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3485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先将竹子制成粗竹纤维,然后将粗竹纤维编织成竹纤维带,将竹纤维带分成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以备后续使用;S102:在模具内倒入熔化后的树脂,制作内衬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剂将第一竹纤维带层、加强层、第二竹纤维带层和外护层依次包裹粘接在内村层外壁,并通过加强层将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隔离开,通过加强层提高了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在外部环境变化较大时,避免内村层表面的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脱落,提高了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
,具体为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是一种以竹子为基材,以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的工艺方式加工成型的新型环保产品,其承压、抗震、抗沉降能力强,耐腐蚀性好,具有极高的抗变形能力,综合造价低廉,可广泛替代钢材、水泥、塑料等高污染、高能耗材料,是当前世界科技前沿极具代表性的新兴产品。
[0003]现有的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是将竹纤维带直接包裹缠绕在内村层外壁,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竹纤维带层容易从内村层外壁脱落,降低了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以解决电池包密封性测试时间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1:先将竹子制成粗竹纤维,然后将粗竹纤维编织成竹纤维带,将竹纤维带分成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以备后续使用;
[0007]S102:在模具内倒入熔化后的树脂,制作内衬层;
[0008]S103:在内衬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第一竹纤维带层交替粘接包裹在内村层外壁;
[0009]S104:在第一竹纤维带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加强层粘接包裹在第一竹纤维带层外壁;
[0010]S105:在加强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第二竹纤维带层交替粘接包裹在加强层外壁;
[0011]S106:在第二竹纤维带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外护层粘接包裹在第二竹纤维带层外壁;
[0012]S107:待第一竹纤维带层、加强层、第二竹纤维带层和外护层依次包裹粘接后,在温度为80

90℃条件下加热10

15分钟,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恢复至常温,使得第一竹纤维带层、加强层、第二竹纤维带层和外护层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从而得到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
[0013]其中,在步骤S101中,所述粗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1、浸泡:将竹子剖成两半或从中心穿孔,得到半圆状竹材或空心竹材,作为预处理料,将预处理料用水浸泡12h~48h后,得到浸泡后的竹材;
[0015]S1.2、帚化:将S3.1中得到的浸泡后的竹材放在帚化机中帚化3次,得到平展竹材;
[0016]S1.3、软化:在常温的条件下,将S3.2中得到的平展竹材在软化液中浸泡1h~3h后,接着平展竹材继续在在软化液中浸泡并加热至70℃,保温30min后,得到软化竹材;
[0017]S1.4、开纤处理:将S3.3中得到的软化竹材用水冲洗后梳解、开纤,得到粗竹纤维;
[0018]S1.5、将S3.4中得到的粗竹纤维浸泡在温度为100℃的蒸煮液中,蒸煮30min~80min后,得到蒸煮后的粗竹纤维。
[0019]其中,所述浸泡后的竹材放在帚化机中帚化3次分别为:第1次在帚化齿间隙为5mm~8mm的条件下帚化,第2次和第3次在帚化齿间隙为3mm~4mm的条件下帚化。
[0020]其中,在步骤S103中,所述第一竹纤维带层包括第一内层和第一外层,所述第一内层在内衬层外壁呈45度方向缠绕,所述第一外层在内衬层外壁呈135度方向缠绕,所述第一内层和第一外层交叉缠绕粘接在所述内村层外壁。
[0021]其中,在步骤S104中,所述加强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加强层的内壁均匀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加强层的外壁均匀设置有第二凸起。
[0022]其中,在步骤S105中,所述第二竹纤维带层包括第二内层和第二外层,所述第二内层在内衬层外壁呈45度方向缠绕,所述第二外层在内衬层外壁呈135度方向缠绕,所述第二内层和第二外层交叉缠绕粘接在所述加强层外壁。
[0023]其中,在步骤S106中,所述外护层采用聚乙烯复合管制成。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剂将第一竹纤维带层、加强层、第二竹纤维带层和外护层依次包裹粘接在内村层外壁,并通过加强层将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隔离开,通过加强层提高了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在外部环境变化较大时,避免内村层表面的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脱落,提高了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竹纤维带层缠绕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0、内村层;20、第一竹纤维带层;30、加强层;31、第一凸起;32、第二凸起;40、第二竹纤维带层;50、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01:先将竹子制成粗竹纤维,然后将粗竹纤维编织成竹纤维带,将竹纤维带分成第一竹纤维带层20和第二竹纤维带层40,以备后续使用;
[0033]S102:在模具内倒入熔化后的树脂,制作内衬层10;
[0034]S103:在内衬层10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第一竹纤维带层20交替粘接包裹在内村层10外壁;
[0035]S104:在第一竹纤维带层20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加强层30粘接包裹在第一竹纤维带层20外壁;
[0036]S105:在加强层30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第二竹纤维带层40交替粘接包裹在加强层30外壁;
[0037]S106:在第二竹纤维带层40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外护层50粘接包裹在第二竹纤维带层40外壁;
[0038]S107:待第一竹纤维带层20、加强层30、第二竹纤维带层40和外护层50依次包裹粘接后,在温度为80

90℃条件下加热10

15分钟,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恢复至常温,使得第一竹纤维带层20、加强层30、第二竹纤维带层40和外护层50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从而得到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
[0039]其中,在步骤S101中,粗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1、浸泡:将竹子剖成两半或从中心穿孔,得到半圆状竹材或空心竹材,作为预处理料,将预处理料用水浸泡12h~48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先将竹子制成粗竹纤维,然后将粗竹纤维编织成竹纤维带,将竹纤维带分成第一竹纤维带层和第二竹纤维带层,以备后续使用;S102:在模具内倒入熔化后的树脂,制作内衬层;S103:在内衬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第一竹纤维带层交替粘接包裹在内村层外壁;S104:在第一竹纤维带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加强层粘接包裹在第一竹纤维带层外壁;S105:在加强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第二竹纤维带层交替粘接包裹在加强层外壁;S106:在第二竹纤维带层表面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将外护层粘接包裹在第二竹纤维带层外壁;S107:待第一竹纤维带层、加强层、第二竹纤维带层和外护层依次包裹粘接后,在温度为80

90℃条件下加热10

15分钟,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恢复至常温,使得第一竹纤维带层、加强层、第二竹纤维带层和外护层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从而得到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1中,所述粗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浸泡:将竹子剖成两半或从中心穿孔,得到半圆状竹材或空心竹材,作为预处理料,将预处理料用水浸泡12h~48h后,得到浸泡后的竹材;S1.2、帚化:将S3.1中得到的浸泡后的竹材放在帚化机中帚化3次,得到平展竹材;S1.3、软化:在常温的条件下,将S3.2中得到的平展竹材在软化液中浸泡1h~3h后,接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浪静梁荣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粤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