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131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4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基材及电极叠层;电极叠层设置于透明基材的一侧,且包括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金属网格电极及第一延伸导电件,第一金属网格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部及第一接地电极部,第一触控电极部与第一接地电极部相间隔,第一延伸导电件与第一接地电极部连接,以形成第一接地端,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金属网格电极,第二金属网格电极包括第二触控电极部,第二触控电极部与第一触控电极部相间隔,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重叠设置,透明基材、第一触控电极部及第二触控电极部的位置相对。一种触控设备包括外壳及配置于外壳内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第一接地端与外壳连接,触控面板及设备可屏蔽电磁波以降低电磁干扰。干扰。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例如触控设备或触控显示设备,在工作时其内部的显示面板会发出大量电磁波或受到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造成触控显示设备的损害,更甚者甚至危害到使用者。有鉴于此,现有技术通常会在触控面板上加设接地金属网,来屏蔽电磁波,减轻电磁干扰。然而,现有技术的金属网的设置方式为额外为贴附在触控面板上,造成触控设备整体结构厚度增加以及制程步骤增加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的触控设备具有为了屏蔽电磁波而衍生的厚度及制程步骤增加等问题。
[0003]本“先前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先前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道的习知技术。此外,在“先前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晓或认知
【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明基材;一电极叠层,设置于该透明基材的一侧,且包括:一第一电极层,包括一第一金属网格电极以及一第一延伸导电件,该第一金属网格电极包括一第一触控电极部以及一第一接地电极部,该第一触控电极部与该第一接地电极部相间隔,该第一延伸导电件与该第一接地电极部连接,以形成一第一接地端;一第二电极层,包括一第二金属网格电极,该第二金属网格电极包括一第二触控电极部,该第二触控电极部与该第一触控电极部相间隔;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二电极层重叠设置,该透明基材、该第一触控电极部以及该第二触控电极部的位置相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电极部还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依序间隔排列,该第一接地电极部还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电极图案,各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电极图案分离地配置于两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之间,且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电极图案与该第一延伸导电件连接,该第二触控电极部还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图案,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依序间隔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透明胶层以及一第二透明胶层,该第一透明胶层配置于该电极叠层与该透明基材之间,该第二透明胶层配置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还包括一第一透明薄膜,该第一透明薄膜配置于该第一金属网格电极远离该透明基材的一侧,该第一透明薄膜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承载部以及一第一翼部,该第一金属网格配置于该第一承载部与该第一透明基材之间,该第一触控电极部与该第一接地电极部相间隔地配置于该第一承载部上,该第一延伸导电件配置于该第一翼部上且与该第一接地电极部连接,以形成该第一接地端,且该第二电极层还包括一第二透明薄膜,该第二透明薄膜配置于该第二金属网格电极远离该透明基材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导电件与该第一翼部朝远离该透明基材的方向弯折成型该第一接地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层还包括一第二延伸导电件,该第二金属网格电极还包括一第二接地电极部,该第二触控电极部与该第二接地电极部相间隔,且该第二延伸导电件与该第二接地电极部连接,以形成一第二接地端,且该第一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二电极层与该透明基材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电极部还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依序间隔排列,该第一接地电极部还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电极图案,各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电极图案分离地配置于两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图案之间,且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电极图案与该第一延伸导电件连接,该第二触控电极部还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图案,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图案依序间隔排列,该第二接地电极部还包括多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宏林嘉铃
申请(专利权)人: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