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75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贴有绝缘纸,在所述绝缘纸上嵌设有电容器芯子,所述电容器芯子通过RV内引线连接有防爆装置,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芯轴,与所述芯轴缠绕有金属薄镀膜。两两所述的电容器芯子之间嵌设有相间绝缘纸。所述电容器芯子分为二偶元件和普通元件,所述二偶元件包括中留边和双留边两种交替缠绕有金属薄镀膜的元件。普通元件的电容器芯子采用星形接法,用于三相分补,所述二偶元件的电容器芯子采用Δ接法,用于三相共补。其中电容器芯子为2偶元件,其工作电压为1/2相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延长了电容器使用寿命,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系统
,具体为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这类共补分补一体式电容器,在相电压相同条件下,分补电容器由于局放性能优越,其寿命明显高于共补电容器,当共补电容器故障后,分补电容器在完好情况下,会由于防爆器永久断开而被动退出运行,缩短了一体式电容器寿命。共补、分补电容器内部元件在实际工况中,前者工作场强是后者的√3倍,相应地前者局部放电电量远高于后者,二者寿命大不一致。所以就需要一种能将共补、分补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一致的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本技术参照分补电容器元件工作场强和薄膜厚度,采用2偶等距内串型薄膜结构将共补电容器内部元件的工作场强和薄膜厚度和分补电容器元件协同一致,使得分补、共补电容器内部元件均运行在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以下水平,进而达到寿命一致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贴有绝缘纸,在所述绝缘纸上嵌设有电容器芯子,所述电容器芯子通过RV内引线连接有防爆装置,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芯轴,与所述芯轴缠绕有金属薄镀膜。两两所述的电容器芯子之间嵌设有相间绝缘纸。
[0006]进一步,所述电容器芯子分为二偶元件和普通元件,所述二偶元件包括中留边和双留边两种交替缠绕有金属薄镀膜的元件。所述二偶元件的外侧端设有喷金层,普通元件的电容器芯子采用星形接法,用于三相分补,所述二偶元件的电容器芯子采用Δ接法,用于三相共补。其中电容器芯子为2偶元件,其工作电压为1/2相电压,通过调节电容器内部元件的工作场强和薄膜厚度,使其与分补电容器元件协同一致,使得分补、共补电容器内部元件均运行在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以下水平,进而达到寿命一致。
[0007]交流工况下,共补电容器元件因2偶等距内串型薄膜结构,形成2个外表和常规元件并无二样的串联小元件,每个小元件工作电压只有0.5Un相电压,处于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以下水平,丧失局放条件,电容器不会因此产生额外的热损耗、保持很低的温升,以温升降低4~5℃计算,使用年限较常规电容可提高60%以上。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1、参照分补电容器元件工作场强和薄膜厚度,采用2偶等距内串型薄膜结构将共补电容器内部元件的工作场强和薄膜厚度和分补电容器元件协同一致,使得分补、共补电容器内部元件均运行在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以下水平,进而达到寿命一致。
[0010]2、内部元件工作电压均小于气隙局部放电起始电压270~285VAC;
[0011]3、电容器工况下温升低,介质老化缓慢,大大提高一体式电容器寿命。
[0012]4、电容器制造过程薄膜材料规格单一,便于采购、生产控制;电容器寿命明显提高,综合减少使用/占用社会资源;大大增加用户收益/投资比。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的Δ接法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星形接法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中留边电容器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Δ接法的电气接线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星形接法的电气接线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双留边电容器结构图。
[0020]其中:绝缘纸11,二偶元件12,中留边120,芯轴121,防爆装置13,RV内引线14,相间绝缘纸15,普通元件16,喷金层18,双留边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6,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贴有绝缘纸11,在所述绝缘纸11上嵌设有电容器芯子,所述电容器芯子通过RV内引线14连接有防爆装置13,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芯轴121,与所述芯轴121缠绕有金属薄镀膜。两两所述的电容器芯子之间嵌设有相间绝缘纸15。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器芯子分为二偶元件12和普通元件16,所述二偶元件12包括中留边120和双留边19两种交替缠绕有金属薄镀膜的元件。所述二偶元件12的外侧端设有喷金层18,普通元件16的电容器芯子采用星形接法,用于三相分补,所述二偶元件的电容器芯子采用Δ接法,用于三相共补。其中电容器芯子为2偶元件,其工作电压为1/2相电压,通过调节电容器内部元件的工作场强和薄膜厚度,使其与分补电容器元件协同一致,使得分补、共补电容器内部元件均运行在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以下水平,进而达到寿命一致。
[0024]交流工况下,共补电容器元件因2偶等距内串型薄膜结构,形成2个外表和常规元
件并无二样的串联小元件,每个小元件工作电压只有0.5Un相电压,处于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以下水平,丧失局放条件,电容器不会因此产生额外的热损耗、保持很低的温升,以温升降低4~5℃计算,使用年限较常规电容可提高60%以上。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贴有绝缘纸(11),在所述绝缘纸(11)上嵌设有电容器芯子,所述电容器芯子通过RV内引线(14)连接有防爆装置(13),所述电容器芯子包括芯轴(121),与所述芯轴(121)缠绕有金属薄镀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低局部放电特性共分补一体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子分为二偶元件(12)和普通元件(16),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来石国平张小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士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