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增武专利>正文

一种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479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在大鼓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用于防止加工过程中炸裂的圆筒,并将其与作为加工主体原料的环氧树脂分两次投入滚筒套模内部,通过高速旋转滚筒套模,利用离心力能使环氧树脂材料均匀分布于滚筒套模内壁,第二次投料能将圆筒的多孔侧壁包裹于鼓体内,避免了大鼓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炸裂,其安全性和耐用性均得到了提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续纺丝机是一种使成纤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形成丝状物的机械设备,粘胶连续纺丝机通过大鼓与小辊之间的夹角来实现丝条在大鼓和小辊之间缠绕前进,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水洗、上浆上油及烘干过程。大鼓和烘缸通过两根短轴固定,由两根短轴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
[0003]大鼓在加工时,一般是于滚筒套模内投入环氧树脂料,并通过旋转滚筒套模两端的法兰轴使其保持一定速度的离心运转,将环氧树脂料抛投到滚筒套模内壁上经过升温、保温、降温后出料,然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滚筒套模内温度较高,若内外温差较大,则降温工序中,鼓体可能会发生炸裂或皲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连续纺丝机用大鼓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一个带有密集圆孔或具有网状表面的圆筒,将之固定于圆筒状的滚筒套模内,两者同轴,使其可以与滚筒套模实现同心旋转;S2.制作环氧树脂材料;S3.由滚筒套模侧面投入环氧树脂材料,投料结束后关闭投料口,将圆筒、环氧树脂材料置于滚筒套模内的密闭空间内,升温并旋转滚筒套模;S4.停止升温,并继续旋转滚筒套模,待温度降低后,进行大鼓组件的出模。
[0005]较佳的,步骤S2是将环氧树脂各配料按不同比例,顺次投进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机温度控制在45℃,连续搅拌三十分钟,然后静止至环氧树脂材料无气泡。
[0006]较佳的,所述步骤S1中,圆筒与滚筒套模是通过两端的法兰轴固定。
[0007]较佳的,所述步骤S3中滚筒转速为140r/min。
[0008]较佳的,所述步骤S3中起始温度为120℃。
[0009]较佳的,所述起始温度保持2小时,然后升温至140℃并保持2小时,最后升温至150℃并保持1小时,之后关闭升温装置。
[0010]较佳的,步骤S4中,当温度降低至40℃时,进行出模。
[0011]较佳的,步骤S3前,需对滚筒套模进行预热,使其保持40℃
±
5℃的温度。
[0012]较佳的,步骤S3中,投料分为两步,先由滚筒套模侧面投入A体积的环氧树脂材料,投料结束后关闭投料口,将圆筒、环氧树脂材料置于滚筒套模内的密闭空间内,升温至120℃并旋转滚筒套模5

10min后,通过中空通轴上设置的轴向的加料孔向滚筒套模内添加B体积的环氧树脂材料,其中A体积等于圆筒外壁和滚筒套模内壁的空间的体积,B体积为产品设定厚度计算出的体积减去A体积。
[0013]本专利技术在大鼓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用于防止加工过程中炸裂的圆筒,并将其与作为加工主体原料的环氧树脂分两次投入滚筒套模内部,通过高速旋转滚筒套模,利用离心力能使环氧树脂材料均匀分布于滚筒套模内壁,第二次投料能将圆筒的多孔侧壁包裹于鼓体内,避免了大鼓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炸裂,其安全性和耐用性均得到了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一个带有密集圆孔或具有网状表面的圆筒,将之固定于圆筒状的滚筒套模内,两者同轴,使其可以与滚筒套模实现同心旋转;S2.制作环氧树脂材料;S3.由滚筒套模侧面投入环氧树脂材料,投料结束后关闭投料口,将圆筒、环氧树脂材料置于滚筒套模内的密闭空间内,升温并旋转滚筒套模;S4.停止升温,并继续旋转滚筒套模,待温度降低后,进行大鼓组件的出模。
[0015]更具体的,步骤S2是将环氧树脂各配料按不同比例,顺次投进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机温度控制在45℃,连续搅拌三十分钟,然后静止至环氧树脂材料无气泡。
[0016]更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圆筒与滚筒套模是通过两端的法兰轴固定。
[0017]更具体的,所述步骤S3中滚筒转速为140r/min。
[0018]更具体的,所述步骤S3中起始温度为120℃。
[0019]更具体的,所述起始温度保持2小时,然后升温至140℃并保持2小时,最后升温至150℃并保持1小时,之后关闭升温装置。
[0020]更具体的,步骤S4中,当温度降低至40℃时,进行出模。
[0021]更具体的,步骤S3前,需对滚筒套模进行预热,使其保持40℃
±
5℃的温度。
[0022]更具体的,步骤S3中,投料分为两步,先由滚筒套模侧面投入A体积的环氧树脂材料,投料结束后关闭投料口,将圆筒、环氧树脂材料置于滚筒套模内的密闭空间内,升温至120℃并旋转滚筒套模5

10min后,通过中空通轴上设置的轴向的加料孔向滚筒套模内添加B体积的环氧树脂材料,其中A体积等于圆筒外壁和滚筒套模内壁的空间的体积,B体积为产品设定厚度计算出的体积减去A体积。
[0023]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一个带有密集圆孔或具有网状表面的圆筒,将之固定于圆筒状的滚筒套模内,两者同轴,使其可以与滚筒套模实现同心旋转;S2.制作环氧树脂材料;S3.由滚筒套模侧面投入环氧树脂材料,投料结束后关闭投料口,将圆筒、环氧树脂材料置于滚筒套模内的密闭空间内,升温并旋转滚筒套模;S4.停止升温,并继续旋转滚筒套模,待温度降低后,进行大鼓组件的出模。
[0024]更具体的,步骤S2是将环氧树脂各配料按不同比例,顺次投进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机温度控制在45℃,连续搅拌三十分钟,然后静止至环氧树脂材料无气泡。
[0025]更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圆筒与滚筒套模是通过两端的法兰轴固定。
[0026]更具体的,所述步骤S3中滚筒转速为140r/min。
[0027]更具体的,所述步骤S3中起始温度为120℃。
[0028]更具体的,所述起始温度保持2小时,然后升温至140℃并保持2小时,最后升温至150℃并保持1小时,之后关闭升温装置。
[0029]更具体的,步骤S4中,当温度降低至40℃时,进行出模。
[0030]更具体的,步骤S3前,需对滚筒套模进行预热,使其保持40℃
±
5℃的温度。
[0031]更具体的,步骤S3中,投料分为两步,先由滚筒套模侧面投入A体积的环氧树脂材料,投料结束后关闭投料口,将圆筒、环氧树脂材料置于滚筒套模内的密闭空间内,升温至120℃并旋转滚筒套模5

10min后,通过中空通轴上设置的轴向的加料孔向滚筒套模内添加B体积的环氧树脂材料,其中A体积等于圆筒外壁和滚筒套模内壁的空间的体积,B体积为产品设定厚度计算出的体积减去A体积,该种加料及加工方式,可避免圆筒的圆孔或网状结构中间部分的原料在旋转中因速度不一致而发生流动或进入空气。
[0032]更具体的,经步骤S4出模后,清理滚筒套模内壁,准备进行下一次加工。
[0033]本专利技术在大鼓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用于防止加工过程中炸裂的圆筒,并将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一个带有密集圆孔或具有网状表面的圆筒,将之固定于圆筒状的滚筒套模内,两者同轴,使其可以与滚筒套模实现同心旋转;S2.制作环氧树脂材料;S3.由滚筒套模侧面投入环氧树脂材料,投料结束后关闭投料口,将圆筒、环氧树脂材料置于滚筒套模内的密闭空间内,升温并旋转滚筒套模;S4.停止升温,并继续旋转滚筒套模,待温度降低后,进行大鼓组件的出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是将环氧树脂各配料按不同比例,顺次投进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机温度控制在45℃,连续搅拌三十分钟,然后静止至环氧树脂材料无气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圆筒与滚筒套模是通过两端的法兰轴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滚筒转速为140r/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炸裂大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增武
申请(专利权)人:董增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