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77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池体内部填充活性焦,池体下部设有出焦管,中部设有进水管,上部设有进焦管和废水管,内壁上部设置出水堰;出焦管和加焦管分别与活性焦泵进水口连接,并且出焦管设置出焦控制阀门,加焦管设置加焦控制阀门;活性焦泵出水口分别与进焦管以及排焦管连接,同时进焦管设置进焦控制阀门,排焦管设置排焦控制阀门;废水管设置废水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紧凑,管线设备集中,通过控制管道上的阀门,实现加焦、翻焦、排焦的切换,运行简单方便,节省大量管道;并且翻焦或加焦时产生的废水均由废水管流出,使出水水质稳定;加焦、翻焦、排焦共用活性焦泵,可有效减少设备数量。有效减少设备数量。有效减少设备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

技术介绍

[0002]城镇原水处理厂市政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能够去除水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其出水水质一般能够达到《城镇原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中一级B或一级A标准。但是随着部分地区及行业对原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要求逐渐提高,导致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部分指标还不能满足排放标准。另外,由于部分城镇原水处理厂进水中存在部分工业废水,含有难降解污染物,难以通过生物法进行去除,因此需要进行深度处理。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深度处理,使出水满足高排放标准或对难降解污染物进行去除。
[0003]近年来,活性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吸附材料,在原水深度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活性焦主要是以焦炭为原料,通过高温活化制备而成的碳基吸附材料。因为其比表面积大、中孔比例高、机械强度大,价格相对便宜,因此作为原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吸附材料备受青睐。采用活性焦吸附时,其出水水质较好,部分指标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中III类水标准,而且可以通过再生进行循环使用,属于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在原水深度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4]当活性焦作为吸附材料用于原水深度处理中时,其吸附池采用上向流布置方式,即从下端进水,上端出水。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活性焦吸附池的使用涉及加焦、排焦以及翻焦等过程,因此其池体结构复杂,管线设备众多,操作难度大,而且在加焦、排焦以及翻焦过程中也存在出水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池体结构复杂,管线设备众多,操作难度大,而且在加焦、排焦以及翻焦过程中出水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整体结构紧凑,管线设备集中,运行简单方便,出水水质稳定。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部填充有活性焦;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外部设置有活性焦泵,所述活性焦泵的进水口分别与出焦管和加焦管连接,并且所述出焦管上设置出焦控制阀门,所述加焦管上设置加焦控制阀门;所述活性焦泵的出水口分别与进焦管和排焦管连接,并且所述进焦管上设置进焦控制阀门,所述排焦管上设置排焦控制阀门;
[0008]所述出焦管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并且其端口位于所述池体底部;所述进焦管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并且其端口位于所述活性焦顶面以上;
[0009]所述池体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池体下部;所述池体设置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并且其端口位于所述活性焦
顶面以上;所述废水管上设置有废水控制阀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下部为锥体腔底,所述锥体腔底的上部较大内径逐渐过渡为下部较小内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焦管在所述池体内的端口采用斜口,且所述斜口朝向所述池体底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焦管在所述池体内的端口位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中心位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器的中心位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中心位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废水管在所述池体内的端口设置活性焦拦网。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废水管的管径大于等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一)本技术的活性焦吸附池设置的出焦管既可用于排焦,也可用于翻焦,另外活性焦吸附池设置的进焦管既可用于加焦,也可用于翻焦,以上过程仅由阀门控制进行切换,从而可以节省大量复杂管道排布,同时使吸附池运行更加简单方便;
[0018](二)本技术的活性焦吸附池加焦、翻焦、排焦均共用一台活性焦泵,可有效减少设备数量;
[0019](三)本技术的活性焦吸附池通过控制管道上的阀门,实现加焦、翻焦、排焦时废水均由废水管流出,而不会通过出水堰排出,防止加焦、翻焦、排焦时出水的水质变差,保证出水水质稳定;
[0020](四)本技术的活性焦吸附池整体结构紧凑,管线设备集中,无水下用电设备,维修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活性焦吸附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2]上述图中:1—池体;2—出水堰;3—活性焦;4—布水器;5—进水管;6—废水管;7—进焦管;8—加焦管;9—排焦管;10—活性焦泵;11—废水控制阀门;12—出焦控制阀门;13—加焦控制阀门;14—排焦控制阀门;15—进焦控制阀门;16—二次浇注;17—活性焦拦网;18—出焦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活性焦吸附池为矩形混凝土池体1,内部填充活性焦3;活性焦吸附池包括出水堰2、布水器4、进水管5、废水管6、进焦管7、加焦管8、排焦管9、活性焦拦网17、出焦管18。池体1下部设有出焦管18,中部设有进水管5,上部设有进焦管7和废水管6,内壁上部设置出水堰2。原水通过进水管5进入池体1内部,经上向流方式流经活性焦3表面,最后由出水堰2流出的为清水。
[0025]具体结构如下:
[0026]池体1顶部设置出水堰2,出水堰2用于收集处理后的清水。池体1下部通过二次浇
注16形成锥体腔底,该锥体腔底的上部较大内径逐渐过渡为下部较小内径。
[0027]出焦管18安装于池体1侧壁下部,其进口端与池体1内部连通并且位于锥体腔底下部,出口端与活性焦泵10的进水口相连接。其中,出焦管18的进口端采用斜口,且安装时斜口朝向池体1底部,使翻焦或排焦时,活性焦3更容易排出池体1。
[0028]进焦管7安装于池体1侧壁上部,其进口端与活性焦泵10的出水口相连接,出口端位于池体1内的活性焦3上方。其中,进焦管7的出口端位于池体1横截面中心,使活性焦3进入池体1内部时分布均匀。
[0029]活性焦泵10设置在池体1外,活性焦泵10的进水口分别与出焦管18和加焦管8连接,同时出焦管18上设置出焦控制阀门12,加焦管8上设置加焦控制阀门13。活性焦泵10的出水口分别与进焦管7和排焦管9连接,同时进焦管7上设置进焦控制阀门15,排焦管9上设置排焦控制阀门14。加焦管8的进口端用于连接供焦设备,排焦管9的出口端用于连接回收设备。出焦控制阀门12、加焦控制阀门13、进焦控制阀门15、排焦控制阀门14均设置在池体1外。
[0030]进水管5安装于池体1侧壁中部,其进口端用于接入原水,出口端与布水器4相连接,布水器4位于池体1的锥体腔底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部填充有活性焦;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外部设置有活性焦泵,所述活性焦泵的进水口分别与出焦管和加焦管连接,并且所述出焦管上设置出焦控制阀门,所述加焦管上设置加焦控制阀门;所述活性焦泵的出水口分别与进焦管和排焦管连接,并且所述进焦管上设置进焦控制阀门,所述排焦管上设置排焦控制阀门;所述出焦管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并且其端口位于所述池体底部;所述进焦管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并且其端口位于所述活性焦顶面以上;所述池体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池体下部;所述池体设置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并且其端口位于所述活性焦顶面以上;所述废水管上设置有废水控制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活性焦吸附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森李国金刘振王万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