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25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罩、防水罩以及除污罩,所述保温罩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保温罩设置在除污器外侧,所述防水罩位于所述保温罩的端部,所述除污罩位于所述保温罩中部一侧,所述保温罩、所述防水罩以及所述除污罩一体化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整体采用双重结构设计,可以提升其保温性能,通过保温罩、防水罩以及除污罩配合,可以提升除污器的防水、防火、防潮以及防腐性能,并且保温罩、防水罩以及除污罩一体化设置,优化了户外使用的可靠性,并且提升了保温装置对除污器的保温效果,除污罩处增设疏水口,可以预防长时间封闭环境下凝结水的形成,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污器保温
,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供热系统热力入口是控制、调节、调整进入楼道系统介质压力及流量的装置,常规热力入口装置组成:供热管道主要由关断阀门、除污器、管道阀门组成,回水管道由关断阀门、平衡阀等组成。一般架空设置在每栋建筑物楼栋前,仅部分新建建筑将热力入口设置在地下室内或楼梯间。供热系统架空设置在每栋建筑物楼栋前的热力入口装置,设备保温不严密或无保温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冬季采暖运行期间,造成较大的热量损失和能源浪费。同时阀门等设备常年风吹日晒雨淋,锈蚀严重,一般三至五年,常因设备锈蚀导致无法进行应急操作,这时往往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
[0003]申请号为:201620996925.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供热热力入口防雨保温用装置。包括多段可拆卸扣合的外壳本体,所述的外壳本体由两个弧形片的一端通过铰接结构连接而成,所述的弧形片的另一端通过可开合的拼接结构连接;两个弧形片闭合后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的供热管道的中空管状物;其中一段或者多段所述的外壳本体上设有与供热管道上的操作位置匹配的开口;所述的开口处设有可开闭的盖体。然而,该种组合式供热热力入口防雨保温用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采用铰接结构对外壳进行连接,无法进行快速安装,不便于拆装,其壳体为单层结构,无法提升其保温性能,保温效果较差,并且改保温装置各部分采用分体式设计,具有多个连接处,户外使用时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并且热量容易从连接处流失,该装置与除污器连接处不具有疏水口,在长时间封闭环境下工作容易形成凝结水,导致该装置无法起到防水效果,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罩、防水罩以及除污罩,所述保温罩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保温罩设置在除污器外侧,所述防水罩位于所述保温罩的端部,所述除污罩位于所述保温罩中部一侧,所述保温罩、所述防水罩以及所述除污罩一体化设置。
[0007]所述保温罩、所述防水罩以及所述除污罩均包括保温内衬以及保温外套,所述保温内衬以及所述保温外套一体化设置,所述保温内衬环设在除污器外侧且与除污器贴合设置,所述保温外套位于所述保温内侧外侧。
[0008]所述保温内衬采用B1级橡塑制成,所述保温外套采用双面硅胶涂层玻璃纤维防火布制成。
[0009]所述防水罩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水罩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罩两端,所述防水罩位于除污器两端与管道连接处。
[0010]两个所述防水罩远离所述保温罩的端部设有固定绳,可通过固定绳将所述防水罩
与管道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防水罩的端部与管道连接处进行封闭。
[0011]所述除污罩倾斜设置在所述保温罩中部一侧,所述除污罩的端部对应除污盖设有疏水口,所述疏水口贯穿所述除污罩。
[0012]还包括拆装接缝,所述拆装接缝设置在所述保温罩的一侧且与所述保温罩一体化设置,所述拆装接缝与所述除污罩相邻设置,所述拆装接缝将所述保温罩的侧面断开,所述防水罩对应所述拆装接缝处设有断口。
[0013]还包括拆卸机构,拆卸机构设置在所述拆装接缝处且与所述保温罩固定连接,拆卸机构为拉链机构或者尼龙粘扣机构。
[0014]还包括保温围挡,所述保温围挡有两个,两个所述保温围挡分别设置在两个防水罩与所述保温罩连接处的内侧且与所述保温罩一体设置。
[0015]所述保温围挡中部对应管道设有通孔,通孔将所述保温罩的内部空间与所述防水罩的内部空间连通。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结构简单,整体采用双重结构设计,由B1级橡塑作为保温内衬,以双面硅胶涂层玻璃纤维防火布作为保温外套,可以提升其保温性能的同时提升其防火以及防腐性能,通过保温罩、防水罩以及除污罩配合,可以提升除污器的防水、防火、防潮以及防腐性能,并且保温罩、防水罩以及除污罩一体化设置,优化了户外使用的可靠性,提升了保温装置对除污器的保温效果,除污罩处增设疏水口,可以预防长时间封闭环境下凝结水的形成,实用性强,本装置整体采用一道拆装接缝,可进行快速安装,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保温内衬与保温外套配合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
[0021]图中:1、保温罩;2、防水罩;3、除污罩;4、保温内衬;5、保温外套;6、疏水口;7、拆装接缝;8、保温围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罩1、防水罩2以及除污罩3,保温罩1内部为中空结构,保温罩1设置在除污器外侧,防水罩2位于保温罩1的端部,除污罩3位于保温罩1中部一侧,保温罩1、防水罩2以及除污罩3一体化设置,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4]保温罩1、防水罩2以及除污罩3均包括保温内衬4以及保温外套5,保温内衬4以及保温外套5一体化设置,保温内衬4环设在除污器外侧且与除污器贴合设置,保温外套5位于保温内侧外侧,其中,保温内衬4与保温外套5构成双重保温结构,可以有效提升保温效果,本技术保温内衬4与保温外套5配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
[0025]保温内衬4采用B1级橡塑制成,保温外套5采用双面硅胶涂层玻璃纤维防火布制成,其中,防火布采用B1级玻璃纤维基布,镀硅胶膜的形式,总厚度为0.3mm,并且双面硅胶
涂层玻璃纤维防火布可以提高防腐防潮性能。
[0026]防水罩2有两个,两个防水罩2分别设置在保温罩1两端,防水罩2位于除污器两端与管道连接处,其中,防水罩2可对管道与除污器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提升保温效果。
[0027]两个防水罩2远离保温罩1的端部设有固定绳,可通过固定绳将防水罩2与管道固定连接,从而将防水罩2的端部与管道连接处进行封闭,其中,固定绳将防水罩2与管道固定连接后,可在雨天起到防水的作用。
[0028]除污罩3倾斜设置在保温罩1中部一侧,除污罩3的端部对应除污盖设有疏水口6,疏水口6贯穿除污罩3,其中,疏水口6用于防止长时间封闭环境下凝结水的形成。
[0029]还包括拆装接缝7,拆装接缝7设置在保温罩1的一侧且与保温罩1一体化设置,拆装接缝7与除污罩3相邻设置,拆装接缝7将保温罩1的侧面断开,防水罩2对应拆装接缝7处设有断口,其中,拆装接缝7用于将本装置设置在除污器外侧,本技术侧视图如图3所示。
[0030]还包括拆卸机构,拆卸机构设置在拆装接缝7处且与保温罩1固定连接,拆卸机构为拉链机构或者尼龙粘扣机构,其中,拆卸机构用于将本装置与除污器之间进行拆装,可采用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拆卸机构进行代替。
[0031]还包括保温围挡8,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罩(1)、防水罩(2)以及除污罩(3),所述保温罩(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保温罩(1)设置在除污器外侧,所述防水罩(2)位于所述保温罩(1)的端部,所述除污罩(3)位于所述保温罩(1)中部一侧,所述保温罩(1)、所述防水罩(2)以及所述除污罩(3)一体化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1)、所述防水罩(2)以及所述除污罩(3)均包括保温内衬(4)以及保温外套(5),所述保温内衬(4)以及所述保温外套(5)一体化设置,所述保温内衬(4)环设在除污器外侧且与除污器贴合设置,所述保温外套(5)位于所述保温内侧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内衬(4)采用B1级橡塑制成,所述保温外套(5)采用双面硅胶涂层玻璃纤维防火布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罩(2)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水罩(2)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罩(1)两端,所述防水罩(2)位于除污器两端与管道连接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污器软体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水罩(2)远离所述保温罩(1)的端部设有固定绳,可通过固定绳将所述防水罩(2)与管道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鸣泉潘绪霞刘海涛范文强李启成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能双鹤热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