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储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64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储能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储能模块、三通阀、加热装置、水泵及控制器,储能模块中设置有第一换热管以及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进水端与进水管相连通,第一换热管的出水端与三通阀的第一进水口相连通,三通阀的出水口与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加热装置的出水端通过水泵与出水管相连通,出水管与第二换热管的进水端相连,第二换热管的出水端与三通阀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三通阀使得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相连通。这样可以使得循环换热管路的第二换热管中的水体保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经加热后再与储能模块换热循环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垢有限,使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可长久保持高效的水平,更加节能。节能。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变储能热水器


[0001]本技术属于热水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相变储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变储能热水器是通过在内胆中填充相变材料,并将换热管埋于相变材料中,利用相变材料热焓值,储能密度大的优点,将热能储存在相变材料中。当不需要用热水时,水经加热装置加热再通过换热管相变材料换热,构成循环管段,水在循环管段不断加热循环,将热量储存起来,当需要热水时,冷水从冷水管进入,通过换热管与相变材料进行交换预热,以置换出相变材料中的热量,然后再流经加热装置进行二次换热,构成预热管段。由于循环管段和预热管段共用同一换热管,水在循环换热时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水垢,使用久后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下降,严重可堵塞换热管。
[0003]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11903304U公开了一种相变储热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和储能模块,所述进水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右侧连通有第一三通,所述第一三通的上端连通有冷水旁路,所述冷水旁路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三通的右端连通有第三三通,所述第三三通的右端连通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表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循环管路表面的右端设置有第二三通,所述循环管路表面的右端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三通的下端连通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底部连通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底部连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底部连通有恒温混水阀,且恒温混水阀与冷水旁路连通,所述恒温混水阀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部与储能模块连通,所述第三三通的底部连通有自动补水阀,所述自动补水阀的底部与储能模块连通,所述储能模块的内腔设置有探温管,所述探温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该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循环管段和预热管段共用同一换热管,水在循环换热时温度较高,同样存在着换热管容易产生水垢,使用久后换热管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相变储热热水器中,循环管段和预热管段共用同一换热管,水在循环换热时温度较高,换热管存在着容易产生水垢,使用久后换热管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相变储能热水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变储能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储能模块、三通阀、加热装置、水泵及控制器,所述储能模块中设置有第一换热管以及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水端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加热装置的出水端通过水泵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水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水端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控制器控制三通阀当用户不用水时使其第二进水口与出水口相通使第二换热管的出水再经储能模块进行
循环及当用户用水时控制其第一进水口与出水口相通使第一换热管的出水提供热水给用户沐浴。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分别呈蛇形往复设于所述储能模块中。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位于储能模块中的安装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换热管位于储能模块中的安装面。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外壳以及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相变储能材料设于所述外壳中并包覆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泵、加热装置电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并靠近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设置有恒温阀,所述恒温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中的电加热丝,所述壳体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通,所述电加热丝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通阀为电磁三通阀,所述电磁三通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在不使用热水时,三通阀的出水口与三通阀的第二进水口导通,被加热装置加热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经储能模块中的第二换热管、三通阀的第二进水口、三通阀的出水口、加热装置进行循环流动,第二换热管中的水与储能模块进行换热,储能模块把第二换热管中循环水的热量吸收储存起来。当用户使用热水时,三通阀的出水口与三通阀的第一进水口导通,水经进水管直接进入储能模块中的第一换热管,然后经三通阀的第一进水口、三通阀的出水口、加热装置以及水泵,提供热水给用户沐浴,第一换热管能够与储能模块进行换热,储能模块对第一换热管中的冷水进行预加热。由于储能模块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用于用户用水管路,第二换热管用于循环换热管路,这样可以使得循环换热管路的第二换热管中的水体保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经加热后再与储能模块换热循环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垢有限,使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可长久保持高效的水平,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相变储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相变储能热水器中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进水管;2、出水管;3、储能模块;4、三通阀;5、加热装置;6、水泵;7、第一换热管;8、第二换热管;9、恒温阀;10、单向阀;41、第一进水口;42、出水口;43、第二进水口;31、外壳;51、壳体;52、电加热丝;
[0019]图中,双箭头表示加热循环管路中水流的方向,单箭头表示用户用水管路中水流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相变储能热水器,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储能模块3、三通阀4、加热装置5、水泵6以及控制器,储能模块3中设置有第一换热管7以及第二换热管8,第一换热管7的进水端与进水管1相连通,第一换热管7的出水端与三通阀4的第一进水口41相连通,三通阀4的出水口42与加热装置5的进水口连接,加热装置5的出水端通过水泵6与出水管2相连通,出水管2与第二换热管8的进水端相连,第二换热管8的出水端与三通阀4的第二进水口43相连通,控制器控制三通阀4当用户不用水时使其第二进水口42与出水口42相通使第二换热管8的出水再经储能模块3进行循环及当用户用水时控制其第一进水口41与出水口42相通使第一换热管7的出水提供热水给用户沐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储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储能模块(3)、三通阀(4)、加热装置(5)、水泵(6)及控制器,所述储能模块(3)中设置有第一换热管(7)以及第二换热管(8),所述第一换热管(7)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管(1)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7)的出水端与所述三通阀(4)的第一进水口(41)相连通,所述三通阀(4)的出水口(42)与所述加热装置(5)的进水口连接,加热装置(5)的出水端通过水泵(6)与出水管(2)相连通,所述出水管(2)与所述第二换热管(8)的进水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管(8)的出水端与所述三通阀(4)的第二进水口(43)相连通,控制器控制三通阀(4)当用户不用水时使其第二进水口(43)与出水口(42)相通使第二换热管(8)的出水再经储能模块(3)进行循环及当用户用水时控制其第一进水口(41)与出水口(42)相通使第一换热管(7)的出水提供热水给用户沐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7)、第二换热管(8)分别呈蛇形往复设于所述储能模块(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储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7)位于储能模块(3)中的安装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换热管(8)位于储能模块(3)中的安装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颂文赵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