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63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示例中,用于车辆的系统可包括经由第一叉形臂和第二叉形臂联接到车辆框架的轮毂组件,以及在相对端处联接到第一链接件和第二链接件的空气弹簧,第一链接件和第二链接件中的每一个都枢转地联接到车辆的框架,第二链接件还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叉形臂。空气弹簧可以相对于车辆定位在轮毂组件上方。以相对于车辆定位在轮毂组件上方。以相对于车辆定位在轮毂组件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悬架系统


[0001]本说明书总体上涉及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内燃机重型车辆可构造有后轮驱动以提高初始加速度并增加牵引力。对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的兴趣日益增加,导致努力提供电动重型车辆。为了电力推进此类车辆,可能需要大型电池组。电池组可能在车辆中定位较低,比如沿着车辆的底盘,并且可能具有大的占地面积,导致沿车辆下侧的封装限制。此外,车辆底板的低竖直定位以及因此底盘和电池组的低竖直定位在重型车辆中可能是期望的,以实现其高效装载和卸载。
[0003]电池组的大尺寸和车辆的低底板可能需要对各种车辆部件和系统进行修改。例如,由于后轮之间的空间被车辆底板占据,车辆可以构造成前轮驱动而不是后轮驱动。后轮之间缺乏封装空间也可能需要对车辆后轮处的悬架系统进行调整。此外,可能期望修改车辆前轮处的悬架系统以适应前轮的机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一个示例中,上述问题可以由用于车辆的系统解决,该系统包括经由第一叉形臂和第二叉形臂联接到车辆框架的轮毂组件,以及在相对端处联接到第一链接件和第二链接件的空气弹簧,第一链接件和第二链接件中的每一个都枢转地联接到车辆的框架,第二链接件还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叉形臂,其中,空气弹簧可以相对于车辆定位在轮毂组件上方。这样,可以通过定位空气弹簧来为低底板重型车辆提供空气悬架系统,以便不干扰轮毂组件的驱动轴并增加车辆的车厢底板的降低。
[0005]在一些示例中,车辆可以在前轮毂组件和后轮毂组件两者上方设置有空气弹簧,其中前轮毂组件处的空气弹簧的构造可以与在后轮毂组件处的空气弹簧的构造不同。例如,在前轮毂组件处,第二链接件可以是调平链接件,其设置成在最大扩张位置和最大压缩位置之间保持空气弹簧的基本轴向压缩。此外,在后轮毂组件处,空气弹簧可以固定地联接到单个后桥,该单个后桥联接到后拖车轮。这样,空气弹簧可以不使用任何延伸其长度的轴向引导结构,通过减少在前轮毂组件和后轮毂组件处的阻碍或专用部件(例如,引导结构、独特构造的空气弹簧等)的总数来允许易于制造和维护。因此,空气悬架系统可适用于构造为前轮驱动的低底板重型车辆。
[0006]应当理解,提供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唯一地限定。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以上或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指出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07]图1示出了具有低底板的车辆的示例的仰视图。
[0008]图2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侧视图。
[0009]图3示出了可以在图1和2的车辆中实施的前悬架系统的示例。
[0010]图4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图3的前悬架系统的示例。
[0011]图5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图3的前悬架系统的示例。
[0012]图6示出了可以在图1和2的车辆中实施的后悬架系统的示例。
[0013]图7示出了图6的后悬架系统的示例的详细视图。
[0014]图8示出了图6的后悬架系统的示例的分解图。
[0015]图9示出了具有支柱和轴向引导结构的双叉形臂悬架系统的示例。
[0016]图1至9大致按比例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描述涉及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悬架系统。车辆可以具有低底板以能够轻松地将物体装载和卸载到车辆的车身上。在一些示例中,低底板可以是具有集成电池组的车辆的底盘,如图1和2所示。为了适应底盘和集成电池组的如此低的定位,车辆可能采用前轮驱动。然而,在车辆中实施前轮驱动可能需要重新构造车辆的前悬架系统。在前桥处的空气悬架系统的示例在图3中示出。前悬架系统可组合双叉形臂悬架和空气弹簧。空气弹簧可构造有调平链接件,以适应双叉形臂悬架的角度变化,而无需安装轴向引导件。调平链接件可以排除阻碍或专用部件,比如图9的支柱和轴向引导结构。双叉形臂悬架的角运动和调平链接件响应于角运动的枢转在图4和图5中示出,其中前桥空气悬架系统分别示出为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还可以在车辆的后桥处实施空气悬架系统。后悬架系统的示例在图6中示出。后悬架系统在图7和图8中进一步详细示出。
[0018]图1

9示出了具有各个部件的相对定位的示例性构造。如果示出为彼此直接接触或直接联接,则至少在一个示例中,这样的元件可以分别称为直接接触或直接联接。类似地,至少在一个示例中,示出为彼此连续或相邻的元件可以分别是彼此连续或彼此相邻的。作为示例,放置为彼此共面地接触的组件可以称为共面地接触。作为另一示例,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定位成彼此间隔开、其间仅具有间隔而没有其它部件的元件可以被如此称呼。作为又一示例,彼此上/下、彼此相对侧或彼此左/右地示出的元件可以相对于彼此如此称呼。此外,如附图中所示,在至少一个示例中,最顶上的元件或元件的位置可称为部件的“顶部”,而最底下的元件或元件的位置可称为部件的“底部”。如本文所使用的,顶部/底部、上部/下部、上方/下方可以是相对于附图的竖直轴线并且用于描述附图中的元件相对于彼此的定位。这样,在一个示例中,在其它元件上方示出的元件垂直地位于其它元件上方。作为又一示例,在附图中描绘的元件的形状可称为具有如此形状(例如,诸如圆形的、直线的、平面的、弯曲的、圆滑的、倒角的、成角度的,等等)。此外,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示出为彼此相交的元件可以被称为相交元件或彼此相交。更进一步,在一个示例中,示出为在另一个元件内或在另一个元件外的元件可以如此称呼。
[0019]现在转向图1,重型车辆100可具有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构造有作为提供用于推进的电能的原动机的电池组102。提供一组坐标系101以用于在所示视图之间进行比较,其指示y轴、x轴和z轴。在一个示例中,y轴可以与重力和竖直方向平行,x轴可以与水平方向平行,并且z轴可以与车辆100的横向方向和纵向轴线平行,例如,与车辆100的长度平行。车辆
100可以是多种车辆类型中的一种,包括轻型商用车、不同尺寸的公共汽车、中型和重型卡车、专职车辆等。电池组102可以是能量存储装置,其构造成向车辆100的电气系统的各个部件递送电力,包括向联接到车辆100的前轮104和/或后轮106的马达供应电流。电池组102可以沿着车辆100的底盘108、在前轮104和后轮106之间、沿着车辆100的长度110的一部分延伸。电池组102的宽度112可以类似于后轮106的最内侧轮子之间的距离。
[0020]在一个示例中,车辆100的底盘108可以是其中集成电池组102的滑板底盘108,例如,与滑板底盘108形成连续单元。滑板底盘108可以沿着车辆100的长度110的比电池组102更大的部分从前轮104后面的点延伸到车辆的后端116。然而,在其它示例中,滑板底盘108的长度可以变化,例如,滑板底盘108可以比图1中描绘的更短。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中车辆100的侧视图200所示,滑板底盘108可以是形成车辆100的底板的平台。滑板底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轮毂组件,所述前轮毂组件经由第一叉形臂和第二叉形臂联接到车辆的框架;以及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在相对端处联接到第一链接件和第二链接件,所述第一链接件和所述第二链接件中的每一个都枢转地联接到所述车辆的所述框架,所述第二链接件还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叉形臂,其中,所述空气弹簧相对于所述车辆定位在所述前轮毂组件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经由相应的第一板和第二板联接到所述第一链接件和所述第二链接件,在所述空气弹簧的压缩和扩张期间,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保持基本上彼此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包括部分围绕杆的气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板直接联接到所述气囊并且所述第二板直接联接到所述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接件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叉形臂在高达30度旋转的目标角度范围内枢转期间,抑制所述空气弹簧的屈曲。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形臂和所述第二叉形臂联接到所述前轮毂组件的相对端,使得所述第一叉形臂堆叠在所述第二叉形臂上方并与所述第二叉形臂间隔开,所述第一叉形臂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叉形臂的正投影基本重叠。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是构造有电动动力系和前轮驱动的电动车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毂组件是构造有前空气悬架系统的成对前轮毂组件中的一个,其中,所述空气弹簧是第一对空气弹簧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对空气弹簧中的每一个分别定位在所述成对前轮毂组件上方,其中,所述前空气悬架系统包括所述第一对空气弹簧,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构造有后空气悬架系统的成对后轮毂组件,所述后空气悬架系统包括分别定位在所述成对后轮毂组件上方的第二对空气弹簧,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对空气弹簧和所述第二对空气弹簧中的每一个构造成用于基本轴向压缩而没有任何延伸其长度的引导结构,所述第一对空气弹簧和所述第二对空气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
申请(专利权)人:诺德雷萨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