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927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和位于无人机本体上的螺旋桨支架,螺旋桨支架的底部加装有升降单元和受升降单元驱使并沿竖直方向保持运动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位于升降单元的正下方,通过红外测距仪检测地面和与该红外测距仪的间距,通过升降单元调整每一个螺旋桨支架和相应地面的间距,再通过支撑单元使得活动板在无人机本体停下时与水平面处于一个平行或者倾斜角度较小的状态,在保持无人机本体与地面有足够接触面积时,保证了无人机本体与地面接触面的稳定,避免在停留时,地面没有较为平缓的地方,导致无人机本体发生侧歪而倾斜翻倒,从而损坏螺旋扇叶和摄像装置。从而损坏螺旋扇叶和摄像装置。从而损坏螺旋扇叶和摄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采矿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矿业开采时间较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和要求下,如何保护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开展矿山环境调查监测并进行恢复治理是一种有效手段、一条可行路径。
[0003]近年来,利用“航天卫星和低空无人机遥感、地面地质勘查、工程治理、信息化建设”等技术手段,在矿山环境调查监测与恢复治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0004]航天卫星和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我国陆域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监测,初步查明全国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积极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和矿山复绿行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0005]由于矿山的情况较为复杂,斜坡、大小石碓和小水洼的地方较多,不利于低空无人机的停飞,低空无人机在完成飞行任务后,其停留地点较为难找,低空无人机停在斜坡和大小石碓上会发生侧歪而倾斜翻倒,从而损坏螺旋扇叶和摄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能够使低空无人机停留在斜坡、石碓和有小水洼的地方上,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在保持无人机本体与地面有足够接触面积时,保证无人机本体与地面接触面的稳定,进一步加强了无人机本体的平稳性。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包括无人机本体和位于所述无人机本体上的螺旋桨支架,所述螺旋桨支架的底部加装有升降单元和受所述升降单元驱使并沿竖直方向保持运动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位于所述升降单元的正下方。
[0009]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桨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管内相连通的滑槽。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丝杆、活动杆和移动块,所述丝杆呈对称分布于固定管内,所述丝杆的外壁上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相邻滑槽的侧面铰接有活动杆。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的正下方设置有活动板,且两个活动杆相背移动块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中轴处。
[0012]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固定管和被动杆,所述固定管呈矩形阵列分布且固定安装于活动板的底部,所述被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管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被动杆位于所述固定管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片,且活动板的
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固定管内,并加装于所述限位片上。
[0014]作为优选,所述被动杆相邻底部的底部螺接有橡胶垫。
[001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内加装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装配于丝杆上。
[0016]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桨支架的底部加装有红外测距仪。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技术,通过红外测距仪检测地面和与该红外测距仪的间距,使得双向电机保持工作,并使两个丝杆均保持圆周运动,使得两个移动块分别在各自的丝杆上移动,且两个移动块保持相对运动,从而大致调整每一个螺旋桨支架和相应地面的间距,使得无人机本体能够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避免在停留时,地面没有较为平缓的地方,导致无人机本体发生侧歪而倾斜翻倒,从而损坏螺旋扇叶和摄像装置,使得无人机本体能够停留在斜坡、石碓和有小水洼的地方上,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
[0019]2、该技术,当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橡胶垫接触到石块凸出的部分时,通过限位片压缩弹簧,使得被动杆滑进固定管内,使得活动板在无人机本体停下时与水平面处于一个平行或者倾斜角度较小的状态,在保持无人机本体与地面有足够接触面积时,保证了无人机本体与地面接触面的稳定,使得无人机本体能够平稳的停留在矿山的石碓中,进一步加强了无人机本体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单元和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单元和支撑单元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无人机本体;2、螺旋桨支架;3、升降单元;4、支撑单元;5、红外测距仪;6、橡胶垫;7、固定管;8、活动板;9、滑槽;10、双向电机;31、丝杆;32、活动杆;33、移动块;41、被动管;42、被动杆;43、弹簧;44、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7]请参阅图1

3,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位于无人机本体1上的螺旋桨支架2,螺旋桨支架2的底部加装有升降单元3和受升降单元3驱使并沿竖直方向保持运动的支撑单元4,支撑单元4位于升降单元3的正下方,通过红外测距仪5检测地面和与该红外测距仪5的间距,使得双向电机10保持工作,并使两个丝杆31均保持圆周运动,使得两个移动块33分别在各自的丝杆31上移动,且两个移动块33
保持相对运动,从而大致调整每一个螺旋桨支架2和相应地面的间距,使得无人机本体1能够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避免在停留时,地面没有较为平缓的地方,导致无人机本体1发生侧歪而倾斜翻倒,从而损坏螺旋扇叶和摄像装置,使得无人机本体1能够停留在斜坡、石碓和有小水洼的地方上,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同时当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橡胶垫6接触到石块凸出的部分时,通过限位片44压缩弹簧43,使得被动杆42滑进被动管41内,使得活动板8在无人机本体1停下时与水平面处于一个平行或者倾斜角度较小的状态,在保持无人机本体1与地面的足够接触面积时,保证了无人机本体1与地面接触面的稳定,使得无人机本体1能够平稳的停留在矿山的石碓中,进一步加强了无人机本体1的平稳性。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在使用时,在每个螺旋桨支架2的底部均加装一个红外测距仪5,当无人机本体1在结束飞行任务之后,通过红外测距仪5检测地面和与该红外测距仪5的间距,使得双向电机10保持工作,并使两个丝杆31均在固定管7内保持圆周运动,使得两个移动块33分别在各自的丝杆31上移动,且两个移动块33保持相对运动。
[0029]如图2和图3所示,当两个移动块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位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的螺旋桨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支架(2)的底部加装有升降单元(3)和受所述升降单元(3)驱使并沿竖直方向保持运动的支撑单元(4),所述支撑单元(4)位于所述升降单元(3)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支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管(7),所述固定管(7)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管(7)内相连通的滑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3)包括丝杆(31)、活动杆(32)和移动块(33),所述丝杆(31)呈对称分布于固定管(7)内,所述丝杆(31)的外壁上螺接有移动块(33),所述移动块(33)相邻滑槽(9)的侧面铰接有活动杆(3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遥感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7)的正下方设置有活动板(8),且两个活动杆(32)相背移动块(33)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活动板(8)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杰马艳辉徐飞周鸿波赵建树金青海黄众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盘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