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的智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81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的智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车搭载有全景相机和激光雷达等模块;全景相机能够采集智能车周围的场景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计算机使用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进行处理,生成智能车的位姿和稀疏场景地图;激光雷达对前方的场景进行实时的扫描,然后将点云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所述基于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智能车通过融合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数据,能进行更精确定位和建图。使用全景相机能实现反向闭环检测,当智能车快速拐弯时,也能稳定地进行跟踪。同时实现测距和避障等功能,保障了智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程中的安全性。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的智能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驾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的智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兴起,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已经成了行业内的研究热点。其中视觉SLAM使用相机传感器提取环境中的丰富特征,从而估计车辆的位姿,并重建周围场景的稀疏地图。然而传统的针孔相机由于视场角有限,因此在车辆拐弯以及快速运动时系统的鲁棒性较差。而全景相机能够对周围360
°
场景成像,因此能够更高效地提供丰富的场景特征,这保证了视觉SLAM在复杂场景中的精度和鲁棒性。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可以实现智能车的定位,使用基于PAL的全景相机对周围场景进行高清成像,然后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与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进行数据融合,能进行更精确定位和建图,同时实现测距和避障等功能。要在智能车上安装这些设备,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地布局,才能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铝合金板和下铝合金板,全景相机,激光雷达,相机遮光罩,相机支架,计算机,锂电池,电机驱动模块,电机和轮子;其中:所述上铝合金板和下铝合金板之间通过多个铝型材固定连接,铝型材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所述电机有四个,分别安装在下铝合金板的四个角的下方,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智能车四个轮子,通过控制四个轮子转动,实现智能车的在不同方向的行驶;所述锂电池和电机驱动模块置于一收纳盒中,该收纳盒放置于下铝合金板上表面中间;所述锂电池用来给智能车供电,保证各模块的正常运行;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中装有无线网络及蓝牙模块,可以连接计算机或者手机APP,以及无线遥控器,实现对四个电机的控制;所述相机支架安装在上铝合金板上表面的中间,所述相机遮光罩和全景相机放置在相机支架上方,进行固定,防止其晃动造成拍摄的图像模糊不清;相机支架可根据全景相机的视场角调整高度,以避免智能车上其他装置遮挡其视野;所述计算机设置于上铝合金板上表面的后方,用于接收全景相机拍摄的图像序列,并进行处理;所述激光雷达安装于上铝合金板上表面的前方,并与计算机连接,用于检测智能车前方某一视野内的物体,并生成点云图;所述计算机装载有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全景相机采集到的全景图像序列与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图在SLAM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并估计车辆的位姿、重建场景地图;同时实现测距和避障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系统运作过程如下:所述全景相机连接到计算机之后,采集智能车周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华王鼎田雨涵王施相徐敏李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