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连开专利>正文

一种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18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冷媒管、换热水箱、分隔套管以及两个密封塞。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媒输出端和冷媒输入端通过冷媒管连通。上述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调节装置将高温冷媒通过冷媒管进行传输。冷媒管收容于分隔套管中的部分通过导热油将冷媒中的热量传入到分隔套管上,分隔套管对换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处理。温度降低的冷媒重新回到温度调节装置中进行重新加热处理。依次循环,不断地对换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处理。密封塞避免了分隔套管与冷媒管之间填充的导热油从分隔套管的两端漏出。上述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换热效率高、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热泵热水器的冷媒和热水的热交换,采用以下三种形式实现:第一种,在换热水箱中设置冷媒盘管直接加热热水,冷媒管直接与水接触,如果冷媒铜管被腐蚀穿孔,卫生热水将会通过冷媒管道进入压缩机,会造成设备损毁,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被生产厂家都避免采用。第二种,在换热水箱内胆外设置冷媒盘管加热热水,这种间接加热方式因冷媒盘管与换热水箱内胆接触面较小,且盘管与换热水箱内胆存在不同量的热胀冷缩,容隐导致盘管与换热水箱内胆间产生缝隙,导致热效率比较低。第三种,通过套管式热交换器实现热量从冷媒到卫生热水的转移后,再采用循环水泵将换热水箱与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的热水进行机械循环加热。冷媒管没有与换热水箱内热水直接接触,实际上冷媒管还是在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直接与水接触,而换热水箱与套管式热交换器是连通的,故存在和第一种加热方式相同的造成设备损毁的风险,只不过冷媒铜管可以加厚,风险发生的时间点会延后。
[0003]总而言之,传统热泵热水器的冷媒和热水的热交换的换热效率低下、节能性较低、使用寿命低下、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热泵热水器的冷媒和热水的热交换的换热效率低下、节能性较低、使用寿命低下,安全性能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
[0005]一种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该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冷媒管、换热水箱、分隔套管以及两个密封塞;
[0006]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媒输出端和冷媒输入端通过所述冷媒管连通;所述冷媒管中填充有冷媒;所述分隔套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箱中,所述换热水箱的侧壁上下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换热水箱于每一所述穿孔处与所述分隔套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穿孔通过所述分隔套管连通;所述冷媒管与所述分隔套管相适配,所述冷媒管部分穿设于所述分隔套管中,所述分隔套管与所述冷媒管之间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分隔套管与所述密封塞相适配,每一所述密封塞插设于所述分隔套管的一端并与所述分隔套管连接;所述密封塞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冷媒管相适配,所述冷媒管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密封塞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套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箱的底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套管与所述换热水箱一体式成型。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套管螺旋盘绕呈弹簧状收容于所述换热水箱中。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套管内径比所述冷媒管的外径大3毫米至5毫米。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包括密封柱和卡位板,所述密封柱与所述卡位板的中间区域连接,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密封柱和所述卡位板,所述密封柱与所述分隔套管
相适配,所述密封柱插设于所述分隔套管的一端并与所述分隔套管连接;所述卡位板与所述换热水箱的侧壁抵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板与所述换热水箱的侧壁通过黏胶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水箱上方的所述穿孔中插设的所述密封塞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分隔套管连通,所述分隔套管通过所述通气孔与外部空间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2.5毫米至3.5毫米。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毫米。
[0016]上述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热泵热水器将高温或低温冷媒通过冷媒管进行传输。冷媒管收容于分隔套管中的部分通过导热油将冷媒中的温度传入到分隔套管上,分隔套管对换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温度降低的冷媒重新回到温度调节装置中进行重新加热或冷却处理。依次循环,不断地对换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密封塞避免了分隔套管与冷媒管之间填充的导热油从分隔套管的两端漏出。上述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换热效率高、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冷媒管、换热水箱、分隔套管以及两个密封塞;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冷媒输出端和冷媒输入端通过所述冷媒管连通;所述冷媒管中填充有冷媒;所述分隔套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箱中,所述换热水箱的侧壁上下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换热水箱于每一所述穿孔处与所述分隔套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穿孔通过所述分隔套管连通;所述冷媒管与所述分隔套管相适配,所述冷媒管部分穿设于所述分隔套管中,所述分隔套管与所述冷媒管之间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分隔套管与所述密封塞相适配,每一所述密封塞插设于所述分隔套管的一端并与所述分隔套管连接;所述密封塞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冷媒管相适配,所述冷媒管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密封塞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套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箱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套管与所述换热水箱一体式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双间壁安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套管螺旋盘绕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连开向嘉韵
申请(专利权)人:向连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