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23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包括铁塔主体,铁塔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脚座,固定脚座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周侧外表面设置有多块密封板,密封板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下端与减震基座活动连接,限位块与减震基座之间设置有固定柱和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下端与减震基座活动链接,固定柱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固定柱下端设置气囊,气囊和固定柱与减震基座间均为活动连接。通过十字固定板以及支撑柱和限位件的配合,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减震弹簧以及气囊和减震基座的配合,可对地面产生较大的震动力进行缓冲消除,防止铁塔主体受到震动力的影响导致电力传输作业无法正常进行。作业无法正常进行。作业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输电铁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输电铁塔基础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独立基础、扩大基础和桩基础,输电铁塔的结构形式主要采用钢结构,具有稳定性强,结构稳定等优点;现有的输电线铁塔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输电铁塔在使用时,会因地面震动较大导致输电铁塔会出现倾斜或电力输送不稳定的现象,其次,现有的输电铁塔在使用时,其固定结构均较为单一,支撑强度不够高,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本技术的基础抗震结构在使用时,地面发生较大的震动其震动力进行传导时,可对震动力进行缓冲消除,防止震动力对铁塔主体造成较大的影响,铁塔主体整体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
[0004]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所述基础抗震结构铁塔主体,所述铁塔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脚座,所述固定脚座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周侧外表面设置有多块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端通过一号螺丝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下端嵌于减震基座内且密封板与减震基座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减震基座之间设置有固定柱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下端嵌入减震基座内且与减震基座活动链接,所述固定柱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下端嵌入减震基座内部,固定柱下端与减震基座之间设置气囊,气囊和固定柱与减震基座间均为活动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底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且限位件通过二号螺丝与限位块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铁塔主体由支撑座、支撑柱、十字固定板和固定架组成,支撑柱设置在铁塔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所述支撑柱贯穿十字固定板的中间孔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铁塔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最下方的固定架与支撑座固接,所述十字固定板端侧与固定架固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座为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铁塔主体与固定脚座固定连接,限位块与固定脚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十字固定板为多个,沿支撑柱呈线性阵列排布,四个固定架呈矩形阵列分布构成一组固定架,所述铁塔主体有多组固定架固接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于限位块的周侧端,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九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固定柱所构成的矩形阵列内部。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减震基座埋进土层内,使减震基座固定在土层内部,使用者通过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固定脚座以及螺丝的配合,将铁塔主体固定在限位块的上端,使用者通过限位件与二号螺丝的配合,使支撑柱与限位块固定,在地面发生较大的震动其震动力进行传导时,通过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减震弹簧与气囊的配合,可对震动力进行缓冲消除,防止震动力对铁塔主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其密封板嵌于减震基座的内侧,可保障减震弹簧不暴露在空气中,防止氧化损坏,通过十字固定板以及支撑柱和限位件的配合,增加铁塔主体内部的固定结构,可提高铁塔主体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减震弹簧以及气囊和减震基座的配合,可对地面产生较大的震动力进行缓冲消除,防止铁塔主体受到震动力的影响导致电力传输作业无法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基础抗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基础抗震结构的正视图;
[0013]图3为基础抗震结构的剖视图;
[0014]图4为基础抗震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如图1

4所示,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包括铁塔主体1,铁塔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脚座5,固定脚座5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9,限位块9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板6,密封板6的内侧设置有一号螺丝8,一号螺丝8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基座7,铁塔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外表面设置有十字固定板3,铁塔主体1的侧端设置有固定架2。
[0017]铁塔主体1由支撑座、支撑柱4、十字固定板3和固定架2组成,铁塔主体1与固定脚座5为固定连接,限位块9与固定脚座5的连接处设置有螺丝,且两者之间通过螺丝为固定连接,固定架2与铁塔主体1为固定连接,固定架2的数量为四组,且呈矩形阵列分布于铁塔主体1的侧端外表面,使用者可通过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固定脚座5,使铁塔主体1与限位块9之间连接紧密。
[0018]十字固定板3与固定架2和铁塔主体1之间均为固定连接,十字固定板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线性阵列排布,支撑柱4的上端贯穿于十字固定板3,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支撑柱4的下端设置有限位件13,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限位件13的内侧嵌有二号螺丝14,限位件13通过二号螺丝14与限位块9为固定连接,通过十字固定板3与支撑柱4的配合,可提高铁塔主体1的稳定性。
[0019]密封板6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分布于限位块9的侧端,密封板6通过一号螺丝8与限位块9为固定连接,密封板6的下端嵌于减震基座7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
限位块9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弹簧10,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减震弹簧10的数量为九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通过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密封板6与减震基座7的嵌合,可有效的防止减震弹簧10被空气氧化侵蚀。
[0020]减震弹簧10的下端嵌于减震基座7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减震弹簧10的侧端设置有固定柱11,且固定柱11与限位块9为固定连接,固定柱11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固定柱11嵌于减震基座7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固定柱11的下端设置有气囊12,且气囊12与固定柱11和减震基座7之间均为活动连接,通过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减震弹簧10与气囊12的配合,可对地面的传递的震动进行缓冲消除。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减震基座7埋进土层内,使减震基座7固定在土层内部,使用者通过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固定脚座5以及螺丝的配合,将铁塔主体1固定在限位块9的上端,使用者通过限位件13与二号螺丝14的配合,使支撑柱4与限位块9固定,在地面发生较大的震动其震动力进行传导时,通过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减震弹簧10与气囊12的配合,可对震动力进行缓冲消除,防止震动力对铁塔主体1造成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所述基础抗震结构铁塔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脚座,所述固定脚座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周侧外表面设置有多块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端通过一号螺丝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下端嵌于减震基座内且密封板与减震基座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减震基座之间设置有固定柱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下端嵌入减震基座内且与减震基座活动链接,所述固定柱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下端嵌入减震基座内部,固定柱下端与减震基座之间设置气囊,气囊和固定柱与减震基座间均为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耦合应力下的输电铁塔的基础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主体由支撑座、支撑柱、十字固定板和固定架组成,支撑柱设置在铁塔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所述支撑柱贯穿十字固定板的中间孔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铁塔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最下方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俊程紫运平常孙亚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