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499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结构;防水部设置于限位结构内;路面填补沥青设置于筒体内,筒体用于放置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内,路面填补沥青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平齐地设置。通过采用该装置,能够及时地将取芯的路面填补,避免路面取芯处长时间外露,造成路面进一步损坏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有防水部,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具有防水功能,有效防止雨水长时间对路面取芯处的内部进行浸泡造成路面路基损坏,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路面填补沥青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平齐地设置,保证路面填补沥青与公路路面一致,具有增加摩擦力和抗滑的作用,提高行车的舒适度。行车的舒适度。行车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钻孔取芯是公路路面养护常用的检测技术方法,但是由于在现况交通情况下钻孔,取芯时间紧张,没有时间用常规施工方法对取芯后的孔进行修复,造成路面钻一个留一个,孔洞较多,降低行车舒适度,同时对路面长期的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路面进一步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取芯后留下的孔洞对路面造成损坏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结构;防水部,防水部设置于限位结构内;路面填补沥青,路面填补沥青设置于筒体内,筒体用于放置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内,路面填补沥青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平齐地设置。
[0005]进一步地,路面填补沥青与待修补的路面的沥青结构相同。
[0006]进一步地,路面填补沥青设置于筒体的第一端内,筒体的第二端为中空结构,筒体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壁相抵接。
[0007]进一步地,路面填补沥青上开设有拆卸部,拆卸部用于将筒体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内取出。
[0008]进一步地,拆卸部为开设于路面填补沥青上的拆卸凹槽。
[0009]进一步地,拆卸部为开设于路面填补沥青上的盲孔。
[0010]进一步地,路面填补沥青的厚度为h,其中,1cm≤h≤2cm。
[0011]进一步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筒体的第一端外周面的环形凹槽。
[0012]进一步地,防水部为设置于环形凹槽内的橡胶。
[0013]进一步地,筒体的直径为D,其中,9cm≤D≤11cm。
[0014]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该装置,能够及时地将取芯的路面填补,避免路面取芯处长时间外露,造成路面进一步损坏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有防水部,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具有防水功能,有效地防止雨水长时间对路面取芯处的内部进行浸泡造成路面路基损坏,有效地提高了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路面填补沥青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平齐地设置,保证了路面填补沥青与公路路面一致,具有增加摩擦力和抗滑的作用,从而提高行车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筒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防水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10、筒体;11、限位结构;
[0022]20、防水部;
[0023]30、路面填补沥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7]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0028]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
[0029]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包括筒体10、防水部20和路面填补沥青30。筒体10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结构11,防水部20设置于限位结构11内,路面填补沥青30设置于筒体10内,筒体10用于放置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内,路面填
补沥青30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平齐地设置。
[0030]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该装置,能够及时地将取芯的路面填补,避免路面取芯处长时间外露,造成路面进一步损坏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有防水部20,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具有防水功能,有效地防止雨水长时间对路面取芯处的内部进行浸泡造成路面路基损坏,有效地提高了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路面填补沥青30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平齐地设置,保证了路面填补沥青30与公路路面一致,具有增加摩擦力和抗滑的作用,从而提高行车的舒适度。
[0031]进一步地,路面填补沥青30与待修补的路面的沥青结构相同。这样设置进一步保证了路面填补沥青30与公路路面材质一致,提高了行车的舒适度。
[0032]如图1、图2所示,路面填补沥青30设置于筒体10的第一端内,筒体10的第二端为中空结构,筒体10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壁相抵接。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筒体10能够起到对孔壁进行支撑作用,进一步地起到保护取芯后的路面的作用。
[0033]路面填补沥青30上开设有拆卸部,拆卸部用于将筒体10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内取出。这样设置使得需要对取芯位置进行修补后,便于把筒体10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内取出。
[0034]具体地,拆卸部为开设于路面填补沥青30上的拆卸凹槽,拆卸凹槽不与中空结构连通这样避免雨水浸入取芯后的路边中造成损坏的问题。通过开设有拆卸凹槽方便将整个修补装置快速地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内取出。优选地,凹槽可以是槽底宽槽口窄的设置方式,这样设置能够方便与拆卸器件配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所述筒体(10)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结构(11);防水部(20),所述防水部(20)设置于所述限位结构(11)内;路面填补沥青(30),所述路面填补沥青(30)设置于所述筒体(10)内,所述筒体(10)用于放置于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内,所述路面填补沥青(30)的外表面与待修补路面平齐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填补沥青(30)与待修补的路面的沥青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填补沥青(30)设置于所述筒体(10)的第一端内,所述筒体(10)的第二端为中空结构,所述筒体(10)的外表面与所述待修补路面取芯后的孔壁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路面取芯后临时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填补沥青(30)上开设有拆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沉彬李亮辉孙波魏增智张志刘晓鸣王浪王子峰黄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首发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