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48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9:06
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锚定管和锚定爪,所述传感器本体中设置有伸出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从锚定管中穿过,末端连接有锚固在岩层中的锚定爪,所述锚定管中设置有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上设置有贯穿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将穿过锚定管的钢丝绳隔离开来防止互相缠绕干扰,提高了顶板离层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所述轨道槽中设置有自锁块,使穿过的钢丝绳能够自锁,方便安装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顶板离层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高顶板离层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高顶板离层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巷道的下沉和巷道的离层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如果巷道的下沉和巷道的离层会造成事故的发生,为了安全必须在煤矿巷道安装顶板离层传感器,顶板离层传感器尽头设置有数个锚爪,锚定在深入岩层的孔中,当锚定位置的岩层发生离层现象时,不同岩层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锚定在不同岩层中的锚爪,通过钢丝绳带动传感器内部传动机构,将离层量实时显示在测量仪表上。
[0003]目前传统的顶板离层传感器的钢丝绳在传感器内并无隔离,钢丝绳在传感器本体内极易缠绕在一起,如专利号为CN202010537543.2的专利中提到了一种改进型矿用光纤顶板离层传感器,该传感器连接锚爪的钢丝绳在其开槽安装杆中并未采取任何隔离手段,钢丝绳极易在开槽安装杆中缠绕,不利于安装顶板离层传感器,在使用时钢丝绳之间也会互相碰触,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无法为后期的分析及预判做出正确的分析报告。
[0004]市面上的离层仪钢丝固定几乎都是采用顶丝固定。现场离层仪安装完后,用小型工具旋转顶丝顶(压)住钢丝绳防止钢丝绳后退。离层仪安装后再拧紧顶丝,由于固定装置小,现场操作空间狭小,现场安装过程极为不便,拧不紧或者压不住都会导致钢丝滑动,以致离层量测量不准确。
[0005]地下岩层的在活动变化时,设置锚爪的钻孔的内壁也容易发生形变,导致锚固的锚爪失稳或脱落,影响离层传感器的正常工作,专利号为CN201220034150.0的专利中提到了一种围岩离层位移监测仪,该离层位移监测仪的锚爪采用是市面上常用的锚爪,通过弹性爪片自身的弹性适应钻孔孔壁的变化,局限性比较大,仍然容易从钻孔的内壁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该顶板离层传感器的锚定管中内置了导轨架,导轨架上设置有数条互相隔离的轨道槽,与锚爪连接的钢丝绳分别从对应的轨道槽中穿过,杜绝了钢丝绳在传感器本体内缠绕干扰的现象,且轨道槽中设置有自锁块,能够帮助钢丝绳完成自锁方便安装,且该顶板离层传感器的锚爪通过额外的弹簧提供弹力,使爪片向两侧转动弹开,时刻与钻孔的内壁贴合,防止失稳或脱锚。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装配式穿绳装置和锚定爪,所述传感器本体中的钢丝绳经装配式穿绳装置后连接至锚定爪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穿绳装置包括导轨架、锚定管和自锁块,所述导轨架上设置有数根贯穿的轨道槽,所述自锁块固定在轨道槽中,所述传感器本体中的钢丝绳从自锁块中穿过,所述轨道槽将穿过锚定管的钢丝绳隔离开来防止互相缠绕干扰,提高了顶板离层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的,围绕所述导轨架外部设置有锚定管进行包裹,所述导轨架的上端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有上连接座和锚定基台,所述上连接座设置在锚定管中,其边缘通过螺栓与锚定管连接,所述上连接座与锚定基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锚定基台上横穿过锚定卡条,所述锚定卡条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锚定管的直径,所述锚定卡条与钻孔的内壁接触,用于将所述锚定管锚定在岩层钻孔中。所述导轨架下端与传感器本体之间设置有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连接导轨架和传感器本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自锁块包括外部的外框和内部的自锁簧,所述自锁簧形状包括S型,压缩在外框内,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开孔,所述钢丝绳自自锁簧开孔一端先后穿过外框和自锁簧开孔,然后经过自锁簧另一端与外框的挤压点后,从外框另一侧穿出进入轨道槽中。相对于市场上常用的顶丝固定,所述自锁块能够使穿过的钢丝绳自锁,方便安装。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本体上方设置有数个出绳孔,优选的,所述出绳孔聚集在一起,方便统一穿过锚定管,所述导轨架下端与传感器本体上方设置有出绳孔的位置之间设置有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用于连接导轨架的传感器本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座上在出绳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穿绳孔,所述第一穿绳孔的位置也与导轨架上的轨道槽相对应。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座与锚定基台在导轨架轨道槽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穿绳孔和第三穿绳孔,所述钢丝绳从传感器本体中伸出后,依次经过第一穿绳孔、轨道槽、第二穿绳孔和第三穿绳孔,最后从锚定基台穿出与锚定在钻孔中的锚定爪连接,在该过程中,每根钢丝绳都处于独立的通孔空间中,互不干涉,不会发生钢丝绳之间互相缠绕碰触干扰的问题,保证了所述顶板离层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所述导轨架设置有数根贯穿的限位孔,所述上连接座上表面和下连接座下表面在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截面形状与限位孔截面形状一致,所述限位销插入限位孔中,防止导轨架在锚定管中晃动或转动干扰到钢丝绳。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所述轨道槽的截面形状包括倒置的梯形型,长边朝外,短边朝内,所述外框的形状包括矩形,其两侧的形状与轨道槽的截面形状相同,都为倒置的梯形型,使所述外框能够固定在轨道槽中。钢丝绳从轨道槽中穿过时,存在与轨道槽的内壁接触的可能性,而轨道槽中自锁块的设置,能够防止钢丝绳触碰轨道槽的内壁而导致顶板离层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而轨道槽也使自锁块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防止钢丝绳上因为增加了自锁块而更容易互相碰触缠绕。
[0017]进一步的,所述自锁簧的开孔与相邻外框上的开孔不对齐,所述钢丝绳从中穿过,形成第一自锁点,所述自锁簧的下端侧边与外框活动连接,所述钢丝绳从自锁簧的下端侧边与外框之间穿过,形成第二自锁点。所述自锁块通过两处自锁点完成对钢丝绳的自锁,向下拉动钢丝绳时,第一自锁点和第二自锁点解锁,钢丝绳顺利拉出,反之向上拉动钢丝绳时,第一自锁点和第二自锁点锁定,阻止钢丝绳向上拉动。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所述锚定爪包括锚杆和锚定部,所述锚杆的尾部与从锚定管中伸出的钢丝绳连接,头部与锚定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锚定部包括的连接螺母和连接螺母两侧转动连接的左锚爪和右锚爪,围绕所述锚杆设置有弹簧,所述锚定部与弹簧上端之间设置有垫片法兰,所述垫片法兰边缘与左锚爪和右锚爪的下表面接
触,所述锚杆从下到上依次穿过弹簧、垫片法兰和连接螺母。所述锚定爪其结构类似雨伞,相对传统锚爪增加了弹簧和可活动的左右锚爪,锚定的钻孔内壁收到侵蚀,导致锚定位置的两点距离增大时,左右锚爪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增加伸展开的长度,以适应锚定位置的变化,使所述锚定爪不会像传统锚爪一样因为钻孔内壁的侵蚀失稳或脱锚,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顶板离层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检测更加精准。
[0019]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所述离层传感器在锚定管中增加了导轨架,在所述导轨架上设置分隔贯穿的轨道槽,使连接锚定爪的钢丝绳之间单独工作,一方面,防止钢丝绳安装前在锚定管中互相缠绕影响安装效率,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本体、装配式穿绳装置和锚定爪,所述传感器本体中的钢丝绳经装配式穿绳装置后连接至锚定爪上;所述装配式穿绳装置包括导轨架、锚定管和自锁块,所述导轨架上设置有数根贯穿的轨道槽,所述自锁块固定在轨道槽中,所述传感器本体中的钢丝绳从自锁块中穿过;围绕所述导轨架外部设置有锚定管进行包裹,所述导轨架的上端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有上连接座和锚定基台,所述上连接座设置在锚定管中,其边缘通过螺栓与锚定管连接,所述上连接座与锚定基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锚定基台上横穿过锚定卡条,所述锚定卡条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锚定管的直径,所述导轨架下端与传感器本体之间设置有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连接导轨架和传感器本体;所述自锁块包括外部的外框和内部的自锁簧,所述自锁簧形状包括S型,压缩在外框内,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开孔,所述钢丝绳自自锁簧开孔一端先后穿过外框和自锁簧开孔,然后经过自锁簧另一端与外框的挤压点后,从外框另一侧穿出进入轨道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上方设置有数个出绳孔,所述下连接座上在出绳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穿绳孔,所述第一穿绳孔的位置与导轨架上的轨道槽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板离层位移传感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阁于文俊武颖奎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泰烁岩层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