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91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8
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循环桶,安装在轴上的直片叶轮,推进式叶轮及驱动电机组成的轴流循环机构,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调浆槽,及设置有排料口的储料桶,所述调浆槽内部设置的两组或多组轴流循环机构同轴线相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调浆和储料合二为一,同时具备搅拌、循环和撞击混合等多种调浆功能,可有效解决二段浮选柱入料调浆设备设置困难导致精矿回收效率低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


[0001]本技术涉及浮选前矿浆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

技术介绍

[0002]矿浆预处理是矿物浮选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浮选机获得良好技术指标的先决条件。浮选前矿浆预处理的必要性在于:(1)将浮选药剂分散并将分散的浮选药剂与矿浆良好混合,浮选药剂中的捕收剂吸附在目标矿物表面提高矿物疏水性;(2)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和条件;3)将入浮矿浆浓度稀释到合理范围。
[0003]目前浮选前矿浆预处理工序中,常用的矿浆预处理方式主要有:
[0004](1)机械搅拌调浆槽:传统的浮选前机械搅拌调浆槽由化学工业的搅拌槽演变而来,由电机驱动装置带动安装在主轴上的一个或多个桨叶搅拌器旋转产生的搅拌流场实现药剂分散和矿浆与药剂的混合,并采用循环桶和桶壁上的挡板强化混合过程。
[0005](2)矿浆准备器:于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开始使用的XK系列矿浆准备器,如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雾化混合式煤浆预处理器”(申请号201010033384.9)发布了以下技术方案:其由雾化系统、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三部分组成,雾化系统由主电机、挠性联轴器、套筒、起雾盘和加药漏斗等组成。上部箱体为进料和浮选药剂雾化工作区,箱体外侧有中心入料槽,左右两侧有溢流槽。下部箱体是煤浆与浮选药剂混合的工作空间,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三块上滑板和两块下滑板,各滑板上均布等高的坎条。实际使用时,浮选药剂经加药漏斗及管道流入起雾盘上方的套筒内,并溅落在起雾盘正面中心区。粘附在高速旋转的盘面上形成一层液膜,在离心力作用下向盘边缘运动,被盘边缘的锯齿切割为雾滴;入浮煤浆经中心入料槽分配到上部箱体两侧的溢流堰中,沿堰宽呈瀑布状溢流,其在泄落过程中与浮选药剂雾滴相遇,还有一部分雾滴靠重力直接降落在第一层上滑板,之后,混有浮选药剂的煤浆通过上下滑板的坎条,连续跃起和混合,使得煤浆与浮选药剂雾滴充分混合,直至从箱体底部排除进入浮选机。
[0006](3)射流混合器:在我国一些选煤厂推广使用的水喷射式煤浆预处理器,大致为压力矿浆从喷嘴高速射出,在喷射器内形成负压,浮选药剂由此吸入并裹卷到射流中,经水力冲击、剪切分散为油滴,在射流器喉管处实现浮选药剂与煤浆的混合。这种调浆方式混合强度和均匀度低,停留时间短,存在药剂和煤浆作用不充分的缺陷。
[0007]现有浮选柱入料的调浆主要由上述设备中的一种完成调浆后进入浮选入料桶,经泵送入浮选柱完成浮选入料过程,调浆设备和入料桶分离布置且需要一定的高程差,厂房占地面积大,并且一些由两段短柱浮选柱组成的工艺中,通常在二段不设置矿浆预处理设备,致使二段浮选柱由于入料未经良好调浆,浮选工艺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适应性差,精矿回收效率低。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秉性向贫杂细转变,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越来越细,组成也越来越复杂,低品位微细颗粒矿物资源的选矿回收效果一直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浮选柱处理微细粒煤的浮选前矿浆高剪切调浆预处理,同时实现矿浆及药剂循环对撞混合功能的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循环桶,安装在轴上的直片叶轮,推进式叶轮及驱动电机组成的轴流循环机构,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调浆槽,及设置有排料口的储料桶。
[0010]所述的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循环桶,安装在轴上的直片叶轮,推进式叶轮及驱动电机组成的轴流循环机构在调浆槽内部同轴线相向设置,具体地两组或多组所述轴流循环机构在调浆槽内部同轴线相向设置,优选地为两组轴流循环机构同轴线相向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两组轴流循环机构同轴线相向设置在所述调浆槽内部的中心线或对角线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同轴线相向设置在所述调浆槽内部的中心线位置。
[0012]所述的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片叶轮和推进式叶轮构成轴流式叶轮组,具体地由一组或多组直片叶轮和一组或多组推进式叶轮构成轴流式叶轮组,优选地由一组直片叶轮和一组推进式叶轮构成轴流式叶轮组。
[001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工作时,由调浆槽内两组同轴线相向设置的轴流循环机构,产生的两股料流在撞击区形成对撞,强化混合调浆效果。调浆后的料流经出料口进入储料槽,储料槽底部为向排料口倾斜的结构,排料口与浮选柱入料泵连接,经泵加压后送入浮选柱入料系统。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可以将调浆和储料合二为一,同时完成搅拌,循环和撞击混合等多种调浆功能,有效解决了二段浮选柱入料调浆设备设置困难导致精矿回收效率低的难题,具有极高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8]图中:1

循环桶,2

直叶片叶轮,3

轴流式叶轮,4

驱动电机,5

调浆槽,6

入料管,7

储料桶,8

排料口,9

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循环桶1,安装在轴上的直片叶轮2,推进式叶轮3及驱动电机4组成的轴流循环机构,设置有入料管6和出料口9的调浆槽5,及设置有排料口8的储料桶7。其中直片叶轮2和推进式叶轮3构成轴流式叶轮组。
[0021]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3
所示,调浆槽5内部的两组所述轴流循环机构同轴线相向设置。
[0022]具体实施时:驱动电机4驱动传动装置运转,传动装置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位于循环桶1的范围内设置有由一个推进式叶轮3和一个直叶片叶轮2组成的搅拌轴流循环机构,两组轴流循环机构在调浆槽5内同轴线相向设置,如图3所示,由搅拌轴流循环机构产生的两股料流在撞击区形成对撞,强化混合调浆效果。调浆后的料流经出料口9溢流进入储料槽7,储料槽7底部为向排料口8倾斜的结构,排料口8与浮选柱入料泵连接,经泵加压后送入浮选柱入料系统,完成浮选前矿浆调浆过程。
[0023]以上所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对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作过多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撞击流浮选柱入料调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循环桶,安装在轴上的直片叶轮,推进式叶轮及驱动电机组成的轴流循环机构,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调浆槽,及设置有排料口的储料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锋何广宏任瑞晨常圣强秦余春鹿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