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用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805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用手表,手表本体和手表表带,所述手表表带的一端与手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手表本体包括手表壳体、智能芯片和连接装置,所述手表壳体内设置有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安装在手表壳体中间,所述连接装置安装在手表壳体另一侧;所述手表本体通过连接装置与手表表带活动连接;所述手表表带包括表带片、表带和连接件;所述表带为U型弹性元件所述表带上均匀设置有表带片,相邻所述表带片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表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连接装置配合,使得手表本体和手表表带连接。和手表表带连接。和手表表带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穿戴用手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用手表。
[0002]
技术介绍

[0003] 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其功能相似于一台个人数码助理,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 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例如指南针、计步器、触摸屏、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作为大容量存储设备等等,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
[0004]例如中国专利CN107153503A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方法、智能手表控制装置及智能手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在智能手表的触敏表面上触摸输入;确定所述触摸输入的操作位置;若所述触摸输入的操作位置处于预设的交互区,则根据所述交互区当前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 确定所述触摸输入的操作指令;若所述触摸输入的操作位置处于预设的控制区,则根据所述触摸输入的操作数据确定所述触摸输入的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区对智能手表进行控制,在操作的同时查看交互区中图形用户界面的内容,但是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智能手表都是针对一个类群的人,并且,现有的触屏方式容易发生触屏错误或者触屏使用不灵活,也有甩动方式,但是过于粗鲁,甩动也不是很方便、按压方式也有,但是按压的方式容易导致手表损坏,并且按压不准确也容易导致显示屏损坏。因此,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方便调节表带长短适应不同人,以及能够实现适应人群模式切换的智能手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部分的智能手表都是针对一个类群的人,并且,现有的切换方式容易导致显示屏损坏或者使用不灵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用手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穿戴用手表,其创新点在于:手表本体和手表表带,所述手表表带的一端与手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手表本体包括手表壳体、智能芯片和连接装置,所述手表壳体内设置有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安装在手表壳体中间,所述连接装置安装在手表壳体另一侧;所述手表本体通过连接装置与手表表带活动连接;所述手表表带包括表带片、表带和连接件;所述表带为U型弹性元件所述表带上均匀设置有表带片,相邻所述表带片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表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连接装置配合,使得手表本体和手表表带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表壳体包括显示盘和下壳体,所述显示盘与下壳体盖合固定,所述智能芯片安装在下壳体上,所述显示盘上设置有按拉孔。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动力弹簧、连接凹槽和按拉件;所述连接凹槽开设在下壳体的侧边,所述动力弹簧固定在连接凹槽的上,所述按拉件安装在按拉孔内。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凹槽为三台阶状结构,所述连接凹槽的底部为圆弧;所述动力弹簧固定在连接凹槽的第二台阶上;所述动力弹簧有2个,分别安装在连接凹槽的第二台阶的两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形状与连接凹槽相匹配,所述连接底板上开设有按孔,所述按孔内可插入按拉件。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带片为方形表带片,所述方形表带片竖直连接在表带上,相邻所述方形表带片之间的空隙为1-5mm;所述方形表带片的长为3-5cm、宽为1-3cm。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表表带的一端与手表本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和固定公磁铁,所述固定公磁固定在固定块内侧,所述手表本体与固定装置的连接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上表面设置有母磁铁,所述固定块的形状与第二凸块的形状匹配,彼此契合。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芯片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第一运行模块、第二运行模块和第三运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第一运行模块、第二运行模块和第三运行模块;所述第一运行模块为成人智能模块,所述成人智能模块集成有蓝牙模块、收发短信模块、监测睡眠模块、监测心率模块、跑步记步模块、远程拍照模块、音乐播放模块、录像模块、指南针模块;上述模块根据不同标准归类到相应的功能模块区、娱乐模块区、安全模块区和工作模块区;所述第二运行模块为老年人智能模块,所述老年人智能模块集成有超精准 GPS定位模块、亲情通话模块、紧急呼救模块、心率监测模块、久坐提醒模块、吃药提醒模块;上述模块根据不同标准归类到相应的功能模块区、娱乐模块区、安全模块区和工作模块区;所述第三运行模块为儿童智能模块,所述儿童智能模块集成有多重定位模块,双向通话模块,SOS求救模块,远程监听模块,智能防丢模块,历史轨迹模块,电子围栏模块,计步器模块,爱心奖励模块,上述模块根据不同标准归类到相应的功能模块区、娱乐模块区、安全模块区和工作模块区。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所述智能芯片控制系统的手表控制方法具体下:Step1:按拉件动作与智能芯片关联,当按拉件按下时,完成手表表带的固定的同时,触动手表启动,智能芯片开始工作,显示盘显示初始状态;Step2:初始状态为成人智能模块,按拉件无间断顺时针旋转一周,则调整为老年人智能模式,按拉件无间断逆时针旋转一周,则调整为儿童智能模块;Step3:调整到所需的模式时,再旋转90度,选择为功能模块区,旋转180度,选择为娱乐模块区,旋转270度,选择为安全模块区,旋转360度,选择为工作模块区;Step4:根据Step3选择的模块区中,选择相应的当前使用模块;Step5:使用完毕后,可拉出按拉件,手表功能完毕,手表表带自动松开,取下智能手表即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手表,不仅穿戴时根据不同的手腕大小能够调整大小,调节方便,同时,智能手表还能利用自身结构设计进行模式切换,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0016](2)本专利技术表带片的设置能够使得U型弹性表带在复原状态下时为一长直状表带,
只需要用手按压U型弹性表带的中部,U型弹性表带能够自动地从中间向两端拱起,拱起的力能够将表带片顺势依次倒下,其倒下的力再传递给表带端部的连接件,使其能够与连接装置配合连接,完成佩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手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手表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手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手表表带通过连接装置与手表本体之间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本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智能穿戴用手表,如图1所示:手表本体1和手表表带2,所述手表表带2的一端与手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手表本体1包括手表壳体、智能芯片12和连接装置,所述手表壳体内,具体的,下壳体11内设置有智能芯片12,智能芯片12安装在下壳体11中间,所述连接装置安装在手表壳体另一侧;所述手表本体1通过连接装置与手表表带2活动连接;参考图2,所述手表表带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用手表,其特征在于:手表本体和手表表带,所述手表表带的一端与手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手表本体包括手表壳体、智能芯片和连接装置,所述手表壳体内设置有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安装在手表壳体中间,所述连接装置安装在手表壳体另一侧;所述手表本体通过连接装置与手表表带活动连接;所述手表表带包括表带片、表带和连接件;所述表带为U型弹性元件;所述表带上均匀设置有表带片,相邻所述表带片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表带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连接装置配合,使得手表本体和手表表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用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壳体包括显示盘和下壳体,所述显示盘与下壳体盖合固定,所述智能芯片安装在下壳体上,所述显示盘上设置有按拉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用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动力弹簧、连接凹槽和按拉件;所述连接凹槽开设在下壳体的侧边,所述动力弹簧固定在连接凹槽的上,所述按拉件安装在按拉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用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为三台阶状结构,所述连接凹槽的底部为圆弧;所述动力弹簧固定在连接凹槽的第二台阶上;所述动力弹簧有2个,分别安装在连接凹槽的第二台阶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用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形状与连接凹槽相匹配,所述连接底板上开设有按孔,所述按孔内可插入按拉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用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片为方形表带片,所述方形表带片竖直连接在表带上,相邻所述方形表带片之间的空隙为1-5mm;所述方形表带片的长为3-5cm、宽为1-3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用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表带的一端与手表本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和固定公磁铁,所述固定公磁固定在固定块内侧,所述手表本体与固定装置的连接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上表面设置有母磁铁,所述固定块的形状与第二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蔡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烨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