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头锚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05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桩头锚固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改善现有技术中桩头四周的素混凝土保护层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被压碎,从而降低了桩与基础的连接的问题,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内的桩头,所述桩头上设置有位于底板内部的钢筋,所述底板内部设置有套装在桩头上框体,所述框体的四周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钢筋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钢筋包括位于桩头内部的竖直部。本申请通过散发式的钢筋和设置在桩头端部周围加强筋的设置,能够使桩头周围的混凝土形成一个稳定的网状结构,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桩头四周的素混凝土保护层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被压碎的可能,从而提高了桩头与基础的连接,提高施工安全。提高施工安全。提高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头锚固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头锚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实体体量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建筑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需要先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各种地基处理方式应运而生,各种基础形式也相继诞生。为了对抗较高的地下水位对建筑物产生的浮力及巨大的建筑荷载对地基的压力,抗浮锚杆及各类桩基础应用越来越普遍。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桩头嵌入底板的长度,满足底板钢筋从桩头顶部通过,导致基础底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大,桩头四周的素混凝土保护层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被压碎,从而降低了桩与基础的连接,影响工程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桩头四周的素混凝土保护层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被压碎,从而降低了桩与基础的连接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头锚固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头锚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桩头锚固结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内的桩头,所述桩头上设置有位于底板内部的钢筋,所述底板内部设置有套装在桩头外侧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四周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钢筋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7]所述钢筋包括位于桩头内部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顶部一体连接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远离竖直部的一端一体连接有水平部;
[0008]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两端的卡环,所述卡环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加强筋和水平部均插接于卡环的内部。<br/>[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发式的钢筋和设置在桩头端部周围加强筋的设置,能够使桩头周围的混凝土形成一个稳定的网状结构,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桩头四周的素混凝土保护层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被压碎的情况。
[0010]可选的,所述桩头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的设置,提高了桩头与底板顶部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0012]可选的,所述桩头顶部的四周均设置有遇水膨胀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遇水膨胀带的设置,提高了桩头与底板侧面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0014]可选的,所述遇水膨胀带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桩头连接的固定钉。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固定钉对遇水膨胀带进行固定,简单方便,而且,固定钉位于遇水膨胀带的中部,不影响遇水膨胀带正常的防水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混凝土垫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设置,提高了防水性能。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19]本申请通过散发式的钢筋和设置在桩头端部周围加强筋的设置,能够使桩头周围的混凝土形成一个稳定的网状结构,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桩头四周的素混凝土保护层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被压碎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桩头与基础的连接,提高施工安全,而且,加强筋与钢筋的水平部能够通过连接件快速连接,相较于传统技术中对钢筋采用绑扎的方式,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理念。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连接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遇水膨胀带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桩头;3、钢筋;31、竖直部;32、折弯部;33、水平部;4、框体;5、加强筋;6、连接件;61、连接杆;62、卡环;7、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8、遇水膨胀带;9、凹槽;10、固定钉;11、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2、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3、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请参阅图1

3,一种桩头锚固结构,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内的桩头2,桩头2上设置有位于底板1内部的钢筋3,钢筋3包括位于桩头2内部的竖直部31,竖直部31的顶部一体连接有折弯部32,折弯部32远离竖直部3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水平部33,底板1内部设置有套装在桩头2外侧的框体4,框体4的形状与桩头2的形状相适配。框体4的四周均设置有加强筋5,通过散发式的钢筋3和设置在桩头2端部周围加强筋5的设置,能够使桩头2周围的混凝土形成一个稳定的网状结构,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桩头2四周的素混凝土保护层极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被压碎的可能,从而提高了桩头2与基础的连接。加强筋5与钢筋3之间通过连接件6连接,连接件6包括连接杆61和固定连接于连接杆61两端的卡环62,卡环62上设置有缺口,通过缺口的设置,使得卡环62被分成两个部分,更容易对卡环62进行压扁或者夹扁操作,加强筋5和水平部33均插接于卡环62的内部。
[0026]参照图1,桩头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7,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中溶出的硅酮离子随着表层水在混凝土中渗透扩散,与混凝土中的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钙水化物(枝蔓状结晶体),结晶体充满毛细管孔隙并与混凝土结合成整体,堵塞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止水渗漏,通过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7的设置,提高了桩头2与底板1顶部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0027]参照图1,桩头2顶部的四周均设置有遇水膨胀带8,桩头2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直角连接槽,遇水膨胀带8位于直角连接槽的内部,且遇水膨胀带8的厚度大于直角连接槽的宽度,通过遇水膨胀带8的设置,提高了桩头2与底板1侧面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0028]参照图3,遇水膨胀带8的中部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内部设置有与桩头2连接的固
定钉10,通过采用固定钉10对遇水膨胀带8进行固定,简单方便,而且,固定钉10位于遇水膨胀带8的中部,不影响遇水膨胀带8正常的防水效果。
[0029]参照图1,底板1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1、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和混凝土垫层1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1采用厚50

60mm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为4mm+3mm厚SBSⅡ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混凝土垫层13为100mm厚C15的混凝土垫层,通过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的设置,提高了防水性能。
[0030]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
[0031]在进行加强筋5的安装时,将框体4套设在桩头2的顶部,然后使钢筋3的折弯部32倾斜至合适角度后,将连接件6上的两个卡环62分别套装在水平部33和加强筋5上,然后通过机械方法使卡环62变得扁平,对内部的水平部33和加强筋5进行夹紧固定即可,有利于后续底板1上的混凝土浇筑,通过散发式的钢筋3和设置在桩头2端部周围加强筋5的设置,能够使桩头2周围的混凝土形成一个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头锚固结构,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内的桩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2)上设置有位于底板(1)内部的钢筋(3),所述底板(1)内部设置有套装在桩头(2)外侧的框体(4),所述框体(4)的四周均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与钢筋(3)之间通过连接件(6)连接;所述钢筋(3)包括位于桩头(2)内部的竖直部(31),所述竖直部(31)的顶部一体连接有折弯部(32),所述折弯部(32)远离竖直部(3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水平部(33);所述连接件(6)包括连接杆(61)和固定连接于连接杆(61)两端的卡环(62),所述卡环(62)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加强筋(5)和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杨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