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24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其不需要并列设置顶板输送装置和底板输送装置,占用场地空间小。其包括板材输送线,板材输送线上依次设有放料成型装置、涂胶装置、翻板装置、组装区,涂胶装置和翻板装置之间还设有竖向切换区,竖向切换区包括切换辊道和切换机构,切换机构用于带动切换辊道竖向移动,第一输送辊道连接放料成型装置、涂胶装置并延伸至切换辊道的一端,切换辊道的另一端对应竖向双层辊道设置,竖向双层辊道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输送顶板的第二输送辊道和位于下方的用于输送底板的第三输送辊道,第三输送辊道延伸至组装区,翻板装置用于将第二输送辊道上的顶板翻转再转移至组装区上方。转再转移至组装区上方。转再转移至组装区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彩钢板生产
,具体为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岩棉彩钢板一般包括彩钢底板、彩钢顶板、玻镁底板、玻镁顶板、围框和岩棉这些材料,组装时需要将彩钢底板涂胶后将围框和涂胶后的玻镁底板至于其上,之后在围框之间玻镁板之上放置岩棉,之后再放置涂胶的玻镁顶板和彩钢顶板,组装好后将压块放置其上静压即可得到岩棉彩钢板。
[0003]公开号为CN209141644U的一件专利公开了一种彩钢复合板的生产线,其包括两条并列的顶板输送装置和底板输送装置,这两条输送装置分别包括放料装置、成型装置、涂胶装置、翻板机构,放料装置将板材放料后通过成型装置进行切割成型,之后通过涂胶装置对板材涂胶,之后再通过翻板机构将顶板输送装置上的顶板翻转180度后,再通过横向导轨转移到底板输送装置上方,但是该生产线由于设有两条并列的顶板输送装置和底板输送装置,导致占用场地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彩钢板生产线占用场地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其不需要并列设置顶板输送装置和底板输送装置,占用场地空间小。
[0005]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其包括板材输送线,所述板材输送线上依次设有放料成型装置、涂胶装置、翻板装置、组装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装置和所述翻板装置之间还设有竖向切换区,所述竖向切换区包括切换辊道和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切换辊道竖向移动,第一输送辊道连接所述放料成型装置、所述涂胶装置并延伸至所述切换辊道的一端,所述切换辊道的另一端对应竖向双层辊道设置,所述竖向双层辊道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输送顶板的第二输送辊道和位于下方的用于输送底板的第三输送辊道,所述第三输送辊道延伸至所述组装区,所述翻板装置用于将第二输送辊道上的顶板翻转再转移至所述组装区上方。
[000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07]所述放料成型装置包括彩钢板放料成型机构和玻镁板上料机构,所述涂胶装置后方还设有纤维板上料机构;
[0008]所述玻镁板上料机构、所述纤维板上料机构分别包括与板材输送线垂直设置的龙门架一,所述龙门架一上安装有与板材输送线垂直设置的横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上通过伸缩机构安装有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用于对所述玻镁板或者所述纤维板进行取料;
[0009]所述翻板装置包括翻板机构和纵向轨道,所述纵向轨道沿着板材输送线的方向设置并且延伸至所述组装区上方,所述翻板装置通过所述纵向轨道将顶板转移至所述组装区上方;
[0010]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彩钢顶板输送辊道和玻镁顶板输送辊道,
所述翻板装置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彩钢顶板翻板机构和玻镁顶板翻板机构,所述纵向轨道延伸至所述组装区后方形成避让区;
[0011]所述切换机构为剪叉式机构;
[0012]所述组装区之前还设有围框成型区;所述组装区后方还设有养护区、拆垛区、打包区。
[0013]有益效果:板材由一条输送线输入,当板材移动至竖向切换区后,在切换机构的作用下,底板进入位于下方的第三输送辊道,顶板进入位于上方的第二输送辊道,底板由第三输送辊道输送至组装区进行人工组装,而顶板输送至第二输送辊道后通过翻板装置翻转并转移至组装区,之后再与组装完成的底板等部件拼合,这样就可以将原先两条输送线合并成一条输送线,有效减少了场地的占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布置图;
[0015]图2为放料成型装置、涂胶装置、翻板装置、组装区主视图(省略纤维板上料机构);
[0016]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图;
[0017]图4为玻镁板上料机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其包括板材输送线,板材输送线上依次设有放料成型装置1、涂胶装置2、翻板装置3、组装区4,涂胶装置2和翻板装置3之间还设有竖向切换区5,结合图3,竖向切换区5包括切换辊道51和切换机构52,切换机构52用于带动切换辊道51竖向移动,第一输送辊道6连接放料成型装置1、涂胶装置2并延伸至切换辊道51的一端,切换辊道51的另一端对应竖向双层辊道设置,竖向双层辊道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输送顶板的第二输送辊道7和位于下方的用于输送底板的第三输送辊道8,第三输送辊道8延伸至组装区4,翻板装置3用于将第二输送辊道7上的顶板翻转再转移至组装区4上方。
[0019]采用上述结构后,板材在第一输送辊道6经过上料、涂胶后到达切换辊道51上,通过切换辊道51将作为顶板的板材和作为底板的板材分别运输至第二输送辊道7和第三输送辊道8上,进入第二输送辊道7的板材通过翻板装置3翻转,与此同时进入第三输送辊道8的板材则直接进入组装区进行组装,之后经过翻转的顶板运输至组装区上方并盖合到组装好的底板、围框及岩棉等部件上。上述的辊道通过电机驱动从而可以对板材进行运输,图中所示的切换机构52为剪叉式机构,当然也可以采用油缸等能够带动切换辊道51进行上下运动的器件。
[0020]更为具体的是,放料成型装置1包括彩钢板放料成型机构11和玻镁板上料机构12,涂胶装置2后方还设有纤维板上料机构9;彩钢板放料成型机构11用于彩钢板的放料成型其可以采用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专利方案中的放料装置、成型装置,结合图4,玻镁板上料机构12则包括与板材输送线垂直设置的龙门架一121,龙门架一121上安装有与板材输送线垂直设置的横向轨道,横向轨道上通过伸缩机构安装有取料装置122,取料装置122用于对玻镁板进行取料,上述的横向轨道可以为电动滑轨,伸缩机构可以为伸缩油缸,取料装置可以为吸盘,通过控制横向轨道使取料装置位于至堆积在一旁的玻镁板的上方,通过伸缩机构控
制取料装置下降并吸取玻镁板,之后向上移动并在横向轨道作用下移动到输送线上方之后通过伸缩机构将玻镁板放置在输送线上即可完成玻镁板的上料,纤维板的上料也可以采用类似的上料机构。
[0021]翻板装置3包括翻板机构31和纵向轨道32,纵向轨道32沿着板材输送线的方向设置并且延伸至组装区4上方,翻板装置3通过纵向轨道32将顶板转移至组装区4上方,此处的翻板机构3可以采用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专利方案中的翻板机构,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见的能使板材翻转180度的机构例如申请号为2021203025877提到的翻板机构,如果采用
技术介绍
中的翻板机构,只需在其翻板后控制其横向移动的横向轨道改为沿着输送线方向的纵向轨道即可,即在翻转完成后使其通过纵向轨道32纵向移动而不再通过横跨两个输送线的轨道横向移动。
[0022]在上述基础上,由于顶板包括彩钢顶板和玻镁顶板,第二输送轨道7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彩钢顶板输送辊道71和玻镁顶板输送辊道72,翻板装置3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彩钢顶板翻板机构33和玻镁顶板翻板机构34,纵向轨道32延伸至组装区后方形成避让区321。
[0023]另外,组装区4之前还设有围框成型区;组装区4后方还设有养护区100、拆垛区200、打包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其包括板材输送线,所述板材输送线上依次设有放料成型装置、涂胶装置、翻板装置、组装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装置和所述翻板装置之间还设有竖向切换区,所述竖向切换区包括切换辊道和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切换辊道竖向移动,第一输送辊道连接所述放料成型装置、所述涂胶装置并延伸至所述切换辊道的一端,所述切换辊道的另一端对应竖向双层辊道设置,所述竖向双层辊道包括位于上方的用于输送顶板的第二输送辊道和位于下方的用于输送底板的第三输送辊道,所述第三输送辊道延伸至所述组装区,所述翻板装置用于将第二输送辊道上的顶板翻转再转移至所述组装区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成型装置包括彩钢板放料成型机构和玻镁板上料机构,所述涂胶装置后方还设有纤维板上料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棉彩钢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镁板上料机构、所述纤维板上料机构分别包括与板材输送线垂直设置的龙门架一,所述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宇程伟王兴旺张兴华张世林钟章杰唐军付宇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电创达建设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