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92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该粘合剂包含共聚物,其中,每100g上述共聚物含有0.0005-0.05mol含氮族元素或硫属元素的酸基团或该酸的盐基团,其电极活性物质分散性良好;并且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该电极是通过使含有上述粘合剂和电极活性物质的电极用组合物形成的活性物质层粘结于集电体上形成的,其中,电极活性物质以高密度填充,且表面平滑性优异;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极的速率特性和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粘合剂、含有该粘合剂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电极用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该电极用组合物的电极以及用该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而受到好评,取代铅二次电池、镍镉二次电池、镍氢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担负着电子设备用小型二次电池的主要角色,而且期待其应用于汽车用等动力用途方面。为寻求更高电力密度,活性物质的高容量化、在电极中的高填充化、电极层的厚壁化以及隔板或集电体的薄壁化等,继续进行研究。为了将电极活性物质高密度填充于电极中而降低粘合剂的配合比例时,电池变脆,容易使在截断或电池组装的工序中的次品率增大,使电池的循环特性降低。而且,降低电极中导电材料的配比时,存在电池速率特性降低的问题。此外,如果电极表面不平滑,通过隔板隔开的正负两极间距离在局部上变近,可能会使电流集中于一部分造成局部发热。因此一般在电极层形成后通过辊压等方法以期使电极表面平滑化并增大电极层的密度。如果辊压前的电极层表面粗糙、密度小,即使增大压缩的压力也很难得到平滑的表面,如若强行用高压力来提高活性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该粘合剂包含共聚物,其中,每100g上述共聚物含有0.0005-0.05mol含氮族元素或硫属元素的酸基团或该酸的盐基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3-23 084312/2005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该粘合剂包含共聚物,其中,每100g上述共聚物含有0.0005-0.05mol含氮族元素或硫属元素的酸基团或该酸的盐基团。2.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中,上述氮族元素或硫属元素为磷原子或硫原子。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中,上述共聚物具有50-99.9质量%的用通式(A)表示的结构单元,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16的烷基或环烷基。4.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其中,在上述共聚物的用上述通式(A)表示的结构单元中,R2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的上述通式(A)表示的结构单元的量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场弘治中村荣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