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马达、压电马达的控制方法及摄像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精密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压电马达、压电马达的控制方法、摄像模组及具有运动负载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拍照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一个重要功能,在拍照过程中利用驱动单元带动成像镜片组件移动,以实现光学变焦,进而放大或者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随着人们对拍照需要的不断提升,更大的光学变焦倍数已经成为未来移动终端发展的关键之一。若要实现更大的光学变焦倍数,成像镜片组件移动的距离也是较大的。
[0003]目前,带动成像镜片组件移动的驱动单元通常采用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VCM是利用来自永恒磁场或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的相互作用以产生直线运动,即通过VCM带动成像镜片组件的相对运动以改变焦距,但是,VCM是一种短行程的直线电机,也就是说,带动成像镜片组件移动的距离是有限的,这样,现有的短行程的VCM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光学变焦倍数。
[0004]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压电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关于第一中间面对称布设的第一谐振件和第二谐振件;第一激振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谐振件上,所述第一激振件加载电信号时能够激励所述第一谐振件振动;第二激振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谐振件上,所述第二激振件加载电信号时能够激励所述第二谐振件振动;相连接的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且所述第一传动臂与所述第一谐振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与所述第二谐振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关于所述第一中间面不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接触头,所述第一接触头用于与从动件抵接;所述第一激振件和/或所述第二激振件用于在振动时通过所述的第一传动臂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臂使得所述第一接触头转动,并带动所述从动件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位置处具有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马达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谐振件相对固定,且位于所述第一谐振件的外缘;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谐振件相对固定,且位于所述第二谐振件的外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马达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部和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数量相等,且关于所述第一中间面对称布设。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马达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部和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不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为平板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结构的靠近谐振件的外缘形成有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中的一个传动臂的长度尺寸大于另一个传动臂的长度尺寸。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所处的面,与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所处的面共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谐振件具有相对的第二安装面;相对的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激振件;相对的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激振件。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凸出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
二谐振件所处的面。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谐振件具有相对的第二安装面;相对的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其中一个安装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激振件;相对的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其中一个安装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激振件。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马达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三传动臂和第四传动臂,所述第三传动臂与所述第一谐振件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臂与所述第二谐振件连接,且所述第三传动臂和第四传动臂所处的一侧和所述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所处的一侧相对;所述第三传动臂和所述第四传动臂关于所述第一中间面不对称设置,所述第三传动臂和所述第四传动臂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接触头,所述第二接触头用于与所述从动件抵接,所述第一接触头和所述第二接触头能够带动所述从动件直线运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均关于第二中间面对称,且所述第二中间面与所述第一中间面相垂直,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三传动臂关于所述第二中间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臂和所述第四传动臂关于所述第二中间面对称设置。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马达还包括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包括: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一接触头抵接;第二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接触头抵接;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板和所述第二抵接板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马达还包括:关于所述第一中间面对称布设的第三谐振件和第四谐振件;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谐振件、所述第二谐振件、所述第三谐振件和所述第四谐振件;第三激振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谐振件上,所述第三激振件加载电信号时能够激励所述第三谐振件振动;第四激振件,设置在所述第四谐振件上,所述第四激振件加载电信号时能够激励所述第四谐振件振动;相连接的第五传动臂和第六传动臂,且所述第五传动臂与所述第三谐振件连接,所述第六传动臂与所述第四谐振件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臂和所述第六传动臂关于所述第一中间面不对称设置,所述第五传动臂和所述第六传动臂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三接触头,所述第一接触头和所述第三接触头用于与呈回转体结构的所述从动件抵接;连接轴,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从动件的回转轴线共线。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三谐振件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谐振件和所述第四谐振件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六传动臂关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对称布设,所述第二传动臂和所述第五传动臂关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对称布设。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
述第二谐振件由导电材料制得,且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由非导电材料制得,且所述第一谐振件的与第一激振件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所述第二谐振件的与第二激振件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所述第一谐振件上的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第二谐振件上的所述导电层一体成型。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马达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公共电学端,所述公共电学端接地,在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由导电材料制得且一体成型的情况下,所述公共电学端与呈一体的所述第一谐振件和所述第二谐振件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邢增平,郭利德,付乾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