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掺杂的铋基卤氧化物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4358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掺杂的铋基卤氧化物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铋基卤氧化物的化学组成为Bi2MO4Cl,其中M=Gd,Sm;[Bi2MO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掺杂的铋基卤氧化物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I掺杂的铋基卤氧化物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氢气是一种具有高燃烧值、高效率特点的清洁能源,因此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是解决上述挑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太阳能制氢效率,关键点是开发高效光催化剂。
[0003]现有的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大致包括以下几类:氮(氧)化物、卤(氧)化物、硫(氧)化物和少量氧化物。其中,氧化物因其制备工艺简单、空气气氛下稳定性好等优点,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然而大多数氧化物只能吸收太阳光谱中很小一部分的紫外光(小于5%),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只有少数材料可实现可见光下的光催化反应,钒酸铋(BiVO4)是过去二十年以来发展的一种稳定、廉价的窄带隙产氧光催化剂,通过控制形貌缩短超薄BiVO4纳米片的电荷迁移距离,可显著提高其光催化产氧活性。WO3是一种高效的可见光响应产氧光催化剂,这得益于其较正的价带能级位置。然而,上述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掺杂的铋基卤氧化物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中,铋基卤氧化物的化学组成为Bi2MO4Cl,其中M=Gd,Sm;且Bi:M:I原子的摩尔比为2:1:0.2~2;所述光催化剂具有类钙钛矿层状晶体构型,Bi2MO4Cl结构的空间群为P4/mmm,[Bi2MO4]
+
和[Cl]

层交替堆叠,其中M离子与立方体顶点的八个氧原子配位。2.一种I掺杂的铋基卤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采用熔盐法制备,将氧化铋Bi2O3、M2O3和碘氧化铋BiOI混合研磨均匀,其中体系中Bi:M:I原子的摩尔比为2:1:0.2~2;然后加入盐类反应介质继续研磨,经高温煅烧、洗涤烘干后得到所述I掺杂的Bi2MO4Cl光催化剂,其中M2O3为Gd2O3或Sm2O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掺杂的铋基卤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i2O3、M2O3和BiOI的摩尔比为0~1.8:1:0.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掺杂的铋基卤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贝贝宋向瑶王瑞虎赵聪慧徐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