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型翻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04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凹型翻身枕,涉及腰椎术后疗养技术领域,包括包括翻身枕本体、靠坡和凹槽,翻身枕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靠坡,靠坡中部位置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翻身枕本体的形状为三角形,翻身枕本体外部的材质为纯棉,翻身枕本体内部填充物的材质为聚酯纤维,靠坡与翻身枕本体后端的相交处设置有顶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翻身枕本体、靠坡和凹槽,实现了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的功能,同时可以防止翻身枕的枕芯因为长期受压而发生移位和变形,避免患者手术后的伤口受到而二次伤害,同时更改了翻身枕的角度,防止患者因为翻身的角度过大而加重脊柱对内固定的负荷,避免引起关节突骨折。避免引起关节突骨折。避免引起关节突骨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凹型翻身枕


[0001]本技术涉及腰椎术后疗养
,尤其涉及凹型翻身枕。

技术介绍

[0002]腰椎狭窄手术是神经外科的椎管其他疾病手术,腰肌劳损,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在手术过后的疗养期间,则需要使用到翻身枕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避免患者手术后的伤口受到二次伤害。
[0003]现有的翻身枕角度为30
°
,60
°
,90
°
,长度为50cm,和一些普通枕头,一例VSD负压引流截瘫患者,为了利于引流和冲洗,在护理过程把两个普通枕头反折分别置于伤口上、下方,长期受压会使枕芯移位、变形,根据腰椎术后患者使用原有翻身枕的反映,切口受压会增加疼痛,导致术后侧卧的角度多数为90
°
,有研究认为脊柱手术后轴线翻身的角度为45
°
~60
°
,翻身角度过大会加重脊柱对内固定的负荷,引起关节突骨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凹型翻身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凹型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靠坡和凹槽,所述翻身枕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靠坡,所述靠坡中部位置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
[0006]优选的,所述翻身枕本体的形状为三角形。
[0007]优选的,所述翻身枕本体外部的材质为纯棉,所述翻身枕本体内部填充物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0008]优选的,所述靠坡与翻身枕本体后端的相交处设置有顶峰,所述靠坡与翻身枕本体底面相交处设置有底峰。
[0009]优选的,所述顶峰的角度为45度,所述底峰的角度为45度。
[0010]有益效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翻身枕本体、靠坡和凹槽,实现了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的功能,同时可以防止翻身枕的枕芯因为长期受压而发生移位和变形,避免患者手术后的伤口受到而二次伤害,同时更改了翻身枕的角度,防止患者因为翻身的角度过大而加重脊柱对内固定的负荷,避免引起关节突骨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凹型翻身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凹型翻身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凹型翻身枕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凹型翻身枕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例说明:
[0018]1、翻身枕本体;2、靠坡;3、凹槽;4、顶峰;5、底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凹型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1、靠坡2和凹槽3,翻身枕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靠坡2,靠坡2中部位置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
[0022]具体的,翻身枕本体1的形状为三角形。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三角形的形状具有稳定性,可以防止翻身枕本体1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发生变形。
[0024]具体的,翻身枕本体1外部的材质为纯棉,翻身枕本体1内部填充物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0025]在本实施例中:纯棉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卫生性,使得患者使用翻身枕本体1时更加舒适,聚酯纤维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可以防止翻身枕本体1因为长时间使用使得枕芯移位、变形。
[0026]具体的,靠坡2与翻身枕本体1后端的相交处设置有顶峰4,靠坡2与翻身枕本体1底面相交处设置有底峰5。
[0027]在本实施例中:顶峰4与底峰5存在使得将翻身枕翻卷时,可将翻身枕从“一字型”改成“凹型”。
[0028]具体的,底峰4的角度为45度,顶峰5的角度为45度。
[0029]在本实施例中:45度的顶峰4与底峰5使得翻身枕本体1的形状为正三角形,可以保持翻身枕本体1翻卷后的稳定性,避免患者使用翻身枕时与翻身枕分离。
[0030]本实施方案中:患者使用翻身枕时,将翻身枕本体1放置在患者身体的两侧,使得靠坡2接触到患者的身体,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防止患者因为长时间侧卧而产生疲劳,同时使得患者进行手术后的伤口处于凹槽3的内部,防止翻身枕本体1触碰到患者的伤口,避免对患者的伤口造成影响,防止患者的伤口受到二次伤害,通过设置翻身枕本体1、靠坡2和凹槽3,实现了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的功能,同时可以防止翻身枕的枕芯因为长期受压而发生移位和变形,避免患者手术后的伤口受到而二次伤害,同时更改了翻身枕的角度,防止患者因为翻身的角度过大而加重脊柱对内固定的负荷,避免引起关节突骨折。
[0031]工作原理:患者使用翻身枕时,将翻身枕本体1放置在患者身体的两侧,使得靠坡2接触到患者的身体,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防止患者因为长时间侧卧而产生疲劳,同时使得患者进行手术后的伤口处于凹槽3的内部,防止翻身枕本体1触碰到患者的伤口,避免对患者的伤口造成影响,防止患者的伤口受到二次伤害。
[003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凹型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1)、靠坡(2)和凹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靠坡(2),所述靠坡(2)中部位置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的形状为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外部的材质为纯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雪萍杨景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