚(101)和顶撑(103),地脚(101)和顶撑(103)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杆(102),还包括横向杆组(2),横向杆组(2)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竖向杆组(1)通过横向杆组(2)连接,横向杆组(2)两端设有连接套件(201),连接套件(201)与支杆(102)套接,两个连接套件(20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杆(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板独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支杆(102)和连杆(203)沿周向和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贯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制板独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角撑组件(3),角撑组件(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杆(302)和第二插杆(303),第一插杆(302)和第二插杆(303)分别插入支杆(102)的贯穿孔和连杆(203)的贯穿孔中,第一插杆(302)和第二插杆(303)为L形杆,第一插杆(302)和第二插杆(303)一端设有螺纹杆,角撑组件(3)还包括调节套(301),调节套(301)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杆(302)的螺纹杆和第二插杆(303)的螺纹杆螺纹连接,第一插杆(302)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受明,张海军,毛治国,刘成勇,周健,朱书诚,夏宇轩,孙艺恒,廖雨薇,李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