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61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心胶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心胶囊,所述囊帽和所述囊体的外部均一体连接有四个防滑凸起条,所述防滑凸起条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方向相反的契合部,所述囊帽的内壁延其自身环形面上开设有衔接槽,所述囊体的一端外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还固接有连接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滑凸起条可以防止胶囊在掉落后出现滚动现象,降低其污染范围,而且通过外窄内宽的三角状契合部,更加方便胶囊的服用,使得胶囊可以快速到达患者的肠道内,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可以增加囊帽和囊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胶囊内的药物出现渗漏现象。内的药物出现渗漏现象。内的药物出现渗漏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胶囊


[0001]本技术涉及空心胶囊
,具体是一种空心胶囊。

技术介绍

[0002]空心胶囊由药用明胶加辅料精制而成的帽、体两节胶囊壳组成。主要用于盛装固体及液体药物。如自制散剂、保健品、药剂等,为服用者解决了难入口、口感差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良药不再苦口。空心胶囊越来越受欢迎,首先胶囊的形状细长,易于吞服,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剂型;此外,胶囊能够很有效地掩盖内容物的令人不舒服的味道和气味。
[0003]但是现有的空心胶囊中,囊体和囊帽之间的密封性能不够好,空心胶囊内部的药物容易出现渗漏现象,而且现有的空心胶囊多为圆柱状,当出现掉落后,极易出现滚动,从而造成表皮沾染灰尘及杂质,影响服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空心胶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胶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空心胶囊,包括囊体以及活动套接在所述囊体一端上的囊帽,所述囊帽和所述囊体的外部均一体连接有四个防滑凸起条,所述防滑凸起条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方向相反的契合部,所述囊帽的内壁延其自身环形面上开设有衔接槽,所述囊体的一端外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还固接有连接条。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契合部均为外窄内宽的三角形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活动贴合在所述衔接槽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大小相等。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囊体的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衔接槽的内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防滑凸起条可以防止胶囊在掉落后出现滚动现象,降低其污染范围,而且通过外窄内宽的三角状契合部,更加方便胶囊的服用,使得胶囊可以快速到达患者的肠道内;
[0012]2、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可以增加囊帽和囊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胶囊内的药物出现渗漏现象,而且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固接连接条,可以防止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出现形变导致密封效果下降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空心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空心胶囊中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空心胶囊中囊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囊帽;2、防滑凸起条;3、契合部;4、囊体;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连接条;8、衔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空心胶囊,包括囊体4以及活动套接在囊体4一端上的囊帽1,囊帽1和囊体4的外部均一体连接有四个防滑凸起条2,防滑凸起条2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方向相反的契合部3,两个契合部3均为外窄内宽的三角形结构,通过防滑凸起条2可以防止胶囊在掉落后出现滚动现象,降低其污染范围,而且通过外窄内宽的三角状契合部3,更加方便胶囊的服用,使得胶囊可以快速到达患者的肠道内。
[0018]在图2和图3中:囊帽1的内壁延其自身环形面上开设有衔接槽8,囊体4的一端外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之间还固接有连接条7,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均活动贴合在衔接槽8的内壁上,且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的大小相等,囊体4的一端活动插接在衔接槽8的内部,通过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可以增加囊帽1和囊体4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胶囊内的药物出现渗漏现象,而且在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之间固接连接条7,可以防止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出现形变导致密封效果下降等问题。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将囊体4沿着衔接槽8缓慢插入,使得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沿着衔接槽8的环形面缓慢滑入,此时通过通过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可以增加囊帽1和囊体4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胶囊内的药物出现渗漏现象,而且在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之间固接连接条7,可以防止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出现形变导致密封效果下降等问题,由于契合部3均为外窄内宽的三角形结构,囊帽1和囊体4的外部均一体连接有四个防滑凸起条2,所以通过八个防滑凸起条2可以防止胶囊在掉落后出现滚动现象,降低其污染范围,而且通过外窄内宽的三角状契合部3,更加方便胶囊的服用,使得胶囊可以快速到达患者的肠道内。
[002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胶囊,包括囊体(4)以及活动套接在所述囊体(4)一端上的囊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帽(1)和所述囊体(4)的外部均一体连接有四个防滑凸起条(2),所述防滑凸起条(2)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方向相反的契合部(3),所述囊帽(1)的内壁延其自身环形面上开设有衔接槽(8),所述囊体(4)的一端外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所述第一密封圈(5)和所述第二密封圈(6)之间还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燕招潘慧明王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昌康平胶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