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91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电极体;封口板;集电垂片部件;外部电极端子;隔膜;脆弱部;集电垂片支座,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集电垂片部件具有:具有脆弱部的板状插入部和与一集电板连接的集电板连接部,集电垂片支座具有绝缘性,具有插入集电垂片部件的插入部的垂片接受部,该垂片接受部的电池内侧面以及电池外侧面上形成有在插入了插入部的状态下与贯通孔重合且具有与其同等以上的面积的支座孔,隔膜以覆盖支座孔的方式配置在垂片接受部的电池外侧,并且其中央部底面经由支座孔与脆弱部能通电地连接,电池内气压作用在脆弱部以及膈膜的电池内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耐冲击性优异的电流遮断机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不仅作为便携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小型仪器的驱动电源使用,还作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的驱动电源使用。在用作这种用途的电池中,要求高输出,所以串联连接多个电池,但是,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使用反应性非常强的材料,所以,使用在所述用途中的电池要求具备比使用在小型仪器中的电池更高的安全性。另外,在其用途的特性上,也要求耐冲击性或耐振动性优异。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在下述专利文献1~8中提出了有关在电池内压上升时遮断电流的电流遮断机构的技术。(专利文献1)实开平4-2426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41653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8-171898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8-293301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9-55197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平11-307080号公报(专利文献7)特开平11-154504号公报(专利文献8)特开平11-329405号公报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8所述的电流遮断机构,都存在容易由于振动或冲击而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具有开口的外装罐;收容在所述外装罐中的具有分别具备正负集电板的正负极的电极体(10);封闭所述开口的封口板(3);与所述正负极的任一集电板连接的集电垂片部件(9);比所述封口板(3)向外侧突出的外部电极端子(1);在比所述封口板(3)靠电池内侧且比所述集电垂片部件(9)靠电池外侧设置,且与所述外部电极端子(1)电连接,在电池内压上升时向电池外侧变形的隔膜(6);中央部分与所述隔膜(6)的电池内侧面连接,其周边与位于所述隔膜(6)的下方的所述集电垂片部件(9)连接,在所述隔膜变形上浮时断裂而遮断向隔膜(6)的通电的脆弱部;插入所述集电垂片部件(9)的一部分的集电垂...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8-11 2006-220676;JP 2006-9-11 2006-246127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具有开口的外装罐;收容在所述外装罐中的具有分别具备正负集电板的正负极的电极体(10);封闭所述开口的封口板(3);与所述正负极的任一集电板连接的集电垂片部件(9);比所述封口板(3)向外侧突出的外部电极端子(1);在比所述封口板(3)靠电池内侧且比所述集电垂片部件(9)靠电池外侧设置,且与所述外部电极端子(1)电连接,在电池内压上升时向电池外侧变形的隔膜(6);中央部分与所述隔膜(6)的电池内侧面连接,其周边与位于所述隔膜(6)的下方的所述集电垂片部件(9)连接,在所述隔膜变形上浮时断裂而遮断向隔膜(6)的通电的脆弱部;插入所述集电垂片部件(9)的一部分的集电垂片支座(7),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集电垂片部件(9)具有:具有所述脆弱部的板状的插入部(9a)、和与所述一集电板连接的集电板连接部(9b),所述集电垂片支座(7)具有绝缘性,具有插入所述集电垂片部件(9)的插入部(9a)的垂片接受部(7a),在该垂片接受部(7a)的电池内侧以及电池外侧双方的面上,形成有在插入了所述插入部(9a)的状态下与所述脆弱部重合的支座孔(7c),所述隔膜(6)以覆盖所述支座孔(7c)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垂片接受部(7a)的电池外侧,并且其中央部底面经由所述支座孔(7c)与所述脆弱部能通电地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康弘中西直哉能间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