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玻璃钢
‑
聚乙烯醇混杂纤维高韧性混凝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玻璃钢
‑
聚乙烯醇混杂纤维高韧性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0002]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以混凝土为基体材料,掺入其他纤维所制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掺入单一种纤维无法满足混凝土材料各项指标,目前大部分采用掺入两种或多种纤维,以高模量纤维搭配低模量纤维为主,高模量纤维提高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低模量纤维抑制混凝土开裂,由于钢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抗剪切性能等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纤维增强混凝土中。如申请号201811207141.5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混杂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正交试验基于多性能目标下参数的最优化准则优选出体积率为1.3%的钢纤维和体积率为0.2%的聚乙烯醇纤维复配,制备混杂纤维混凝土,与相同配合比的素混凝土比较力学性能显著提升。但是钢纤维本身成本较高每吨10000元,提高了纤维混凝土的使用成本,同时钢纤维容易被腐蚀,需要考虑耐久性风险。此外,该专利中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玻璃钢
‑
聚乙烯醇混杂纤维高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包括不同尺度的再生玻璃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氧化剂和分散剂,所述再生玻璃钢纤维分为大尺寸、中尺寸和小尺寸三种,大、中尺寸纤维长度均为5
‑
15mm,大尺寸纤维宽度为2.36
‑
4.75mm、中尺寸纤维宽度0.6
‑
2.36mm、小尺寸纤维宽度0.3
‑
0.6mm;所述再生玻璃钢纤维与氧化剂的重量比为(10~20):(0.1~0.4),聚乙烯醇纤维与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2~40):1;所述再玻璃钢纤维的表面树脂通过氧化剂处理在不同尺度的纤维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利用分散剂对聚乙烯醇纤维进行预分散处理,完成上述处理后按照混凝土制备工艺添加相应的纤维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玻璃钢
‑
聚乙烯醇混杂纤维高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玻璃钢纤维中三种尺度的纤维的重量比为:大尺寸:中尺寸:小尺寸=10
‑
15:23
‑
28:5
‑
10,优选比例为15:23:5。3.一种再生玻璃钢
‑
聚乙烯醇混杂纤维高韧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水泥800
‑
1000份,硅灰30
‑
50份,细骨料1200
‑
1350份,粗骨料1600
‑
2000份,再生玻璃钢纤维大尺寸10
‑
20份,中尺寸20
‑
30份,小尺寸5
‑
10份,聚乙烯醇纤维6.3
‑
7.5份,减水剂6.5
‑
8.5份,消泡剂5.6
‑
7.1份,氧化剂溶液300
‑
400份,分散剂0.2
‑
0.5份,水400
‑
450份;所述氧化剂能与再生玻璃钢纤维表面的树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与再生玻璃钢纤维中的玻璃纤维反应,能使再生玻璃钢纤维表面形成深浅不同、腐蚀位置随机分布状态,再生玻璃钢纤维与混凝土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啮合效果;所述分散剂要求能降低分散剂与水的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水对纤维的湿润性,同时不与水泥发生化学变化,聚乙烯醇纤维经分散剂预处理后再加入水泥组分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玻璃钢
‑
聚乙烯醇混杂纤维高韧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为普通中砂,细度模数为2.5;所述粗骨料为粒径10
‑
20mm的石子;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消泡剂;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酰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玻璃钢
‑
聚乙烯醇混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默,那明宇,耿佰锋,
申请(专利权)人:沙河市新材料与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