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79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水分离器,包括本体、下端盖、挡板组件、分离部及导流组件,其中,本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下端盖配合安装在本体的一端,以密闭该本体,挡板组件配合安装在该本体内,挡板组件的一端位于进口处,另一端靠近下端盖且与下端盖之间存在间隙,分离部配合安装在本体内,分离部的一端位于出口处,另一端靠近下端盖的排水口,导流组件设置在分离部内,导流组件的一端靠近所述出口,另一端靠近下端盖的排水口。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水分离器,气液混合介质由进口进入后会先后经由挡板组件和导流组件分别进行过滤,过滤效率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过滤效率低的问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过滤效率低的问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过滤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水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分离气液混合介质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具体而言,是一种通过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因此,不同于传统的燃烧能源,燃料电池在产生电能的过程中只会产生水和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氢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无污染、无噪声、高效率等特点,目前被频繁应用在汽车能源、航天能源等领域中。
[0003]氢燃料电池工作时,空气中的氧气和氢气进入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包括气态水和液态水),同时会伴有未反应氢气,从而形成气水混合介质。最后该气水混合介质从氢燃料电池的出口排出。为了提高氢气的利用效率,确保混合介质中的氢气可以循环利用,同时也要避免混合介质中的液态水对氢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相关技术中通常会设计氢气回收路径,将该气水混合介质中的液态水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后获得的氢气再次导入氢燃料电池的入口。
[0004]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单一的分离技术,例如单独的旋风分离技术或者单一的挡板。一方面,相关技术中采用单一分离技术的分离结构分水效率低。另一方面,也有设计者为提高分水效率而增加内部分离结构,但会造成分离后的气体介质的压力损失较大,在一些对压力损失有相应要求的应用环境中,不能满足对压力损失的要求。因此,相关技术中的气水分离结构的分水效率低,且不能同时满足对介质的压力损失的要求。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气水分离结构分水效率低及无法满足压力损失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气水分离器。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水分离器,包括:
[0008]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
[0009]下端盖,配合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一端,以密闭所述本体;
[0010]挡板组件,配合安装在所述本体内,且一端位于所述进口处,另一端靠近所述下端盖且与所述下端盖之间存在间隙;
[0011]分离部,配合安装在所述本体内,且一端位于所述出口处,另一端靠近所述下端盖的排水口;
[0012]导流组件,设置在所述分离部内,且一端靠近所述出口,另一端靠近所述下端盖的排水口。
[0013]优选地,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本体配合形成第一空
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进口相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挡板组件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本体配合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1>d2。
[0016]优选地,所述分离部呈中空的柱体,所述分离部的中空内腔形成第三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相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分离部为一体成型件。
[0018]优选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分离部内,所述导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排水口。
[0019]优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中空的圆锥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圆锥主体外侧的导流叶片。
[0020]优选地,所述导流组件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设置在所述分离部内,且所述第三挡板配合设置在所述导流件的第二端。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三挡板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导流件相配合,用于支撑所述导流件;
[0022]所述第三挡板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底面,所述底面上设置有镂空结构。
[0023]优选地,所述下端盖包括水平部和从所述水平部向外沿伸的斜面部,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上,所述斜面部靠近所述挡板组件。
[0024]优选地,所述斜面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范围为25度至35度。
[0025]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气水分离器包括本体、下端盖、挡板组件、分离部及导流组件,其中,本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下端盖配合安装在本体的一端,以密闭该本体,挡板组件配合安装在该本体内,挡板组件的一端位于进口处,另一端靠近下端盖且与下端盖之间存在间隙,分离部配合安装在本体内,分离部的一端位于出口处,另一端靠近下端盖的排水口,导流组件设置在分离部内,导流组件的一端靠近所述出口,另一端靠近下端盖的排水口。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气水分离器,气液混合介质由进口进入后会先后经由挡板组件和导流组件分别进行过滤,过滤效率高,同时满足压力损失小的要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过滤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如图1所示的气水分离器的剖面图;
[0029]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挡板组件和分离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三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在许多工业应用中,某些生产或工作流程中会产生一些气液混合介质,出于工业要求或提高某些介质回收使用率,往往需要将气液混合介质进行分离。相关技术中采用的气液分离结构,其过滤效率低,且在降低介质压力损失方面的性能不太理想,不能满足对介质的压力损失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氢燃料电池的应用中,需要对氢气进行回收利用,即需要将电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水蒸气和液态水的混合介质中的液态水分离出来,但相关技术中的分离装置分离效率较低,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过滤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
[003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水分离器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气水分离器1包括本体11、下端盖12、挡板组件13、分离部14及导流组件15,其中,本体11上设置有进口11a和出口 11b,下端盖12配合安装在本体11的一端,以密闭本体11,挡板组件13配合安装在本体11内,挡板组件13的一端位于进口11a处,另一端靠近下端盖12。如图所示,挡板组件13与下端盖12之间存在间隙。分离部14配合安装在本体 11内,分离部14的一端位于出口11b处,另一端靠近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下端盖,配合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一端,以密闭所述本体;挡板组件,配合安装在所述本体内,且一端位于所述进口处,另一端靠近所述下端盖且与所述下端盖之间存在间隙;分离部,配合安装在所述本体内,且一端位于所述出口处,另一端靠近所述下端盖的排水口;导流组件,设置在所述分离部内,且一端靠近所述出口,另一端靠近所述下端盖的排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本体配合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进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本体配合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1>d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呈中空的柱体,所述分离部的中空内腔形成第三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江
申请(专利权)人:世格流体控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