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型打浆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67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用型打浆轴,包括浆料槽、一洗机构以及二洗机构,所述一洗机构和二洗机构均设置在浆料槽底部,所述一洗机构包括槽体、变速箱底座、电动机、传动轴、桨叶以及加强板筋,所述变速箱底座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焊接在槽体上,且电动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变速箱,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槽体内部,且传动轴由电动机驱动转动,所述桨叶设置在传动轴的环形侧面,所述加强板筋设置在传动轴的环形侧面,且加强板筋与桨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将打浆轴采用密封结构,降低了漏料次数,以及漏料的数量,打浆轴使用寿命的提高,延长了备件的更换周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作业率。高了生产作业率。高了生产作业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型打浆轴


[0001]本技术涉及浆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用型打浆轴。

技术介绍

[0002]一、二洗打浆工作原理为电机控制打浆轴,使其带动桨叶将浆料槽里的偏钛酸打碎,将偏钛酸混合均匀,传统一、二洗打浆轴轴长很长,而且由于是可转动的,当上方偏钛酸打在打浆轴上会使打浆轴震动大,从而会导致偏钛酸通过在打浆轴缝漏料,由于打浆轴震动大、受力大,容易使打浆轴损坏,维修较为困难,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耐用型打浆轴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用型打浆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用型打浆轴,包括浆料槽、一洗机构以及二洗机构,所述一洗机构和二洗机构均设置在浆料槽底部,所述一洗机构包括槽体、变速箱底座、电动机、传动轴、桨叶以及加强板筋,所述变速箱底座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焊接在槽体上,且电动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变速箱,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槽体内部,且传动轴由电动机驱动转动,所述桨叶设置在传动轴的环形侧面,所述加强板筋设置在传动轴的环形侧面,且加强板筋与桨叶相接触。
[0005]优选的,所述加强板筋设有四个,所述四个加强板筋呈环形等距排布于传动轴的环形侧面。
[0006]更为优选的,所述桨叶通过法兰与传动轴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槽体的内壁进行密封,另一端通过油和填料密封。
[0008]优选的,还包括辅助清洁机构,所述辅助清洁机构包括外壳、驱动机、第二连杆、第一连杆、滑块以及震动锤,所述外壳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驱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由驱动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外壳内部,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所述震动锤与滑块固定连接。
[0009]更为优选的,所述震动锤通过增压弹簧与滑块紧密连接。
[0010]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因将打浆轴采用密封结构,降低了漏料次数,以及漏料的数量,打浆轴使用寿命的提高,延长了备件的更换周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作业率;本技术通过所述的外壳、驱动机、第二连杆、第一连杆、滑块以及震动锤,对槽体施加力的作用,使槽体震动,震落内壁残留的杂质,提升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辅助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一洗机构的侧视图。
[0015]附图标记中:1.浆料槽;2.一洗机构;3.二洗机构;4.辅助清洁机构;21.变速箱底座;22.电动机;23.传动轴;24.桨叶;25.加强板筋;26.槽体;41.外壳;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驱动机;45.滑块;46.增压弹簧;47.震动锤。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8]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

图3,一种耐用型打浆轴,包括浆料槽1、一洗机构2以及二洗机构3,所述一洗机构2和二洗机构3均设置在浆料槽1底部,所述一洗机构2包括槽体26、变速箱底座21、电动机22、传动轴23、桨叶24以及加强板筋25,所述变速箱底座21与槽体26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22焊接在槽体26上,且电动机22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变速箱,所述传动轴23转动连接在槽体26内部,且传动轴23由电动机22驱动转动,所述桨叶24设置在传动轴23的环形侧面,所述加强板筋25设置在传动轴23的环形侧面,且加强板筋25与桨叶24相接触。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加强板筋25设有四个,所述四个加强板筋25呈环形等距排布于传动轴23的环形侧面。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桨叶24通过法兰与传动轴23固定连接。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传动轴23的一端与槽体26的内壁进行密封,另一端通过油和填料密封。
[002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还包括辅助清洁机构4,所述辅助清洁机构4包括外壳41、驱动机44、第二连杆43、第一连杆42、滑块45以及震动锤47,所述外壳41与槽体26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44设置在外壳41内部,所述第二连杆43的一端与驱动机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由驱动机44驱动转动,所述第一连杆42的一端与第二连杆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
滑块45滑动连接在外壳41内部,且第一连杆4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块45上,所述震动锤47与滑块45固定连接。
[002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震动锤47通过增压弹簧46与滑块45紧密连接。
[0025]工作流程:运行驱动机44,驱动机44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连杆43转动,第二连杆43带动第一连杆42摆动,第一连杆42带动滑块45往复移动,滑块45带动震动锤47往复移动,震动锤47对槽体26往复施加力的作用,使槽体26产生震动。
[0026]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型打浆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槽(1);一洗机构(2)和二洗机构(3),所述一洗机构(2)和二洗机构(3)均设置在浆料槽(1)底部,所述一洗机构(2)包括:槽体(26);变速箱底座(21),所述变速箱底座(21)与槽体(26)固定连接;电动机(22),所述电动机(22)焊接在槽体(26)上,且电动机(22)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变速箱;传动轴(23),所述传动轴(23)转动连接在槽体(26)内部,且传动轴(23)由电动机(22)驱动转动;桨叶(24),所述桨叶(24)设置在传动轴(23)的环形侧面;以及加强板筋(25),所述加强板筋(25)设置在传动轴(23)的环形侧面,且加强板筋(25)与桨叶(24)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打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筋(25)设有四个,所述四个加强板筋(25)呈环形等距排布于传动轴(23)的环形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用型打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24)通过法兰与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坚马文彩席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宏丰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