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发电机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27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供热系统,为锅炉提供热能,系统包括汽轮机、供热汇汽集箱、主汽双减供热管道、厂区供热母管,所述汽轮机和供热汇汽集箱之间设置有汽轮机高加抽汽管,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主汽双减供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与主汽双减供热管道合并至供热汇汽集箱,所述主汽双减供热管道设置为备用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满足蒸汽需求量的汽轮机供热系统。其不仅不影响过路的污泥处理量,同时也为了满足邻近工厂的蒸汽需求量。同时也为了满足邻近工厂的蒸汽需求量。同时也为了满足邻近工厂的蒸汽需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发电机供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轮发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供热汽轮机既带动发电机发电又对外供热的汽轮机,因此称为供热式汽轮机,又称热电联产汽轮机。它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突出优点,是国家重点支持推广的节能新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被广泛用在石油、化工、印染、纺织、水泥、造纸、制糖等行业和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中。
[0003]当汽轮发电机组应用于污泥项目时,存在如下问题:目前锅炉处理使得汽轮发电机组蒸汽量已经趋于饱和,有时甚至会使得锅炉减负荷,锅炉负荷受限于汽机发电量,经济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供热系统,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满足蒸汽需求量的汽轮机供热系统。其不仅不影响过路的污泥处理量,同时也为了满足邻近工厂的蒸汽需求量。
[0005]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供热系统,为锅炉提供热能,系统包括汽轮机、供热汇汽集箱、主汽双减供热管道、厂区供热母管,所述汽轮机和供热汇汽集箱之间设置有汽轮机高加抽汽管,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主汽双减供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与主汽双减供热管道合并至供热汇汽集箱,所述主汽双减供热管道设置为备用管道。
[000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汽机的轴向位移、推力瓦温、各轴承振动以及各监事点压力均在正常范围内。在额定供汽流量(50t/h)下,机组负荷可以正常带至15MW长期运行,负荷基本无影响。
[0007]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与汽轮机的机组抽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与机组抽汽口连接处一段为U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U型弯吸收部分热应力后,使汽机抽汽口满足应力要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所在汽机房平台上设置有减温减压装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温减压效果良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汽机房平台与汽轮机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检测温度实时精准。
[0013]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度预警装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温度监控方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预警装置包括控制器、警报灯、蜂鸣器,所述警报灯、蜂鸣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温度过高时会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降温处理。
[0017]进一步的,所述厂区供热母管设置有旋转补偿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补偿热应变。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是一种抽汽安全阀。
[00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保证抽汽安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供热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度与紧装置模块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汽轮机;11、汽轮机高加抽汽管;12、第一阀门; 13、第二阀门;14、机组抽汽口;2、供热汇汽集箱;3、主汽双减供热管道;4、厂区供热母管;41、旋转补偿器;5、温度传感器;6、温度预警装置;61、控制器;62、警报灯;63、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为了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027]本技术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所示,相当于在已有系统中新增一根由汽轮机1的机组抽汽口14引出的管道:汽轮机高加抽汽管11,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11与主汽双减供热管道3合并于供热汇汽集箱2后,统一通过厂区供热母管4送至厂外实现对外供汽。
[0028]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11从机组抽汽口14出来后经过U型弯道吸收部分热应力后,使得汽轮机1的机组抽汽口14满足应力要求,其中减温减压装置布置在汽机房4.5米的东平台上。减温水由0米层给水泵出口的厂区供热母管接出,汇供热管道于4.5米平台,经设计院测算加固后,满足应力要求。所述厂区供热母管4管道设置有旋转补偿器41,补偿热应变,均达到应力要求。
[0029]所述汽机房平台与汽轮机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连接至温度预警装置6,所述温度预警装置6包括温度预警装置 61、警报灯62、蜂鸣器63,所述警报灯62、蜂鸣器63与控制器61 电性连接。
[0030]本技术的机主运行情况经试验,各工况参数与热平衡图提供的参数相比基本吻合。汽机的轴向位移、推力瓦温、各轴承振动以及各监事点压力均在正常范围内。在额定供汽流量(50t/h)下,机组负荷可以正常带至15MW长期运行,负荷基本无影响。
[0031]其经济上分析,机组试运15MW电负荷,对外供汽50t/h的工况下,此时汽轮机1机组的进汽流量约为100t/h。机组纯凝工况汽耗率为4.2t/MW,供热市场价160元/t,补贴后的上网电价0.65元/(KW.h),除盐水制水成本10元/t的有关数据计算。
[0032]供电少的收益:0.65
×
(100
÷
4.2

15)
×
1000=5726.2元/h
[0033]供汽多的收益:(160

10)
×
50=7500元/h
[0034]另外汽轮机1凝汽器循环水采用的是机力通风冷却,纯凝与供热工况相比,凝汽器排汽量从54t/h减少至30t/h,排汽量仅为原来的55.6%,使得循环水量也可以相应的减少。
[0035]厂用电省的收益:0.65
×
(250
×
80%+110)=201.5元/h
[0036]当供热量达到50t/h,总的收益会比之前纯凝工况多约:1975.3 元/h。综合来看:1.锅炉负荷不再受限于汽机发电量;2.机组供热改造后运行稳定性与技改前基本无异;3.经济性改善较多;4.由于机组冷却水量的减少,其对环境的热排放量也会相应减少,也有节能减排效果。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发电机供热系统,为锅炉提供热能,系统包括汽轮机、供热汇汽集箱、主汽双减供热管道、厂区供热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和供热汇汽集箱之间设置有汽轮机高加抽汽管,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主汽双减供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与主汽双减供热管道合并至供热汇汽集箱,所述主汽双减供热管道设置为备用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发电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与汽轮机的机组抽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高加抽汽管与机组抽汽口连接处一段为U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发电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蓝成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