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80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6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两个壳体及转轴组件,两个壳体分别连接于转轴组件两侧,转轴组件能够运动、以使两个壳体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壳体靠近转轴组件的一侧设有防护件、且防护件抵持转轴组件的外观面,能够有效阻挡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性能。防水性能。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一般包括两个壳体和连接两个壳体的转轴组件,转轴组件能够运动、以使两个壳体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但是,现有的电子设备通过两个壳体与中间转轴组件的运动配合以实现折叠,这种运动配合导致整机结构件之间存在运动间隙,使得水和灰尘等异物容易从运动间隙中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因此,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防尘和防水存在较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通过在壳体靠近转轴组件的一侧设置防护件、且防护件抵接转轴组件的外观面,堵住了壳体与转轴组件之间的进水、进尘路径,从而能够有效阻挡水和灰尘等外部异物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性能。
[0004]具体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轴组件,转轴组件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通过转轴组件的运动、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以使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0005]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遮盖转轴组件;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转轴组件的外观面相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露出;
[0006]第一壳体包括防护件,防护件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靠近转轴组件的一侧,防护件抵持或接触转轴组件的外观面。
[0007]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通过两个壳体与中间转轴组的运动配合以实现折叠,这种运动配合导致整机结构件之间存在运动间隙。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壳体靠近转轴组件的一侧设置防护件,堵住了第一壳与外观面之间的运动间隙,防止水及灰尘等异物从运动间隙进入整机内腔,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性能。
[0008]此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相向转动至折叠状态,以使电子设备从打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或相背转动至展开状态,以使电子设备从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在电子设备变换形态的过程中,第一壳体可以靠近转轴组件的外观面滑动。防护件可以随着第一壳体运动,以使其始终抵持转轴组件的外观面,确保电子设备在运动过程中的防尘、防水性能。
[000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可以抵持转轴组件的外观面、且与外观面有力的作用。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也可以接触转轴组件的外观面,但与外观面之间没有力的作用,以减小第一壳体与外观面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运动过程更加流畅、无阻滞感,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采用弾性变形材料、且与转轴组件的外观面过盈
配合。在本实现方式中,防护件填充在运动间隙内时,受到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与转轴组件的外观面之间产生力的作用,以保证外观面与防护件之间无缝隙,从而防止水、灰尘等异物通过运动间隙进入整机内腔。
[00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设有过盈量,过盈量为0.1mm。
[00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第二侧边相对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靠近转轴组件的外观面,防护件包括位于第二侧边附近的防护部,防护部连续接触转轴组件的外观面。
[0013]在本实现方式中,防护部位于第二侧边附近、且抵持转轴组件的外观面,堵住了第一壳体与转轴组件的外观面之间的运动间隙,从而防止水及灰尘等异物通过运动间隙进入整机内腔。此外,防护件的防护部可以是连续的条状结构,也即防护部从转轴组件的外观面的一端一直延伸至另一端、且连续接触外观面,以保证防护部与触转轴组件的外观面之间无缝隙,提升电子设备的防护性能。
[00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还包括分别连接于防护部两端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位于第一侧边附近,第二延伸部位于第三侧边附近。
[0015]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分别位于第一侧边以及第三侧边附近,用于增加防护件与第一壳体的连接牢固度。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也可以用于与其他结构件配合,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性能。
[00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采用软胶材料。在本实现方式中,软胶材料柔软、易变形,能够使得防护件与外观面之间产生具有粘附性的摩擦,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也能保证外观面与防护件之间无缝隙,从而提升防护件在运动过程中的防护性能。
[001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具有自润滑性,从而降低防护件与转轴组件的外观面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运动过程更加流畅、无阻滞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0%的POM;或,防护件包括润滑层,润滑层接触转轴组件的外观面。在本实现方式中,防护件具有自润滑性,从而降低防护件与转轴组件的外观面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运动过程更加流畅、无阻滞感,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包括凸筋和底座,凸筋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凸筋的上端抵持或接触转轴组件的外观面,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下端的横截面积。
[0020]在本实现方式中,凸筋的上端比下端细。因此,凸筋只有较细的上端与转轴组件的外观面过盈配合,接触面积小,从而产生较小的摩擦阻力,对第一壳体与转轴组件的外观面之间相对运动的阻力较小。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凸筋也可以接触转轴组件的外观面,但不发生变形,也即凸筋与外观面之间没有力的作用,以减小第一壳体与外观面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运动过程更加流畅、无阻滞感,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包括多个凸筋,多个凸筋固定于同一个底座上,多个凸筋的形状相同、或至少存在一个凸筋与其他凸筋的形状不同。在本实现方式中,多个凸筋能够实现多重密封,以在提升防护性能的同时,减少对第一壳体内腔空间的占用,为元件的排布预留充足的空间。
[002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为多个,多个防护件间隔设置,多个防护件的形状相同、或至少存在一个防护件与其他防护件的形状不同。在本实现方式中,多个防护件能够
实现多重密封,以提升防护性能。具体地,防护件可以包括形状不同的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其中,第一防护件的截面可以近似为方形,利于阻挡较大的杂质。而第二防护件则可以采用凸筋结构,主要用于阻挡未被第一防护件阻挡的水、灰尘等杂质,从而提升防护件的防护性能。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的形状也可以相同,以降低防护件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2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由胶水固化形成,防护件的弹性模量在1Mpa至10Mpa的范围内。在本实现方式中,胶水固化后的弹性模量较低,使得防护件易弯曲拉伸,能够进行有粘附性的摩擦,从而提升对水和灰尘等杂质的防护性能。此外,也省去了防护胶条的制作成本。
[002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设有安装槽,防护件部分嵌合在安装槽内,以固定在第一壳体上,提高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能够通过所述转轴组件的运动、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共同遮盖所述转轴组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转轴组件的外观面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露出;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转轴组件的一侧,所述防护件抵持或接触所述转轴组件的所述外观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采用弾性变形材料、且与所述转轴组件的所述外观面过盈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设有过盈量,所述过盈量为0.1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所述第二侧边相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靠近所述转轴组件的所述外观面,所述防护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边附近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连续接触所述转轴组件的所述外观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防护部两端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宾唐奉邢冲刘雨蒋德得李政丁桥莹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