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非地面网络中信号传输的时序调整机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61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时序调整方法。该时序调整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获取在非地面网络中通过网关从用户设备到卫星的信号传输的预定初始时序;以及响应于信号传输的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数量,利用该用户设备使用时序调整机制来偏移用于后续信号传输的时序。制来偏移用于后续信号传输的时序。制来偏移用于后续信号传输的时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非地面网络中信号传输的时序调整机制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有关于无线通信。特别地,有关于一种用于非地面网络(Non

Terrestrial Network,NTN)中信号传输时序调整机制。

技术介绍

[0002]非地面网络(NTN)系统可以在没有地面网络(Terrestrial Network,TN)服务的区域提供通信服务,例如,海洋、沙漠、山区、高海拔等。此外,NTN通信还可以作为TN的备份方案。当TN业务因某些原因无法使用时,终端可以尝试通过NTN进行通信。NTN通信和TN通信在时延方面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0003]由于用户终端与卫星之间的通信距离随着卫星的移动而变化,因此NTN的信号延迟(signal delay)相对于TN通信系统来说是较大且时变的。以一颗海拔高度35778公里的对地静止地球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ing,GEO)卫星为例,假设基站在地面上,GEO卫星相对于基站网关和用户终端的仰角约为地平线以上10度。图1示出了GEO卫星在35778公里高度的往返传播时延(Round

Trip Propagation Delay,RTD)。例如,如图1所示,从用户终端到GEO卫星,再到网关的往返传播时延(即,RTD)在一天(24小时)内可能在535.4毫秒(ms)到514.4毫秒之间漂移,并且最大漂移率为
±
0.25微秒/秒。
[0004]图2示出了LEO卫星在600公里高度的往返传播时延。以海拔高度600公里的LEO卫星为例,假设基站在地面(例如,海平面),当用户终端以10度仰角进入LEO卫星覆盖范围时,如图2所示,从用户终端到LEO卫星、到基站网关的往返传播时延在LEO卫星覆盖范围内随着LEO卫星的移动在10毫秒到26毫秒之间漂移,其中,最大漂移率为
±
80微秒/秒。
[0005]图3示出了LEO卫星310的公共传播时延和剩余传播时延,其中,假设波束布局基于3dB覆盖角(θ
3dB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无线电资源并更有效地整合NTN和TN,NTN系统可以将传播时延分为两部分。以卫星310与小区0中终端最近距离的位置作为参考点320,将该参考点320的传播时延设置为公共传播时延。如图3所示,其他各小区位置的传播时延又可分为公共传播时延(common propagation delay)和剩余传播时延(residual propagation delay)。
[0006]因此,波束中的公共传播时延可以由卫星或用户终端来补偿,并且剩余传播时延由通信系统设计所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在非地面网络中通过网关从用户设备(UE)到卫星的信号传输的预定初始时序;响应于信号传输的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数量,利用UE使用时序调整机制来偏移用于后续信号传输的时序。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UE无法获取到通过网关从UE到卫星的传播时延漂移率的符号位(sign bit)信息时,UE执行时序调整机制,对每一轮信号传输的时序进行偏移,其中,该时序调整机制使用正负交替序列。正负交替序列用S(n2)*Δt表示,并且函数S(n2)表示为:
其中,Δt表示UE使用的传输协议中定义的最小时移单元;函数S(n2)表示每偏移的调整步长;n2是介于0和第二预定数量之间的整数。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信号传输失败次数小于第一预定数量,利用UE调整用于后续信号传输的传输功率。响应于信号传输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预定参数,UE确定并未成功建立UE与卫星之间的传输。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用户设备(UE)执行以下步骤: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网关从UE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执行时序调整机制,以使用估计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调整从UE到卫星的通过网关的信号传输时序。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网关从UE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的步骤包括:获取非地面网络中卫星的星历数据(ephemeris data);获取非地面网络中基站网关的位置信息;利用获得的星历数据计算卫星的位置和轨迹信息;从设置在UE中的GNSS传感器获取UE的位置信息;通过将通过网关的UE和卫星之间的相对距离除以光速来计算传播时延;以及根据计算得到的卫星轨迹信息估计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网关从UE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的步骤包括:利用UE执行以下步骤:执行估计算法以估计从卫星到UE的下行链路信道的时序偏移;使用估计的下行链路信道的时序偏移估计下行链路信道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将下行信道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设置为UE到卫星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网关从UE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的步骤包括:利用UE执行以下步骤:从设置在UE中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传感器获取UE的北半球或南半球信息;获取网关的北半球或南半球信息;获取卫星的纬度信息;利用获得的UE的北半球或南半球信息、网关的北半球或南半球信息以及卫星的纬度信息,预测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网关从UE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的步骤包括:利用UE执行以下操作步骤:通过广播系统信息或互联网获取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
[0015]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获得用于通过非地面网络中的网关从装置到卫星的信号传输的预定初始时序;以及响应于信号传输失败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数量,使用时序调整机制偏移用于后续信号传输的时序。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处理电路无法通过网关获得从装置到卫星的传播时延漂移率的符号位信息时,处理电路使用时序调整机制来对每一轮信号传输的时序进行偏移,其中,使用正负交替步进序列。正负交替序列用S(n2)*Δt表示,并且函数S(n2)表示为:)表示为:其中,Δt表示UE使用的传输协议中定义的最小时移单元;函数S(n2)
表示每偏移的调整步长;n2是介于0和第二预定数量之间的整数。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信号传输失败次数小于第一预定数量,处理电路调整用于后续信号传输的传输功率。响应于信号传输的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预定参数,处理电路确定并未成功建立UE与卫星之间的传输。
[0018]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网关从装置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执行时序调整机制,以使用估计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调整从装置到卫星的通过网关的信号传输时序。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还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包括:获取在非地面网络中通过网关从用户设备到卫星的信号传输的预定初始时序;以及响应于信号传输的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数量,利用该用户设备使用时序调整机制来偏移用于后续信号传输的时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用户设备无法获取到通过该网关从该用户设备到该卫星的传播时延漂移率的符号位信息时,该用户设备执行该时序调整机制,以对每一轮信号传输的时序进行偏移,其中,该时序调整机制使用正负交替序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正负交替序列用S(n2)*Δt表示,并且函数S(n2)表示为:其中,Δt表示该用户设备使用的传输协议中定义的最小时移单元,该函数S(n2)表示每偏移的调整步长,以及n2是介于0和第二预定数量之间的整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时序调整方法进一步包含:通过获取该传播时延的最大漂移率信息,设定该第二预定数量,其中,该最大漂移率信息通过系统信息广播或者来自于互联网。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Δt是循环前缀长度的一半。6.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包括:利用用户设备执行以下步骤: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的网关从该用户设备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以及执行时序调整机制,以使用该估计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调整从该用户设备到该卫星的通过该网关的信号传输时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的网关从该用户设备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的步骤包含:获取该非地面网络中该卫星的星历数据;获取该非地面网络中该基站的该网关的位置信息;利用该获得的星历数据计算该卫星的位置和轨迹信息;从设置在该用户设备中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传感器获取该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通过将通过该网关的该用户设备和卫星之间的相对距离除以光速计算传播时延;以及根据计算得到的该卫星轨迹信息估计该传播时延的该漂移率及其符号位。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的网关从该用户设备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的步骤包含:利用该用户设备执行以下步骤:执行估计算法,以估计从该卫星到该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信道的时序偏移;使用估计的该下行链路信道的该时序偏移,估计该下行链路信道的该漂移率及其符号位;以及将该下行信道的该漂移率及其符号位设置为从该用户设备到该卫星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的网关从该用户设备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的步骤包含:利用该用户设备执行以下步骤:从设置在该用户设备中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传感器,获取该用户设备的北半球或南半球信息;获取该网关的北半球或南半球信息;获取该卫星的纬度信息;以及利用获得的该用户设备的该北半球或南半球信息、该网关的该北半球或南半球信息以及该卫星的该纬度信息,预测该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估计非地面网络中通过基站的网关从该用户设备到卫星的传播时延的漂移率及其符号位的步骤包含:利用该用户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林香君傅宜康诸烜程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