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13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应用于SAR传感器与天线连接的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铺设在主板上的微带线连接SAR传感器和天线的方式限制了天线位置的问题。其中,该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包括射频模块、SAR传感器、及天线。射频模块及SAR传感器分别通过同轴线与天线电连接,形成感应通道,该SAR传感器连接结构能够在天线远离或靠近主板的场景中,对SAR传感器和天线连接。对SAR传感器和天线连接。对SAR传感器和天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SAR传感器和天线连接的
,尤其涉及一种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波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反映的是人体对电磁能量的吸收比例。无线通信装置的SAR值越高,代表其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损害越大。为了严格控制无线通信装置的SAR值,通常会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设置SAR传感器。具体地,无线通信装置的处理器通过SAR传感器连接天线,可以感应人体与天线之间的距离远近。当感应到人体距离天线较近时,处理器触发降低天线功率,从而降低无线通信装置的SAR值,实现对人体的保护。
[0003]目前,无线通信装置主板上的SAR传感器和天线之间,通常通过主板上铺设的微带线进行连接。然而,该种连接方式仅仅适用于天线距离主板较近的场景,即对天线的布局位置产生了限制。对于天线距离主板较远的场景,例如平板、PC等大尺寸终端并不适用,基于此,上述利用SAR传感器触发降低功率的机制,无法在这类产品中落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铺设在主板上的微带线连接SAR传感器和天线的方式限制了天线位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能够在天线远离或靠近主板的场景中,实现SAR传感器和天线连接。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SAR传感器连接结构。该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包括:射频模块、SAR传感器、天线、以及同轴线。射频模块及SAR传感器分别通过同轴线与天线电连接。
[0006]该SAR传感器连接结构中,由于同轴线可以脱离主板的承载而单独走线,走线无需受限于主板,因此,使用同轴线可以连接距离较远的SAR传感器和天线。基于此,天线可以布置在距离主板较远的位置,无需布置在主板的边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铺设在主板上的微带线连接SAR传感器和天线的方式限制了天线位置的问题。此外,射频模块和SAR传感器均通过同一根同轴线与天线电连接。也就是说,射频模块和SAR传感器共用同一同轴线与天线进行信号传输,相比于使用两根同轴线分别与天线进行信号传输的方案来说,成本更低。并且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使得SAR传感器连接结构更加紧凑,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并且,相比于使用FPC连接SAR传感器和天线的方案来说,使用同轴线进行连接的成本更低。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同轴线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芯和内芯,内芯位于外芯的内侧。其中,SAR传感器的感应端与内芯的第一端电连接,内芯的第二端延伸至天线,并与天线电连接,形成感应通道,用于通过天线检测人体距离无线通信装置的远近,获得电容信号。SAR传感器的参考端与外芯的第一端电连接,外芯的第二端均延伸至天线。
[0008]需要说明的是,同轴线的外芯和内芯均从SAR传感器出发并延伸至天线,因此外芯和内芯等长。此外,外芯和内芯同轴设置,因此外芯和内芯等距。换而言之,外芯和内芯呈现
等距、等长的差分走线形式,因此,SAR传感器的参考端可以利用同轴线的外芯作为温补通道,用于为SAR传感器提供准确的温度补偿,以使SAR传感器可以更加精确地检测人体距离无线通信装置的远近。
[0009]可选地,上述SAR传感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电感器。第一电感器串联在感应通道上。如此,位于感应通道上的第一电感器将产生感抗,呈现断路状态,以阻止射频模块和天线之间的射频通道传输的射频信号通过感应通道汇入SAR传感器。由于感应通道传输的电容信号是直流信号,因此第一电感器呈现通路状态。也就是说,第一电感器的设置避免了SAR传感器对天线的无线辐射性能的影响,同时能够保证SAR传感器正常工作。
[0010]可选地,外芯通过第一电容器电连接到地。一方面,形成屏蔽通道,可以避免内芯上的传输信号(如电容信号)起到被干扰。另一方面,在屏蔽通道上串联第一电容器,利用第一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的特性,可以避免直流经屏蔽通道下地,保证了SAR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内芯的第一端还与射频模块电连接。可见,射频模块和SAR传感器均与内芯的第一端连接。当射频模块和SAR传感器共用同一同轴线与天线进行信号传输时,射频模块与内芯的第一端电连接,相比于射频模块与内芯的其他位置进行电连接,更好实施。
[0012]可选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SAR传感器的感应端电连接。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与内芯的第一端连接。即第一电感器串联在感应通道位于SAR传感器和内芯之间的位置。如此,第一电感器将产生感抗,呈现断路状态,以阻止射频信号从内芯的第一端汇入SAR传感器,从而避免SAR传感器对天线的无线辐射性能的影响。
[0013]可选地,上述SAR传感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其中,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及射频模块电连接。其中,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与射频模块电连接,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电连接到地,形成调试通道。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及射频模块电连接,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内芯的第一端电连接。也就是说,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与射频模块电连接后串联第二电容器,再与内芯的第一端电连接。如此,电容信号从内芯的第一端汇入射频模块所在的射频通道的支路时,利用第二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的特性,可以避免直流经调试通道下地,保证了SAR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上述SAR传感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电感电容并联模块。电感电容并联模块包括并联的第三电感器和第三电容器。内芯的第二端通过电感电容并联模块的第一端与天线电连接。其中,第三电容器用于调谐天线的阻抗,从而实现天线的谐振频率的调节。此外,考虑到第三电容器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特性,因此,为了保证电容信号(为直流信号)能够在天线和SAR传感器之间正常传输,利用第三电感器通直流隔交流的特性,保证了电容信号在天线和SAR传感器之间的正常传输。如此,射频信号通过第三电容器在天线和射频模块之间传输,电容信号通过第三电感器在天线和SAR传感器之间传输。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上述SAR传感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电感电容串联模块。电感电容串联模块包括串联的第四电感器和第四电容器。电感电容串联模块的第一端与天线电连接。电感电容串联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到地。其中,第四电感器用于调谐天线的阻抗,从而实现天线的谐振频率的调节。此外,考虑到第四电感器串联在天线和地之间,感应通道
上传输的电容信号可以通过第四电感器直流下地。为避免感应通道上传输的电容信号通过第四电感器直流下地,导致SAR传感器失效,本实现方案中,利用第四电容器和第四电感器串联,形成电感电容串联模块,串联在天线和地之间。如此,电容信号流入第四电感器所在的支路时将经过第四电容器,利用第四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的特性,可以避免直流下地,保证了SAR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主板、处理模块、以及如第一方面任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模块;SAR传感器;天线;同轴线;其中,所述射频模块及所述SAR传感器分别通过所述同轴线与所述天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包括同轴设置的外芯和内芯,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芯的内侧;所述SAR传感器的感应端与所述内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内芯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天线,并与所述天线电连接,形成感应通道;所述SAR传感器的参考端与所述外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内芯的第二端和所述外芯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所述天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一电感器串联在所述感应通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芯通过第一电容器电连接到地。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第一端还与所述射频模块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AR传感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SAR传感器的感应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少杰翟璇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