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470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其用于在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内快速调整同轴度,确保汽轮机转轴和发电机转轴的轴心快速同轴对中布置,在机组安装运行中发生的位移可实时调整对中。其包括:汽轮机轴、发电机轴、发电机本体、发电机底座;发电机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有发电机轴,发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汽轮机轴;所述发电机本体支承于所述发电机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发电机底座上表面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对调节顶杆组件,每对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公杆头相向布置、且朝向发电机本体的对应侧布置,所述发电机本体的对应侧分别设置有母杆头,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公杆头对应插装于所述母杆头的内凹定位腔内。定位腔内。定位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调心的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厂的关键设备,在该设备的安装中,对汽轮发电机组联轴器找正,保证汽轮机与发电机位于同轴位置,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当汽轮机转轴与发电机转轴轴心线存在超标的同轴度偏差时,会带来异常振动;同心度找正的质量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现有的调整方法是以汽轮机转子中心为基准来找发电机转子中心,使发电机轴中心与汽轮机轴中心连成一条直线。具体做法是在轴向和径向位置安装专用工具及百分表测量,再通过人工调节发电机的螺栓进行调校,经过多次调整使汽轮机与发电机同轴度达到图纸和规范要求。
[0003]这种方法的缺点:1,实现方法完全是依靠人力,不同人操作会产生误差,精度不够;
[0004]2,只能在机组安装时调节,在安装完成后,运行中发生移位时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其用于在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内快速调整同轴度,确保汽轮机转轴和发电机转轴的轴心快速同轴对中布置,在机组安装运行中发生的位移可实时调整对中。
[0006]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7]汽轮机轴;
[0008]发电机轴;
[0009]发电机本体;
[0010]发电机底座;
>[0011]所述发电机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有发电机轴,所述发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汽轮机轴;
[0012]所述发电机本体支承于所述发电机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发电机底座上表面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对调节顶杆组件,每对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公杆头相向布置、且朝向发电机本体的对应侧布置,所述发电机本体的对应侧分别设置有母杆头,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公杆头对应插装于所述母杆头的内凹定位腔内;
[0013]所述发电机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下凸的所述母杆头,所述发电机底座所支承的混凝土面域内排布有若干上凸的调节顶杆组件,所述调节顶杆组件和母杆头一一对应布置,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公杆头对应插装于所述母杆头的内凹定位腔;
[0014]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杆端螺纹连接固定支座,所述调节顶杆的杆端内侧连接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
[0015]每个调节顶杆组件还设置有测力装置,所述测力装置贴合待调整的物体的对应表面,所述测力装置外接控制器。
[001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7]所述发电机底座的前部和后部位置的底部下方排列有至少两排调节顶杆组件,其确保对于发电机本体、发电机底座的足够支承力;
[0018]所述调节顶杆组件具体包括固定支座、调节杆、电机支座、电机,所述固定支座内设置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固定支座朝向母杆头的端板设置有螺纹导向孔,所述调节杆上集成有螺纹,所述调节杆的外端为公杆头,所述调节杆内端杆部通过螺纹连接贯穿螺纹导向孔,所述调节杆的内端杆部固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厚度大于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所述控制器驱动电机转动进而用于调整公杆头带动母杆头移动作业;
[0019]所述公杆头具体为球形结构,所述母杆头的内凹定位腔为内凹球形腔,保证更大的接触面,并且相对移动过程不会产生扭力;
[0020]所述固定支座上集成有固接螺栓,所述固接螺栓用于固接混凝土地面或发电机底座;
[0021]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内腔还设置有测距元件,所述测距元件朝向端板的内壁设置,如果调节顶杆组件承受不住发电机的重量或者水平方向位移而发生形变,测距元件测得其与端板的内壁的的距离改变,通过测量这个距离值可以实时观测到调节顶杆组件的形变。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先通过测力装置测量发电机底座或发电机的压力,压力数值通过电信号传输到控制器,可以得到波动曲线,通过控制器运算,得出这一处发电机偏移的方向,再控制电机运行,使得公杆头带动母杆头直线方向行进,进而完成电机底座或发电机的位移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盘车不停止,可以同时检测到测力装置的数值波动减小,直到波动减小到合理范围内时,调节完成。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27]汽轮机轴10、发电机轴20、发电机本体30、发电机底座40、联轴器50、调节顶杆组件60、公杆头61、固定支座62、端板621、测距元件622、电机63、测力装置64、测力头641、调节杆65、电机支座66、主动齿轮67、从动齿轮68、固接螺栓69、母杆头70、内凹定位腔71、控制器8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见图1

图3,其包括汽轮机轴10、发电机轴20、发电机本体30、发电机底座40;
[0029]发电机本体30的输出端设置有发电机轴20,发电机轴20通过联轴器50连接汽轮机
轴10;
[0030]发电机本体30支承于发电机底座40的上表面,发电机底座40上表面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对调节顶杆组件60,每对调节顶杆组件60的公杆头61相向布置、且朝向发电机本体30的对应侧布置,发电机本体30的对应侧分别设置有母杆头70,调节顶杆组件60的公杆头61对应插装于母杆头70的内凹定位腔71内,
[0031]发电机底座40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下凸的母杆头70,发电机底座40所支承的混凝土面域内排布有若干上凸的调节顶杆组件60,调节顶杆组件60和母杆头70一一对应布置,调节顶杆组件60的公杆头61对应插装于母杆头70的内凹定位腔71;
[0032]调节顶杆组件60的杆端螺纹连接固定支座62,调节顶杆组件的杆端内侧连接电机63的输出端,电机6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80;
[0033]每个调节顶杆组件60还设置有测力装置64,测力装置64的测力头641贴合待调整的物体的对应表面,测力装置64外接控制器80。
[0034]发电机底座40的前部和后部位置的底部下方排列有至少两排调节顶杆组件60,其确保对于发电机本体、发电机底座的足够支承力;
[0035]调节顶杆组件60具体包括固定支座62、调节杆65、电机支座66、电机63,固定支座62内设置有电机支座66,电机支座66上固设有电机63,电机63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67,固定支座62朝向母杆头70的端板621设置有螺纹导向孔,调节杆65上集成有螺纹,调节杆65的外端为公杆头61,调节杆65内端杆部通过螺纹连接贯穿螺纹导向孔,调节杆65的内端杆部固设有从动齿轮68,从动齿轮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汽轮机轴;发电机轴;发电机本体;发电机底座;所述发电机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有发电机轴,所述发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汽轮机轴;所述发电机本体支承于所述发电机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发电机底座上表面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对调节顶杆组件,每对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公杆头相向布置、且朝向发电机本体的对应侧布置,所述发电机本体的对应侧分别设置有母杆头,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公杆头对应插装于所述母杆头的内凹定位腔内;所述发电机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下凸的所述母杆头,所述发电机底座所支承的混凝土面域内排布有若干上凸的调节顶杆组件,所述调节顶杆组件和母杆头一一对应布置,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公杆头对应插装于所述母杆头的内凹定位腔;所述调节顶杆组件的杆端螺纹连接固定支座,所述调节顶杆的杆端内侧连接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每个调节顶杆组件还设置有测力装置,所述测力装置贴合待调整的物体的对应表面,所述测力装置外接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厂发电机组安装的自动调节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高伟恒郑磊钟平孟桂祥王安庆韩国庆曹寿峰黄伟单绍荣宋金时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