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87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该隔音墙包括吸音层,吸音层按质量份计其组分包括:硅酸盐水泥18.6~29.5份、改性处理的竹骨料25.5~40.8份、中砂25.6~30.8份、重组外加剂0.5~1.5份、中性水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音墙突破性地解决了有机竹骨料与无机水泥砂浆界面相容性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竹骨料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比未经改性处理的竹颗粒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20倍左右。同时,本隔音墙吸音降噪作用明显,可降噪15dB以上,抗冻与耐腐蚀性能均增强,在同等厚度下比普通混凝土墙轻30%~40%,由于自重轻,生产成本低,且可大批量工厂自动化预制生产,可广泛用于建筑非承重墙体、高速公路两侧、高铁周边声屏障工程、粮仓、赛车场周边、医院、学校等需吸音降噪场所。等需吸音降噪场所。等需吸音降噪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噪音污染问题已成为人类密切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交通沿线的噪音污染等已成为行业内高度重视的技术研究领域。现有的隔音墙(声屏障)均为金属、塑料、玻璃钢等制造的,不耐腐蚀,易老化,寿命短且成本高,隔音效果一般,且往往运输成本高,存有较明显的缺陷。
[0003]近年来,植物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绿色环保材料,受到了混凝土领域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植物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防止裂缝扩张,提高混凝土延性等性能。但是,由于有机植物纤维与无机水泥砂浆界面不相容,而且混凝土中的水泥碱性环境容易腐蚀植物纤维,导致植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耐久性差,甚至无法粘结成型,因此植物纤维不能直接应用于混凝土隔音墙中。本专利技术针对这些严重缺陷,利用经过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掺入到水泥砂浆中,制备得到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该隔音墙在保证原有隔音降噪效果的基础上,强度得到显著提高,抗冻及耐腐蚀性能均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痛点,提供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该隔音墙绿色环保、新颖轻质、成本低,可大批量工厂自动化预制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且具有较强的吸音降噪作用;同时,经过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所制备的混凝土吸音效果、韧性、强度均佳,而且克服了植物纤维在混凝土中易发生腐蚀、发酵、虫蛀等缺点,使用寿命长,制备出的隔音墙体强度显著提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包括吸音层,所述的吸音层主要由水泥砂浆和改性处理的竹骨料均匀混合制成。
[0007]所述的吸音层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改性处理的竹骨料25.5~40.8份、硅酸盐水泥18.6~29.5份、中砂25.6~30.8份、重组外加剂0.5~1.5份、中性水10~20份。
[0008]其中,所述的外加剂为重组外加剂,所述的重组外加剂优选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与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混合重组的,能显著改善改性处理的竹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效果。其中,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以木浆为生产原料之一,木浆中含木质素成分,竹骨料的主要成分也包含木质素。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与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质量比为4:1,两者结合时可以显著提高改性处理的竹骨料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度,使其能够牢固粘合在一起,形成不易变形的贯通孔腔结构。
[0009]所述的竹骨料是经过改性处理过的,在具备原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耐腐蚀性,提
高了竹骨料和水泥砂浆的相容性,增加了竹骨料与水泥砂浆界面之间的粘结度,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所制备的混凝土隔音墙比未处理的竹颗粒所制备的混凝土隔音墙强度要高20倍左右,且使用寿命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是指经中性硅酸钠溶液处理过的竹骨料;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是指沸水煮后经海藻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处理过的竹骨料;
[0012]更为优选的,所述的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是指经丙三醇、乙醇处理过的竹骨料;
[0013]上述处理是指浸泡、搅拌或喷涂;
[001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为竹骨料,其颗粒大小优选为长10~20mm,宽2~10mm,厚1~5mm。所述的竹骨料颗粒不能过大,也不能直接采用竹纤维,因为竹纤维为丝状,其主要功效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对混凝土抗压性能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本专利技术经过改性处理的竹骨料为一定大小的颗粒状,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竹骨料作为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掺入到水泥砂浆中可显著改善混凝土内部的孔腔结构,使其形成贯通的微型孔腔,同时由经过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所制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竹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20倍左右。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音层表面还设有吸音的特殊结构,即在吸音层表面设有连续不规则泡状凸起。这些连续不规则泡状凸起的结构利用底部具有连续不规则泡状的模具浇筑而成,内部含有贯通的微型孔腔。当声波进入这些泡状结构中时,一部分声能在其中的孔腔中摩擦振荡而转化成热能消耗,同时声波在泡状结构内部贯通的微型孔腔结构中环绕振荡,吸收声能,从而较大地提高吸音降噪效果。这种连续不规则泡状凸起结构相对比于普通的平面结构,具有更佳的吸音降噪效果,经检测可提高15%~20%。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墙中的吸音层一方面是利用改性处理的竹骨料的疏松多孔、孔隙率较大的特点,另外一方面采用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和水泥砂浆等按比例混合制得吸音层,形成的为多孔腔体结构。这种吸音层通过内部贯通的微型孔腔不仅能更好的吸收噪音,降噪效果较佳,可降噪15dB以上。同时吸音层中将经过改性处理的竹骨料作为混凝土的粗骨料,掺入到水泥砂浆中制备得到的隔音墙体强度显著提高,抗冻及耐腐蚀性能均增强,且同厚度下比普通混凝土墙体轻30%~40%。另外,本隔音墙利用底部具有连续不规则泡状的模具,先根据吸音层的原料配比制备得到吸音层,并在吸音层上铺设预制好的钢筋网,再将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的原料配比拌制的混凝土浇灌到吸音层上,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与吸音层有机地粘结在一起,可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且本专利技术只需要24小时养护,养护时长可大大缩短,隔音墙可耐腐蚀,抗晒抗冻,寿命长,可以使用十五年以上。同时要说明的,速生的竹子在我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符合国家的装配式建筑的产业政策,原料绿色,低碳环保,价廉物美,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强。
[0018]本隔音墙相比于传统植物纤维混凝土隔音墙而言,性能卓越,经过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混凝土隔音墙的抗压强度比未经改性处理的竹颗粒混凝土隔音墙的抗压强度高20倍左右,实现了隔音墙商品化,具有技术核心竞争力;另外,该隔音墙降噪效果佳,可降噪15dB以上,且兼具养护时间短、生产成本低、可装配式安装、自重相对轻、运输便捷,耐腐蚀性能较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建筑非承重墙体、高铁周边声屏障工程、高速公路两侧、粮仓、赛车场周边、医院、学校等需吸音降噪场所。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隔音墙的三维示意图,

竹骨料混凝土吸音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将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墙适用于噪声敏感的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显著的隔音降噪作用。且该隔音墙所需养护时间短,自重相对轻,成本低,耐腐蚀性能较好,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植物纤维混凝土隔音墙。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隔音墙,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和粘结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表面的吸音层,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由下述质量份的各组分混合而成:硅酸盐水泥15.6~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其特征在于,该隔音墙包括有吸音层,其中,所述的吸音层是由下述质量份的各组分混合而成:改性处理的竹骨料25.5~40.8份、硅酸盐水泥18.6~29.5份、中砂25.6~30.8份、重组外加剂0.5~1.5份、中性水10~20份;所述的重组外加剂是由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和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凝土隔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处理的竹骨料是指:经中性硅酸钠溶液处理过的竹骨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处理的竹骨料轻质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光徐金孙君海朱旭东李治均樊亚培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华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