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波堤的堤顶元件、用于防波堤的护面层组件、防波堤、对防波堤加堤顶的方法以及在防波堤上提供护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322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波堤的护面层组件中的堤顶元件。堤顶元件包括:中央部分;两个翼部,这两个翼部从中央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当放置在防波堤上时,沿防波堤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从中央部分沿横向于防波堤的长度方向的向前方向延伸的鼻部。中央部分的背侧是垂直定向的背面,其面向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堤顶元件可具体地用作护面层的堤顶元件,该护面层包括具有中央部分的类型的护面元件,其中:两个翼部从中央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尾部和鼻部从中央部分沿横向于翼部的延伸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护面层、防波堤和使用堤顶元件的方法。堤顶元件的方法。堤顶元件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防波堤的堤顶元件、用于防波堤的护面层组件、防波堤、对防波堤加堤顶的方法以及在防波堤上提供护面的方法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一种防波堤。
[0002]防波堤具有水平延伸的细长芯体,该芯体带有一个或两个倾斜侧。通常,过滤层和/或底层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倾斜侧上并且可选地还设置在相邻水的底部处的(一个或多个)倾斜侧的趾部处。作为顶层,(一个或多个)倾斜侧覆盖有护面层。
[0003]专利技术背景
[0004]在护面层的上侧处,可以出于不同原因提供所谓的堤顶元件,有时也称为冠部元件。例如,可以提供堤顶元件以界定装甲层与装甲层上方的构造,例如道路或长廊。在堤顶较低的防波堤的情况下,还可提供堤顶元件以防止波浪翻过防波堤。在这两种情况下,堤顶元件基本上都是L形的。L形的垂直腿部分别提供了护面层与其上方构造之间的限制或者阻止了波浪翻滚。水平腿部从护面层突出并用于提供堤顶元件稳定性,以允许垂直腿部垂直直立并承受波浪。
[0005]参考申请人的WO

2018/052292,已知护面层可以由护面元件制成,护面元件以类似屋顶瓦片的方式铺设在防波堤的斜面上,护面元件在WO

2018/052292中称为覆盖元件。WO

2018/052292的护面元件包括中央部分;在WO

2018/052292中称为鼻部的两个翼部,这两个翼部从中央部分向相反方向突出;在WO

2018/052292中称为第一腿部的鼻部,该鼻部从中央部分沿横向于翼部延伸的向前方向突出;以及在WO

2018/052292中称为第二腿部的尾部,该尾部从中央部分向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延伸。WO

2018/052292的这个护面元件能够可选地具有从中央部分沿横向于向前/向后方向且横向于翼部的向上方向延伸的第三腿部。在WO

2018/052292的护面元件的情况下,在第三腿部的顶部上具有从中央部分沿与向上方向相反的向下方向延伸的第四腿部可产生根据申请人的WO

2004/009910的护面元件.
[0006]WO

2018/052292和WO

2004/009910类型的护面元件具有像翼部、尾部、鼻部那样的从中央部分突出的突起,当作为护面层铺设时,这些突起提供了作用在防波堤上的波浪水通过的空间。当水通过这些空间时,波浪的能量会因阻尼而耗散。
[0007]在具有根据WO

2018/052292的护面元件的护面层的或向像道路或林荫大道那样的水平构造的过渡部处,要么使用L形堤顶元件,要么将上护面元件的上突起嵌入到道路/林荫大道的(一个或多个)基础层中。
[0008]专利技术概述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替代的堤顶元件,这种堤顶元件可具体地用作护面层的堤顶元件,该护面层包括具有中央部分的类型的护面元件,i)两个翼部从该中央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ii)尾部和鼻部从该中央部分沿与翼部延伸方向垂直的相反方向延伸。这种类型的护面元件是例如WO

2018/052292或WO

2004/009910图3中的一类。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目的是通过提供用于防波堤的护面层的堤顶元件实现的,其中,堤顶元件包括:
[0011]‑
中央部分,
[0012]‑
两个翼部,这两个翼部从中央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当放置在防波堤上时沿防波堤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3]‑
鼻部,该鼻部从中央部分沿横向于防波堤的长度方向的向前方向延伸;以及
[0014]其中,中央部分的背侧是垂直定向的背面,其面向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
[0015]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堤顶元件具有中央部分,该中央部分具有上侧、下侧、作为背面的背侧、鼻部从其突出的前侧、左翼部从其突出的左侧以及右翼部从其突出的右侧。在使用中,即当堤顶元件放置在防波堤上时,x轴平行于防波堤的长度方向,并且x轴和y轴两者基本上都是水平的。
[0016]与具有两个翼部、鼻部和尾部的护面元件相反,例如根据WO

2018/052292或WO

2004/009910图3的护面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在背侧处没有像所谓的尾部那样的显著突起。相反,中央部分的背侧由垂直定向的背面组成。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堤顶元件的背面可称为齐平背面,并且允许从护面层到护面层上方的像道路或林荫大道那样的构造的容易和平滑的过渡。从美学角度来看,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堤顶元件获得的过渡部可称为细长型,这是由于没有与所需的护面元件具有明显不同的形状和构造的附加的堤顶元件以及由于避免了与过渡部相邻的护面层的低效水能阻尼空间的缘故。然而,这种细长的过渡部也允许更高效的防波堤设计,以及因此更高效的防波堤。这是因为横向于防波堤的长度方向看,有效无波能阻尼过渡部保持较小,从而导致获得的空间可用于高效地波能阻尼构造措施和/或可用于设计具有较小宽度(横向于其长度)的防波堤。
[0018]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堤顶元件的背离防波堤朝向水的前侧确实具有与护面层的护面元件相似或大致相同的波能阻尼功能,而没有横向于护面层看到的在护面层上方突出的堤顶元件(低效)。当堤顶元件在护面层上方突出时,就像L形堤顶元件用于防止波浪翻滚的情况一样,它将通过制动作用而不是阻尼作用来消散波浪能。抵抗突出的堤顶元件抛出的波浪将突然制动,从而导致作用在堤顶元件上的巨大力将其推倒。实际上,突出的堤顶元件的翻倒将被水平的、向后突出的腿部抵消。这个向后突出的腿部将对防波堤施加向下的力,这反过来又需要构造措施来承受或减少这些力。
[0019]可以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该堤顶元件一起使用的护面层可由水平排列的护面元件形成,其中每个护面元件包括中央部分、从中央部分沿着防波堤的长度方向沿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翼部、从中央部分沿向后方向朝向防波堤延伸且横向于防波堤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尾部、以及从中央部分沿与向后方向相反的向前方向延伸的鼻部。在这种护面层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水平的所述护面元件排的翼部可附加地相互对准,并且上方的水平的护面元件排的护面元件的鼻部可支承在下方的水平的护面元件排的护面元件上。在护面层的这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水平排可以说是沿着防波堤的斜坡彼此堆叠,使得上方水平的护面元件排的护面元件的鼻部支承在下方的水平的护面元件排的护面元件上,从而导致护面元件以像屋顶瓦片那样的方式铺设在防波堤的斜面上。这种像屋顶瓦片那样的布置可以是对准布置,但优选地是交错布置。在对准布置中,上方的水平的护面元件排的护面元件的鼻部支承在下方的水平的护面元件排的护面元件的尾部的上侧上,从而导致沿防波堤的斜坡的方向看,护面元件也布置成对准的各排。在优选的交错布置中,上方的所述护面元件
排的所述护面元件的鼻部支承在下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防波堤的护面层组件,包括:

多个水平的护面元件排,以及

水平的堤顶元件排;其中,每个护面元件包括中央部分、沿着所述防波堤的长度方向从所述中央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翼部、从所述中央部分朝向所述防波堤沿向后方向且横向于所述防波堤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尾部、以及从所述中央部分沿与向后方向相反的向前方向延伸的鼻部,其中,每个所述排的护面元件的所述翼部相互对准;其中,上方的护面元件排的所述护面元件的所述鼻部支承在下方的护面元件排的所述护面元件上;其中,每个堤顶元件包括:

中央部分,

两个翼部,所述翼部从所述中央部分沿相反方向延伸,当放置在防波堤上时沿防波堤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鼻部,所述鼻部从所述中央部分沿横向于所述防波堤的长度方向的向前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堤顶元件排的所述堤顶元件的翼部相互对准;以及其中,水平的堤顶元件排放置在多个水平的护面元件排的上排上方,其中所述堤顶元件排的所述堤顶元件的鼻部支承在护面元件的所述上排的护面元件的顶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的背侧是垂直定向的背面,其面向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面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元件的翼部的背侧是垂直定向的背面,其能够与相应的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的背面齐平。3.如权利要求1

2中的一项所述的护面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两个翼部和鼻部形成为单个部件,比如由混凝土制成的单个部件。4.如权利要求1

3中的一项所述的护面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的下侧是水平底面。5.如权利要求1

4中的一项所述的护面层组件,其特征在于,x轴由所述翼部的延伸方向限定,垂直于x轴的y轴由所述鼻部的延伸方向限定,并且xy平面通过由所述x轴和所述y轴跨越的平面限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面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的背面相对于所述xy平面倾斜,从所述堤顶元件的下侧朝向所述堤顶元件的上侧看,斜面沿向前方向。7.如权利要求5

6中的一项所述的护面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的背面与所述xy平面之间的角度为至多80
°
,比如至多75
°
或至多70
°
。8.如权利要求5

7中的一项所述的护面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的背面与所述xy平面之间的角度至少为50
°
,比如至少为60
°

9.如权利要求5

8中的一项所述的护面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顶元件的中央部分的背面与所述xy平面之间的角度在约5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巴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