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特别涉及如下的传动装置,其具有:能够旋转的传动部件,其在外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凸缘部;以及齿圈,其在内周具有围绕凸缘部的轮毂部,凸缘部的外周面至少具有:第1外周部,其与凸缘部的轴向一侧的侧面相比在轴向上向内侧延伸,供轮毂部的内周面嵌合、焊接;以及定位用外周部,其在与该第1外周部相比靠轴向另一侧处供突出设置于轮毂部的内周面的定位凸部卡合,使轮毂部相对于凸缘部在径向和轴向上定位。
[000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和本说明书中,“轴向”是指沿着传动部件的旋转轴线(在实施方式中为第1轴线)的方向,特别是,“与侧面相比在轴向上靠内侧”是指以侧面为基准、具有该侧面的凸缘部在轴向即壁厚方向上的内侧。此外,“径向”是指以传动部件的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的半径方向。
技术介绍
[0003]上述传动装置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被公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
188657号公报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传动装置,其具有:传动部件(3),其能够旋转,在外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凸缘部(3f);以及齿圈(R),其在内周具有围绕所述凸缘部(3f)的轮毂部(Rb),所述凸缘部(3f)的外周面至少具有:第1外周部(A1),其与该凸缘部(3f)的轴向一侧的侧面(sf1)相比在轴向上向内侧延伸,供所述轮毂部(Rb)的内周面嵌合、焊接;以及定位用外周部(A3),其在与所述第1外周部(A1)相比靠轴向另一侧处供突出设置于所述轮毂部(Rb)的内周面的定位凸部(B3)卡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用外周部(A3)至少具有:径向定位面(A3r),其供所述定位凸部(B3)的内周面(B3i)嵌合或压入,以使所述轮毂部(Rb)相对于所述凸缘部(3f)在径向上被定位;以及轴向定位面(A3a),其供所述定位凸部(B3)的靠所述第1外周部(A1)侧的侧面(B3s)抵接,以使所述轮毂部(Rb)相对于所述凸缘部(3f)在轴向上被定位,在所述定位用外周部(A3),以至少与所述轴向定位面(A3a)相比在轴向上向如下焊接部(3w)侧凹陷的方式,设置有减轻基于如下按压载荷的应力的第1环状凹部(G1),该按压载荷是伴随着所述第1外周部(A1)与所述轮毂部(Rb)的所述焊接部(3w)的热收缩、该轮毂部(Rb)受到向径向内侧的牵引力,由此使所述定位凸部(B3)按压所述径向定位面(A3r)的按压载荷,通过利用该第1环状凹部(G1)减轻基于所述按压载荷的应力,能够降低在所述焊接部(3w)的轴向内端部(3we)产生的残留应力,该残留应力是由于伴随着所述热收缩所述轮毂部(Rb)受到所述牵引力而产生的。2.一种传动装置,其具有:传动部件(3),其能够旋转,在外周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凸缘部(3f);以及齿圈(R),其在内周具有围绕所述凸缘部(3f)的轮毂部(Rb),所述凸缘部(3f)的外周面至少具有:第1外周部(A1),其与该凸缘部(3f)的轴向一侧的侧面(sf1)相比在轴向上向内侧处延伸,供所述轮毂部(Rb)的内周面嵌合、焊接;以及定位用外周部(A3),其在与所述第1外周部(A1)相比靠轴向另一侧处供突出设置于所述轮毂部(Rb)的内周面的定位凸部(B3)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明宏,关口亚久人,冈部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