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支点纵臂式独立悬架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多支点纵臂式独立悬架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有生活条件的普遍提升,建筑在生活中随之增多,建筑支撑悬架的种类也普遍增加,但是现有的建筑支撑独立悬架减震装置设计结构过于简单,减震缓冲效果较差,在对建筑物进行支撑时稳定性较差,同时由于悬架为单一支点结构设计,受力面积较小,悬架的使用寿命普遍不高,整体稳定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普遍较低,因此对于现有独立悬架减震装置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多支点纵臂式独立悬架减震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独立悬架减震装置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支点纵臂式独立悬架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支点纵臂式独立悬架减震装置,包括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所述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的顶部均设置有多组支点,所述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左支撑臂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支点纵臂式独立悬架减震装置,包括左支撑臂(1)和右支撑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臂(1)和右支撑臂(2)的顶部均设置有多组支点(3),所述左支撑臂(1)和右支撑臂(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4),所述左支撑臂(1)和右支撑臂(2)的正面均设置有第一缓震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缓震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上连杆(401)和下连杆(402),所述左支撑臂(1)和右支撑臂(2)之间的上侧设置有上连杆(401),所述左支撑臂(1)和右支撑臂(2)之间且位于上连杆(401)的下方设置有下连杆(402);所述第一缓震机构(5)包括下连接部(501)、支撑杆(502)、第一缓震弹簧(503)和上连接部(504),所述左支撑臂(1)和右支撑臂(2)正面的下侧设置有下连接部(501),所述下连接部(50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502),所述支撑杆(50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缓震弹簧(503),所述缓震弹簧(503)的顶端设置有上连接部(504);所述第二缓震机构(6)包括下连接座(60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