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涤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486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弹涤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高弹涤氨面料包括基层、加固层、外层和内层,上述基层为涤氨布,上述加固层为网眼布,上述外层和内层均为涤纶布,上述外层和内层分别固连在基层的上下两侧处,上述加固层固连在外层与基层之间,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层和基层的厚度相同,上述外层和内层厚度相同,上述外层的厚度尺寸为加固层厚度尺寸的1/2,所述基层、加固层、外层和内层边沿处具有能将四者固连的封边结构。本高弹涤氨面料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氨面料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氨面料制备方法工艺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弹涤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
,涉及一种高弹涤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涤氨面料是用涤纶纤维制备的带氨纶的弹力面料,它具有手感柔软滑顺的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泳衣、运动服、赛车服等。
[0003]可以看出,现有的涤氨面料为单一结构,其强度有限。
[0004]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11138351U提供了一种弹力阳离子环保涤氨面料,所述面料基层下方设有第一吸湿层,所述第一吸湿层是由竹炭纤维和蚕丝纤维分别作为经、纬纱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吸湿层下方设有纳米银离子涂层,所述第一吸湿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料基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一吸湿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下方设有面料中层,所述面料中层下方设有第一弹力层,所述面料中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面料中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弹力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一弹力层下方设有第二吸湿层。
[0005]可以看出,上述面料弹力较好,透湿、透气性理想,避免了面料内部空气潮湿闷热,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但是,由于面料是由多层结构复合而成,面料边沿处没有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其边沿处容易开裂,导致其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稳定性高的高弹涤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高弹涤氨面料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高弹涤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加固层、外层和内层,上述基层为涤氨布,上述加固层为网眼布,上述外层和内层均为涤纶布,上述外层和内层分别固连在基层的上下两侧处,上述加固层固连在外层与基层之间,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层和基层的厚度相同,上述外层和内层厚度相同,上述外层的厚度尺寸为加固层厚度尺寸的1/2,所述基层、加固层、外层和内层边沿处具有能将四者固连的封边结构。
[0010]在上述的高弹涤氨面料中,所述封边结构包括外层端部翻折的连接段一和内层端部翻折的连接段二,上述基层端部伸出加固层端部,上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贴合在一起形成嵌入部,上述嵌入部被紧压在外层与基层之间。
[0011]本高弹涤氨面料创造性的在基层、加固层、外层和内层边沿处设置封边结构,在封边结构的作用下能有效的提高整个面料边沿处的连接稳定性。
[0012]同时,基层、外层和内层采用的材料能使整个面料具备良好的弹性,在加固层的作用下能使整个面料具备足够的强度。
[0013]在上述的高弹涤氨面料中,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面接触贴合。
[0014]在上述的高弹涤氨面料中,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之间通过胶水相固连。
[0015]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面接触后,通过胶水能使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0016]在上述的高弹涤氨面料中,所述嵌入部抵靠在加固层端部且两者通过胶水相固连。
[0017]这样的结构能使嵌入部牢固的连接在加固层端部处。
[0018]同时,由于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连接在一起的厚度与加固层厚度相同,这样还能提高其结构紧凑性。
[0019]在上述的高弹涤氨面料中,所述连接段一翻折后其内侧贴靠在外层上。
[0020]在上述的高弹涤氨面料中,所述连接段二与内层之间还具有一过渡段,上述过渡段包覆在基层端部。
[0021]过渡段的设置能使连接段二与连接段一稳定贴靠,同时,过渡段还能将基层包覆,有效的提高其结构紧凑性。
[0022]在上述的高弹涤氨面料中,所述加固层两侧均涂覆有胶水,上述加固层通过胶水固连在外层与基层之间。
[0023]由于加固层为网眼布,因此,加固层处能存储适当的胶水,在上述适量胶水的作用下能使基层与外层稳定连接在一起。
[0024]在上述的高弹涤氨面料中,所述基层与内层之间通过胶水相固连。
[0025]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26]一种高弹涤氨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A、准备:将设定宽度以及长度的外层、内层、加固层和基层准备备用;
[0028]B、预连接:在加固层两侧均匀涂覆胶水,在基层下侧均匀涂覆胶水,由上至下将外层、加固层、基层和内层重叠预连接,形成半成品;
[0029]C、封边:将外层端部180度翻折,翻折后在外层端部形成连接段一,将内层端部先90度翻折,接着再将其180度翻折,翻折后在内层端部形成连为一体的过渡端和连接段二,上述基层端部伸出加固层端部,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面贴合在一起并通过胶水固连接,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连接后形成嵌入部,嵌入部嵌入基层与外层之间且嵌入部端部抵靠在加固层端部,同时,上述过渡部包覆在基层端部。
[0030]预连接后的半成品在进行封边处理后能使面料边沿得到遮罩,避免面料实用过程中其边沿处开裂,有效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弹涤氨面料由于外层的连接段一和内层的连接段二贴合连接后能稳定的嵌入基层与外层之间,不仅结构紧凑,而且还能使面料边沿被稳定遮罩,有效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0032]本高弹涤氨面料创造性的在基层、加固层、外层和内层边沿处设置封边结构,在封边结构的作用下能有效的提高整个面料边沿处的连接稳定性。
[0033]同时,基层、外层和内层采用的材料能使整个面料具备良好的弹性,在加固层的作用下能使整个面料具备足够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高弹涤氨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基层;2、加固层;3、外层;3a、连接段一;4、内层;4a、连接段二;4b、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9]如图1所示,本高弹涤氨面料包括基层1、加固层2、外层3和内层4,上述基层1为涤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涤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加固层、外层和内层,上述基层为涤氨布,上述加固层为网眼布,上述外层和内层均为涤纶布,上述外层和内层分别固连在基层的上下两侧处,上述加固层固连在外层与基层之间,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层和基层的厚度相同,上述外层和内层厚度相同,上述外层的厚度尺寸为加固层厚度尺寸的1/2,所述基层、加固层、外层和内层边沿处具有能将四者固连的封边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涤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结构包括外层端部翻折的连接段一和内层端部翻折的连接段二,上述基层端部伸出加固层端部,上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贴合在一起形成嵌入部,上述嵌入部被紧压在外层与基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弹涤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面接触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弹涤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之间通过胶水相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弹涤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抵靠在加固层端部且两者通过胶水相固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弹涤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一翻折后其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宝阳章炜杨建光徐迪飞金燕红章杭伟居伟渊章燕丽夏振州朱建法潘佳佳钱志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